葡萄
06-19 18:00
听广播
文颖摄于松溉古镇
秋,又是深秋了。
风渐渐凉了,老宅的一切被闭锁在沉重的木门之内,谁也不知道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老宅庭院里那棵伟岸的黄桷树,此刻看上去格外沧桑,它的每一片落叶,如同每一句叹息。
唉,叶自飘落水自流,一怀惆怅谁解愁?
青女总在闲暇之时,抱着猫咪虎儿,静静地坐在老爷塑像前的蒲团之上,点烛、燃香、叩首。
她随着黄桷树飘落的叶片叹息着,叹息着……
也好,这里房偏声淡,倒是一个宁静之地,远离喧闹。
这段日子,少爷把烧毁的佛堂修缮一新,更改为他待客的客堂,灯火辉煌。而那间平日里烹茶品茗的茶室,已经成为他和李春妮的独享二人隐秘世界。
这段日子,少爷总是不甘寂寞,虽不理家事,但甚是喜爱呼朋唤友,吟诗作赋,一派热闹景象。
李春妮一副小人得势的样子,少爷虽未公开李春妮的暗中关系,老宅上下早知端倪,但少爷仍在故意遮掩,欲盖弥彰,毕竟,李春妮这人上不得席面。
一日,少爷接待一位宾客,那是一位年轻公子,仪表堂堂、风度翩翩,言之灼灼、行之缓缓。
李春妮见少爷对那公子格外谦恭,言语小心谨慎,举止尊重之至,她情不自禁地拿出几分女主子的身份,忍不住格外殷勤,站在一旁,端茶递水,不停插话,如一只不知该如何啼叫的聒噪之鸦。
那公子问少爷:“平日里听说,少爷您博学多才,今日逢面,果然佩服。”
少爷尚未搭话,正想谦虚作答。
李春妮见公子夸赞少爷,连忙接嘴:“是啊,我家少爷的确如此,有多少人都这样夸赞……”
那公子面色不悦,见一个下人如此不顾主人在座,时常插话,颇觉失态。忍不住说道:“这位姐姐,今日烦劳您奔忙前后,端茶递水,但请勿多言,我和少爷想清静几分!”
少爷见状,恍然发觉,这李春妮情不自禁地把平日里二人单独相处的姿态不谨慎地端出来了。
他强忍住内心的怒火,狠狠盯了李春妮一眼:“李春妮,你给我退下!”
李春妮丝毫不察觉到自己已然失态,她跺跺脚,懊恼地退下。
少爷忙佯称:“公子不知,刚才这位下人自幼在老宅长大,其祖祖辈辈在老宅伺候着,因此就格外放肆了点。”
公子说:“难怪,这位姐姐虽为下人,但言语自如。看来少爷视家人如亲人,难能可贵,赞!”
少爷羞得面红耳赤。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公子离开之后,少爷忍不住第一次当着家人的面,对李春妮一顿没皮没脸的呵斥!也是暗示她应该有自知之明,稍作收敛。
李春妮好生羞愧,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暗自垂泪:少爷,何时才会给她名分呢?
过了几日,少爷三番两次搭轿前往公子去处。
过了一月有余的时候,这位公子再次造访。
这位少爷请来的贵客,其实是少爷新结识的诗友,而两人彼此三番两次来来往往,还有另一层含义。
只是少爷不想让李春妮知道罢了。
李春妮暗自揣测,这位公子和少爷交好,也是一件好事,公子也并非女流之辈,也生不出什么令她担心的事端。
可是,李春妮分明在少爷眼里又看见那种熟悉的热切和痴迷,那种眼神,是李春妮最黑暗的日子里常见的目光。那段时光,少爷冷漠待她时,眼里也时常泛起这种热切的光,只因那时少爷心里满满地揣着一个碧月。
李春妮想到那碧月虽可怜,也可恨,好端端的别家娘子,好好的日子不过,竟勾引得少爷神魂颠倒,一片痴迷。
想着少爷迷离的眼神,李春妮内心莫名地泛起一阵惶恐:这男人的心,怎么就始终如一只断线的纸鸢,只能远远看着,却没有可以攥在手中的丝线。
文颖摄于银湖村紫泥湾
标题释义:
纸鸢:风筝,风筝是由古代中国人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记载:"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
从五代(907-960)开始,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故称"风筝"。现 在我们说的风筝其实是统称,把那些没有哨子的纸鸢,都叫做风筝了。
现在的风筝,以山东潍坊为盛。
连载回放:
作者简介:郭琳(葡萄郭琳 ID:putaogl),笔名“葡萄”,法名“正琳”,作家,小说家,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度重庆市全民阅读推广大使,著有长篇小说《闺蜜》,参与写作《许世虎当代绘画艺术范本系列丛书》《嘿,重庆小面》,完成中篇小说《老宅》《猫》,正创作短篇小说集《走着,散了……走着,暖了……》。担任重庆领养流浪动物代言人、志愿者,曾担任超女重庆区评委、中国好声音重庆区评委、重庆时尚小姐大赛等评委、重庆青年球迷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