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曾绍仑:阅览人生写芳华——读周永素文集《素也有颜》几点感悟

曾绍仑

04-04 07:00

听广播

开春之后,我开始阅读作家周永素散文集《素也有颜》,当然,读书是断断续续的,直到春分时节我才将此文集读完。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住了。作者用纯朴灵秀之笔,抒写人生经历、畅谈人生感受,描述或浓烈或淡泊的生活;作品既揭示矛盾冲突,更展现和谐共建,歌颂军人、军医献身祖国边陲,为藏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作者观察生活视角独特,刻画现实,歌颂善良,抒发情怀、展现理想。作者能够深入生活底层,采撷生话浪花,以简洁精炼的文字和轻松浪漫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作品中的各色人物活灵活现,具有闪光点,让读者从阅读中受到教育、获得快乐。

图片1.png 散文集《素也有颜》封面


《素也有颜》共有五辑,即:赤诚亲情,粉红爱情,蔚蓝人生,流金励志,彩屏游踪,文集收录散文53篇,共计18万余字。

    周永素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协秘书长,她的散文语言简洁纯朴、文风清新雅致,行文流畅,情真意切,韵味十足。作者在《自序》中表述,素者,白色也。白色是优雅的代名词,如白玉般晶莹,它的简约与高贵相得益彰,令人陶醉。以下是我读《素也有颜》后,内心产生的几点感悟。

一、赤诚真情,金子般珍贵。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真情总会带来生活的力量,让人继续砥砺前行。

《永远的猴儿袋》以"猴袋"为线索,描写母亲为儿女缝制猴儿袋、抛洒猴儿袋祈福、母亲去世后,"我"回忆猴儿袋的感人片断,向读者倾诉了母爱的平凡和伟大;母亲一生都在祝愿子女消灾除病。儿女长大后在远方,母亲也老了病了,不在人世了,但母亲对儿女的情意却是晚辈们人生永恒的思念。

《梦里依稀咂酒醉》此篇则是以"咂酒"为线索来连缀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咂酒的酒精浓度不高,然而它带给我们的美味和醉意都是那么幽香醇美,绵远悠长……《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可视为亲情传递、亲子教导的一篇好的范文。

《母女情深》是一篇赞扬身在藏北军营的护师薛英的故事,她为了事业,长期驻守边远的藏北地区,为驻军官兵服务,亦为可爱的藏族同胞服务。最让薛英刻骨铭心的是一位藏族老阿妈,在寒冷的藏北高原,当薛英冰冷的手碰到老阿妈身上时,突然,老阿妈一把抓住薛英的手捂在怀里,温暖涌入薛英满身,这就是如母女间的深厚情意啊。

二、粉红爱情,如钻石闪光。

粉红爱情象征无尽的浪漫与温情,它可以让我们迅速联想到彼此亲昵的拥抱、温柔体贴的握手及富有温度的吻。人,都有七情六欲,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情绪纠结,想藏掖也藏不住,它们深埋在记忆里,变成琥珀、珍珠,变成光彩绚烂的朵朵花儿。

《眼力》一文,写了平时柔弱丈夫,在遇到有人拦路抢劫时,突然变成了刚劲果敢的一个人,吓退手握菜刀的歹徒的过程,说明为了爱情,弱者也会变成一个威猛果断的人。

《不准你走光》一文写出了男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喜欢在街上打望别家的美女,面对自己媳妇却希望闭门不出为好。看来男人在看待走光这个问题上,都是自私的吧。

《那一夜》是一篇极有意思的文章,大学毕业分配到某机关工作的美女陆萍到老师劲亮家里去讨教相关问题,而恰巧师母走乡下亲戚家去了,明天才回来。当晚天气闷热又忽遇暴雨,陆萍已无法回宿舍,只有借宿劲亮老师家,虽说双方都互有好感,但男女同处一室时,最终责任终于战胜了欲望。事后,当劲亮老师问陆萍,那晚若是没控制住,发生了那种事,你会怎么样?而陆萍回答,怎么样?!发生了也就是发生了,说不定是另一种美好的记忆呢。

作者在《不该凋零的山楂树》中所写的,是一个关于苦难时期的苦恋故事,也是一个真正的爱情的故事。若你曾经用心爱过,看完这个故事,你一定会哭,然后看第二次、第三次。

三、蔚蓝人生,平凡中传奇。

蔚蓝人生是充满幻想、怀抱理想的人生。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因为爱,所以坚强》记述了家住北川县陈家坝中学八年级1班杨佳和弟弟杨军两兄弟在经历“5.12”地震之后,所遇到的失去亲人,获得公益组织医疗救肋,及倍受袁老师等好心人关心关爱的故事,故事真实可信,充满爱意。故事反映出,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的同胞表现出的亲情、关爱和勇气、坚强,让人产生敬意和自豪。

《急诊室的故事》一文通过何医生巧妙拒收红包,将《廉政行为五百例》也送给病人秦正,打消了秦正内心的一些疑虑。

《冰山雪莲》塑造了扎根藏区驻军军医颜青的事迹,文章饱含深情的讲述了颜青舍小家为大家,长期扎根军营、为藏民服务的事迹,探亲回家连三岁多的女儿也不认识她,女儿只有在电话里认识妈妈的故事。

《想种田》一文写了老农民王福从北京回乡,看到成片成片的土地荒芜,心里很难受,是回北京还是留在老家种田,心中有一个很大的心结。这也反映出农民都到大城市去生活了,而农村大片土地在老家荒芜的现状,这也是值得大家反思的问题。

《校长姐姐》是一篇极富情感的短文,写了特殊学校校长肖楠与盲童朱鑫的故事,短文充满激情赞誉了特殊学校的人和事,这些故事都是令人感动和难忘的故事,朱鑫和肖楠回忆起那些难忘的岁月,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明天会更好》这首抒情歌曲。

《留守妈妈》这篇文章是作为中学校班主任的周永素的切身感受,作为处于城乡结合部一所中学校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她十分关心班上的留守儿童,就像文章中所说,她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王”和“知心姐姐”。文中提到的《学习习惯三字经》,应该也是教师周永素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吧。

图片2.png

女作家周永素近照


四、流金励志,铿锵响亮。

 在这个缤纷的世俗世界里,能够学会以一颗平常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这也是一种境界。平常,却非平淡,该欢呼雀跃时大胆欢呼雀跃;该痛哭流涕时不妨痛哭流涕;大悲大喜,大彻大悟,我们平常的人生就是这样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我们的情绪本身就包含有喜怒哀乐。

《希望正扬帆》写的是一位母亲为儿子献肾的故事,故事写得真挚感人,儿子也为母亲的奉献更加珍惜生命。儿子说,“我的身上不仅流着我母亲的血,还用着我母亲的肾,是母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苦尽甘来,经历了这场人生磨难之后,母子更知道生命的珍贵。文章题材选取了典型事件,所以读来令人感动和震撼。

《苦乐哆来咪》一文是写退休人员乐于参与居委会组织的文艺演出的故事,频繁的演出活动既为社区获得了荣誉,又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用音乐陶冶了老年人的思想情操,用音乐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快乐。

《驱逐亲兄弟》写的是曹波总工的弟弟被招进了他所负责工程的一位承包商公司(关联公司),或许承包商想通过弟弟这种关系,来要挟曹总工得到更多好处。结果曹波总工为了公正公道处事,坚决要求弟弟离开这个关联公司。而曹波总工的举动,却让弟弟一家人产生误解,两兄弟仿佛断决来往。而当弟弟知道父亲病了,弟弟和弟媳来看望父亲。曹波感到意外和惊喜,就问小弟怎么知道父亲病了。小弟还没开口,弟媳抢着说:"莫非你不认我们,我们也不认爹妈吗?"说完,转身又要走。此刻曹波的心啊,像被刀绞一样难受。

《葡萄——熟了!》说的是方宏贷款160万元种葡萄的故事,先是因贪大追求葡萄的高产量,结果葡萄种植过密,收获的葡萄没有卖相,造成了亏损局面。后来方宏请专家找准问题,葡萄提高了质量,重新面世,葡萄园开始像细娃儿爬楼梯一步一个新台阶。

五、彩屏游踪,云彩般灿烂。

    “彩屏游踪”精心描绘了几处景观的自然风物和旅游观感。移步换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带着芳香的动情文字充满字里行间,真是让人陶醉其间啊。

《油菜花黄,生命花香》一文是一篇优雅浪漫的散文,文字间散发出一种油菜花的香气,徜徉在油亲花的世界里,满眼金黄,阵阵幽香朴鼻,远远看去,就像一匹匹黄金缎子从脚下一直铺到天边。

《下雪》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短而精彩,透着雪花的洁白温润,浪漫飞扬的气息。天地间有一种东西叫雪,从天而降,落地而化,自吸引中诞生,在升华中融洽。

《哦,九寨神女》一文如散文诗,流淌着九寨神女的风韵,随清晨日出,我的心儿风吹浪生。九寨沟,我美丽的仙女,让我也为你引吭高歌,你娇羞地环绕在那青葱神奇的情哥哥身边。笔端所及之处,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无限风光梨花山》一文中描写的雨中的梨花,别是一番情趣。晶莹剔透的水珠,像一颗颗洁白无瑕的小珍珠,挂满枝头;此时,娇颜可爱的梨花苞,好像一串串玉石佛珠。你甚至可以听见小珠串在斜风细雨中泠泠作响,仿佛已经嗅到了金灿灿梨子的香喷喷。再细细看那叶子,绿得如水绿得发亮!

《一路风光一路情》一文记录了重庆作家赴甘肃、新疆采风花絮,对天下第一雄关,飞度鸣沙山,葡萄沟之醉,唯一的喀纳斯,这四个景点进行有趣的描述,文章风情毕露,精彩纷呈,是一篇精彩的记实游记。

《银湖飞舟》记述了南岸区银湖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会邀请赛”活动的盛况,己丑年农历五月初五,雨点如注、游人若织、车队似龙。锣鼓声声,鞭炮阵阵,彩旗迎风招展,人们笑逐颜开,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祭奠屈原,龙舟竞渡,游戏群鸭等活动环节和细节记述得清楚自然、活灵活现。

六、寄语与期待。周永素是一位平凡素朴的女作家,她以女性的柔情和爱意发出声音,凝结成文字,并深深地触动读者心灵。她的散文的特点在于其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真挚的情感内涵相结合,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精巧的结构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读者通过阅读这字字珠玑的散文篇章,可清晰地看到,一个始终执守文学的写作者和内心深处的素颜女子彼此交织,出入文字,潜心静气之处,漫游迷人之境,可感受到人世间素也有颜,四季花开的美好风景。

我期待女作家周永素在创作路上不停地写作,不断地提高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亦希望她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面世。

 

图片3.png 本文作者曾绍仑2023年8月上旬在越南芽庄妙岛旅游

/图 曾绍仑


鸣家简介:曾绍仑,网名可之绍仑,作家、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南岸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南岸作家》主编。历任中国兵装集团重庆长江电工集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职大、技校)副书记、副校长,公司计划处处长、公司首任董事会秘书,宣传部部长等职务,曾任重庆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市慈善总会慈善文化基金副秘书长,《重庆慈善》杂志副总编。于1980年4月开始在《四川日报》副刊发表散文,随后四十余年间笔耕不断,在团结报、中国军转民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世界日报(泰)、葡萄园诗刊(台)等多种报刊上陆续发表千余篇(首)各类文学作品,出版诗集《雨街》、《心路履痕》,作品被选入多种文学作品集,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文学作品奖,获2015年度中国城市文学优秀诗人称号。

8572910e25e0452a96762ec00bd95dde_副本.png


799a1ae3cdbf4a41a17cbccf46a1926b_副本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