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杨清波:汶川地震那一刻

杨清波

05-12 14:30

听广播

14年前的今天,我在宏文楼的五六层(记不准了)给2006级新闻学专业网络传播方向的四五十名学生上课,课前正和大家闲聊,14:28分,突然发现同学们的电脑在晃动,也有同学看见讲台的电脑也在动,我从右边走到第一排的学生那里,往讲台上一看,右上方的一截电线在晃动……

“地震?!”

那一刻,我的脑海飞速闪过这个念头,10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九十点钟被父亲大吼一声从睡梦中拉出房间看见家里的日光灯在拼命摇晃的情景瞬间浮现眼前。此刻,突发的汶川大地震波及到重庆,波及到川外的教室,那一刻让人都懵了。


图片1.png图一 同学们纷纷下楼从这道门撤离


我不假思索地立即引导全班同学拿起书包走出教室,从图一这边的楼梯下楼。最后一个走出教室后,发现有一个水杯拿掉了,我居然又返回拿了水杯。后来发现楼道拥堵,我一边镇定地喊“同学们,别着急,慢点走”,一边将一拨同学引向另一端下楼的出口。

“别着急,慢点走”在行至三楼时就变成了“别着急,快点走”,因为我发现楼道晃悠得厉害。从图二下楼后竟发现下楼的很多同学都在仰望或紧盯着紧急下楼的同学,并没有马上离开。

 图片2.png

图二 我和余下的同学从这道门出来的


“怎么,还舍不得走啊?你们是准备等楼塌下来的时候接住吗?”我话一出口,紧张的同学们哄堂大笑,仿佛才醒过来般地一溜烟跑向了旁边的操场空旷地(图三),然后纷纷拿起手机给家里人联系。但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当时流行的手机大多数都打不通,一个手握山赛手机居然联系上了家人的同学令大家羡慕不已。


图片3.png

图三 那时很多同学都在这操场过夜


永远记得那晚参参在新浪发的博客,题目是《老杨,那一刻其实你可以先走的》,也记得当晚李娟十点十一点左右打电话咨询我“杨老师,请问今晚还会有余震吗”和背后传来的一群同学在焦急等待时发出的声音,还记得我每晚都会开车到学校看操场里的同学们的情景。

地震后的所有反应都是下意识的、不假思索的。那一刻我才明白: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骨子里的、关键时刻最能发挥作用的,比如引导同学离开而不是成为“杨跑跑”,比如居然返回教室去拿那个拿掉了也许本不该去拿的水杯。哪怕后来发现,那一刻其实我的大脑是空白的,心里是恐惧的,但表现出来的居然是从容镇定。原来被需要的感觉会给人责任感,责任感是会赋予人以力量的。

特此纪事。纪念难以忘怀的那个下午和那段日子。


摄影 杨清波

2022年5月12日于歌乐山下川外安居

推荐阅读:

【鸣家】杨清波:价值取向与艺术呈现的和谐统一

【鸣家】杨清波:生命,因梦想而美丽

【鸣家】杨清波:超越的感觉

【鸣家】杨清波:从“传奇”到“王者”

【鸣家】杨清波:挥泪道别离 豪情奔四方


鸣家简介:资深新闻人、新闻教育人,网络与新媒体专家,公共关系、品牌策划与管理咨询专家,重庆市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历任重庆青年报总编助理,重庆商报编委,腾讯·大渝网副总编,商界传媒-商界在线总编辑,重庆广电集团广电报总编辑,中国科学报重庆记者站站长。

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媒介实务中心主任、主任编辑、副教授、硕士生双导师,重庆三峡学院兼职教授,重庆市委宣传部全媒体阅评专家,重庆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重庆昭信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第一届重庆市区县新媒体(网络)好新闻奖评委,夜问自媒体及夜问奖学金创始人。

在《北京日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南方周末》《今晚报》等发表新闻、评论作品350余万字,70件次获全国和省级新闻、文学、论文、项目奖,上百例策划引起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等关注报道。系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重庆市社科项目、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主持人,重庆市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为重庆市新闻、教育、政法、卫生、环保、金融等十余系统和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及北京、江苏、哈尔滨、兰州、贵州、内蒙等数十家单位做过新闻策划、媒体运营等培训130余场,或提供过品牌策划、管理咨询、员工培训服务。

c9881d222ddc4db3aff276851560f606.png


尾部版权声明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