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日记】帮扶队员速写:张东竹——医学博士生到第一书记

江波

06-08 16:47

听广播

2021年6月8日

帮扶集团有32个第一书记到石柱各乡村,他们是乡村振兴帮扶的主力军,通过他们的故事,最能看出帮扶工作的点滴。

张东竹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派驻桥头镇马鹿村任第一书记。

从外表看,平头、壮实的东竹孔武有力,一点不像个医生,但一说话则慢速平稳,显现出学识和修养。第一次听他发言,是我们召开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座谈会,请大家谈谈到村里的工作情况和困难问题建议。张东竹第三个发言。一周时间他基本跑完了村里的困难户。“我是学医的,所以每到一家就关心他们的身体,看看有什么毛病,什么原因造成的毛病。”这句话引起我极大的关注。他言简意赅表述了调研的重点:一是村民致癌原因调查,二是主要产业脆红李的深加工,三是村里旅游开发和民宿打造等。应该说既充分运用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又抓住了村里发展的重点。

因为他来自重庆医科大学,是宣传部帮扶集团资源丰富的成员单位,我们都寄予厚望。我找到他,希望他不仅仅把眼光放在马鹿村和永川医院,而是依托重医大的资源,对桥头镇的医疗卫生改善提升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天,东竹兴奋地打来电话:队长,学校和医院很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校领导要亲自带队来考察调研帮扶,医院领导下周带队来给桥头镇村民义诊。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张东竹一个人跑上跑下与镇卫生院联系,把义诊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帖帖。6月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派出了骨科、老年内科、肾病风湿科、眼科等医学专家组成医疗工作队,在党委书记王群波带领下,携带彩超机、眼科裂隙检查灯等医疗设备和部分物资,来桥头镇开展乡村振兴帮扶义诊活动。2天时间,接诊了600多名乡亲,大家从没见到这么多专家来到小镇,5点半就来排队。驻镇工作队的队员们也全程参与维持秩序。我东找西找没看到东竹,一问才知道他在2楼彩超室亲自操刀。门外排着20多人的长队,我远远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张东竹沉着干练,神情专注。

王群波书记在现场巡查,问我对东竹的看法,我说很感谢他们派出了这么优秀的同志来参加乡村振兴。他得意一笑:“是我坚持要推的他。他还是在读的博士生哦,相信会干得更好。”

1.png

张东竹在为村民做彩超体检义诊

东竹一直在邀请我去村里仔细看看,但时间关系没来得及。说起下村的感受,他给我发来了一篇探访最远的黄连种植户的手记,既可见其踏实深入的作风,也可见对老百姓的朴实感情。摘录几段——

“秦家富的家,因为在大风堡自然保护区内,所以出于保护森林等诸多原因,至今仍未通车。我们需要先驱车约半小时,然后下车步行约1.5小时才能到他的家,步行途中需要下到一个深谷,再爬到对面山梁上前行一段山路才能到。

“到深谷的路及爬上对面山梁的路,最陡的地方基本是垂直90°,我们几乎是手脚并用才完成了这段惊险路程。来到对面山梁,不由又想起了向支书反复强调我们要早日想法把人行便道修到这里的话。这里的人出行是如此的艰难,看来我们驻村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需多多努力,才能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

“他情不自禁的向我们介绍起了他的黄连种植园。在政府小额贷款政策帮扶下,他家贷款5万元修建了自家的10亩黄连种植园,已经种植两年了。他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既不等、也不要,只要党的政策继续这样好,通过自己的勤劳依然能够致富……他们的辛勤付出终于看到了希望。”

2.png

驻村队员手脚并用爬山路访农家

42岁的张东竹出生垫江农村,父母都还在务农,怪不得他对农村这么了解。家里女儿11岁,儿子才1岁多,我问他有什么困难。他微微一笑:没什么,只有辛苦家里人了。

今天中午,东竹跑到食堂来找到我,兴奋地说:“队长,好消息:下周重医的领导和专家20多人要来桥头镇义诊、调研了。”镇党委书记王东在旁,也很高兴:“那我们好好准备下材料!”张东竹匆匆吃完转身就走,他又开始忙乎了。


鸣家简介:江波,高级记者,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副总裁,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驻石柱县桥头镇工作队队长。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先后担任记者、编辑,重庆晚报副总编辑。重庆市宣传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曾获首届“重庆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QQ截图2021060214293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