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唐文龙:巫盐天下|丙——盐巫神秘(一)

唐文龙

01-09 17:00

听广播

_DSC6674.jpg

置一桌,上摆香炉,无需猪牛羊,也无需供果。

就一炉,三根香,点燃,烟起,融入热腾腾的盐雾之中。

领头跪拜的是爷爷,颤颤巍巍,但神情专注。后面跟着的是丫头,青衣素服,发髻整齐,眼神好奇又灵动。

在这之前的晚上,舞了一晚,醉了一晚,一早爷孙俩就开始沐浴漱口,然后来到这盐泉。

昨夜酒意还未散去,丫头眼神仍然朦脓。

跟在爷爷身后,叩首,眼前是热气腾腾的盐雾;再叩首,眼前是口吐盐卤的龙头;三叩首,爷爷又舞蹈起来了。

今天的舞姿和昨晚不同,有板有眼,摇摇摆摆中是庄重,是肃穆,是虔诚。

白发飘逸,衣袖轻盈,不仅仅只有爷爷,还有另外的人加入进来,同样庄重,同样虔诚。

丫头全身而跪,看那些影子亦歌亦舞,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十个。

这十人,从大山大河中而来,从神秘莫测中而来。

这十人,从巫咸国中而来,从《山海经》中而来。

得说说这十大巫师了,他们是人,取卤煮盐,采药炼丹;他们亦是神,上天下地,逍遥无极。

“灵山十巫”,巫文化中最古老的传说人物。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肦、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神话学家袁珂在《山海经校注》中释“灵山”说:灵山,疑即巫山。《说文》云:“灵,巫也,以玉事神。”

“灵”繁体字为“靈”,下半部就是“巫”字。袁先生引《楚辞·九歌》诸篇中“灵”字,汉代王逸《楚辞章句》皆注“灵”即巫也。许慎《说文解字》也解释“灵”为巫。

其实在古代,“灵”和“巫”原本就是一个意思,故“灵山”即“巫山”。

DSC_0033.jpg

关于“巫”的职务,《经籍纂诂》引《商书·伊训》:“时谓巫风”解释:“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男曰觋,女曰巫”;又引《吕览·侈乐》:“作为巫。”注:“医师在女曰巫”;还引《周礼·春官·序官》“男巫”注:“巫掌招弥以除疾病。”

这说明古代“巫”的主要职责:一是事鬼神,包括占卜、祈祷、祭祀、歌舞以迎降神等;二是治病消灾。

袁珂解释十巫“从此升降”说:即从此上下于天,宣神旨,达民情之意。灵山盖山中天梯也。

巫溪已故学者汤绪泽在《巫巴史迹探微》中写道:“其‘巫’并非姓,是指从事通鬼神职业之‘巫’人,或是指‘巫山’地方;其‘咸’、‘即’、“肦”等,是其人的名或姓。他们同上古其他名人一样,或以封地、或以官职、或以住地、或以职业专长、或以宗族,取姓氏命名号,类似后来的‘谥号’,赋有一定的涵义。”

作为万人敬仰“通灵使者”之巫师,十大巫师们的使命从来都不是单一的。

一方面他们是与神灵最接近的,负责传达神的旨意;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这一时代掌握了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特权阶级。除了掌握熟练的制盐技术,他们往往还掌握着制药本领,而所采用的药,正是“丹砂”。巧的是,这种珍贵的丹砂产地不是别处,正是古时候的巫山。其实在古代,“巫山”还被称为“丹山”。

也正因为如此,最早的“巫术”之含义并不是指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而是指巫咸国的巫师们通过对占星、占卜知识的运用,练就的独特土法制盐、制药之术。

而拥有了盐、药文化的巫溪巫山等地,很自然的便开始人丁兴盛,并产生了重要的巫文化。

这里,有必要综合各种文史资料、民间传说和各类学者的考证,把“十大巫师”来一一介绍。

首先当从“巫咸”说起,“灵山十巫”中排名第一的大巫师,巫咸国的创始人。

《说文》云:“巫,祝也,……古者巫咸初作巫。”《世本·作篇》:“巫咸作筮。”世为神巫,史载曾为神农和黄帝主筮,为帝尧医师,为商王太戊祷于河山,又为殷中宗名臣。为帝尧医师的巫咸封于巫山而为巫咸国,成为诸巫部落联盟的首领。

袁珂注《山海经》曰:“巫咸国者,乃一群巫师组织之国家也。”巫咸善通神降神,屈原《离骚》有言曰:“巫咸将夕降兮,……九嶷将缤其并迎。”同时又是“巧于制盐的工匠”。

巫咸作为曾经神农和皇帝主管卦卜的官员,又当过帝尧的医师,还先后辅佐过商王和殷中宗,应该不会是同一个人,而应该是在同一职务上的巫师,所以才能跨越如此长的时段。从这些史料中,我们还知道了巫咸领导着一群巫师组织之部落,善于治病救人,取卤煮盐。“咸”之义为皆、同、遍。如盐之咸味为人神(祭祀)共同所爱所需,故古代呼盐为“咸”,巫溪盐泉古时候也称“巫溪咸泉”。此巫咸其人、其国,应该和“巫溪咸泉”有密切的联系。在上古时期的巫溪,必然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巫咸文化”发展时期。

其次是“巫即”,“灵山十巫”之二,是一位精于卜筮的巫师。

陈月  记忆-----宁厂女儿寨.jpg

古代有事,皆以“龟卜、蓍筮”问吉凶。《辞源》释“即:就也。”就位、就席,亦称即位、即席。《仪礼·士冠礼》:“筮于庙门”,筮毕,“撤筮席”。巫即就是在上古时期,遇见部落大事“即席”主持卜筮等术事的巫师。

巫肦,“灵山十巫”之三,是虞夏时巫山地区“巫臷”的土著氏族。

《山海经》载:

“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肦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肦姓”巫臷民,不仅巫风盛行,巫术精湛,乐舞悦神,可致鸾歌凤舞,百兽群处;而且善于经营巫盐,以致商业繁荣,不需耕织、丰衣足食。肦,读“bān”,《辞源》注:“颁赐,通颁。”意谓颁赐于人甚多。《世本》谓“廪君之先,故出巫诞”,是巫盼(巫诞)即巴氏族的先祖。虞舜派去他的儿子无淫为巫盼氏族首领,后来取代了巫咸的部落联盟首领地位而为巫臷国,创造了以盐兴臷的“巫臷文化”。

从这个角度来讲,“巫咸国”和“巫臷国”之间,是具备传承关系的。

巫彭为“灵山十巫”之四,医道创始者,又称彭祖。

《辞源》注:“巫彭,古代传说中的神医名。”《经籍纂诂》:“古者巫彭初作医。”开明东“六巫”中的“巫彭”即此巫彭。“六巫”巫彭为首,“十巫”巫咸为首,可知二人各为巫、医创始人,做的同是为国为民降吉避祸的事业,故屈原《楚辞》多次以“彭咸”联称。巫彭与诸巫采药、制盐、炼丹于灵山,上贡于朝,下施于民。后唐尧“封之于大彭”(今江苏境)世传“寿高八百岁”。

巫姑,“灵山十巫”之五,是十巫之中唯一的女巫,为巫溪的盐水女神。

《山海经中次七经》载述:“姑䔄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䔄草,……服之媚于人。”袁珂按:“《文选高唐赋》注引《襄阳耆旧传》云:‘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别赋》注引《高唐赋》记瑶姬之言曰:‘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曰灵芝。”“女尸”即女巫。巫姑瑶姬于巫山助禹治水,与诸巫率民制盐、采药、炼丹,一生勤于民事,未曾出嫁而逝(“未行而卒”)。后葬于巫山之阳,山上生长出一种䔄草,即仙药灵芝。“姑䔄之山”,就是瑶姬所葬之处。今巫山县龙门峡上有“灵芝峰”,可能就是古代的“姑䔄山”。盐溪旁旧有“神女祠”,即为纪念巫姑神女而建。清人王闿运《神女考》云:帝女“受命主巫,居山之阳”,“乃神圣通灵者”。巫姑容貌美丽,宋玉《神女赋》写道:“其象无双,其美无极。”

关于巫姑即为“巫山神女”的故事,后面还会慢慢讲起。

董晏      宁厂烟云.jpg

巫真,“灵山十巫”之六,是一位修炼得真的巫师。

《辞源》释“真”:本原,本性,真实,真正,与虚假相对。道家称“存养本性得道”的人为“真人”,佛家称“信顺佛法、继承佛道”的人为“真子”,古印度人对我国的称谓为“真丹”。《庄子渔父》曰:“真者,精诚之至也。”巫以“真”名,示其无造作,姿态天真,笃信虔诚于巫教,达到了归真返璞的境界。还有说法是:真、郑一音之转,巴子“五姓”中的郑氏出自巫真。

巫礼,“灵山十巫”之七,是一位认真履行其职责的巫师。

《说文》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辞源》注“礼”,首义“祭神以致福”。礼之义为“履”,故写注释的人认为开明东“六巫”中的“巫履”即此巫礼。巫礼者,必是履行巫教巫法,为人“祭神以致福”而著称。

巫抵,“灵山十巫”之八,是一位医术高明的神医。

《辞源》释“抵”,首义“排挤”,义同“抗拒、抗御”。巫医通过祈禳驱邪、施药疗疾,故有抗御、排除病魔之义。开明东“六巫”中的“巫抵”,即此巫抵。六巫“皆操不死之药以拒之”,此巫抵,是具有“操药以拒死神”的高明医术。

巫谢,“灵山十巫”之九,是一位善于祈神和卜筮的巫师。

《辞源》释“谢”,首义曰“认错、道歉”,又曰“拜谢”。巫以“谢”名,是他善于为人“礼祷忏悔”,以祈神免灾降福注家谓“谢、相一声之转”,此巫谢即开明东“六巫”中的“巫相”,亦即“俱事鬼神”的巴子“五姓”之一的“相姓”。《周礼·春官·筮人》“上春相筮”注曰:“更选择其蓍也”;又云:“礼赞,主礼赞之人。”所以,巫谢(巫相)又为主卜筮和礼赞的巫师。

巫罗,“灵山十巫”之十,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巫师。

《辞源》注“罗”曰:“罗列、包括、招致。”引《庄子·天下》:“万物毕罗,莫足以归。”《经籍纂诂》引《太元元图》“罗重九行”注云:“罗,广布也。”引《史记·五帝本纪》“旁罗日月星辰”《索隐》注云:“罗麟布列也。”巫以“罗”称,是此巫罗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并且是罗致神巫众多的氏族《世本·世族》:中“罗,熊姓,一云祝融之后。”或称:罗姓,巴郡板楯蛮“七姓”之首,皆大姓,是部族的酋长。

十大巫师,个个都是身怀本领的能人,个个都是心怀百姓的好人。

十大巫师,在三峡腹地,凭巫山巫水,繁衍生息。

图片来源:巫溪县摄影家协会供图

推荐阅读:

三道涧的午餐

巫盐天下|甲——源由盐起(一)

巫盐天下|乙——巫盐崛起(一)


作者简介:唐文龙,80后,重庆巫溪县人。喜摄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用色彩和形状表现哀愁与欢乐。

喜文,当过农村小学教师,做过党史研究工作,获得过没有记者证的重庆市首届十佳“田坎记者”称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新诗学会会员,华龙网“鸣家”、重庆晚报“夜雨”专栏作家,重庆市文旅融合专家库成员。发表各类诗歌、散文等文学和新闻作品百多万字,多次在各类征文、摄影比赛中获奖,出版有《小人物讲大道理》,长篇文化散文《巫盐天下》,一直敬畏着文字。

喜书,好读书不求甚解,获得过重庆市第七届十佳读书人称号,一直自娱自乐,对镜黄花,临窗醉月。

网名“黑蚂蚁”,毫不起眼,柔弱渺小,但始终模仿着蚂蚁的姿态,坚持,坚韧,倔强地爬着,虽然慢了点,但一直向前……


dd21cdca0b5147f1b5323fcf5e4e568f.png




尾部版权声明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