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鸣声】闵健源+葡萄|父亲的厨房

闵健源

01-04 20:00

听广播

新版鸣家名声.jpg

朗读:闵健源|文字:郭琳

NUHRHmyW_jhC5.jpg

清晨,夏风柔和,吹动着蓝色的窗帘,那是父亲母亲把我以前用过的桌布一分为二裁剪的,它的色彩如天空和湖水般。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厨房就是父亲的“特区”,许是母亲的手指关节越来越弯曲的时候。

每一个人的相遇都是上天注定的,我的祖父是安徽人,祖母是南京人,他们相遇南京,后迁居到西安;我的姥姥姥爷是山东人,辗转到新疆,再到西安,父母在陕西国防学院相遇了……毕业后,他们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四川省江安县辖区内的一个兵工厂。

人的出生是偶然,如果命运稍一改变,一切都不是现在的样子,更不会有姐姐和我的出现。

每日清晨,起得最早的父亲总在厨房忙碌,怕惊扰了仍在酣眠的家人,他手脚轻轻悄悄。

记忆里,祖母很会烹饪,每年寒暑假,我们从四川回到西安,祖母会捉了院子里的鸡,拎回来鱼和肉以及新鲜蔬菜,炖、烧、炒、煎……

父亲遗传了祖母的厨艺,梅菜扣肉、回锅肉、红烧排骨、全家福、麻辣鱼……还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卤水卤制的鸡蛋、肘子、猪耳朵、猪心舌、肥肠、卤过的鸭子再用油炸……我最爱偷偷抠了一坨储存在冰箱里的卤汁加在鸡蛋面里,那融合了百种肉香的滋味真是无法言说。

母亲喜欢擀面条、麻食子、烙饼、包饺子,用筷子把一根粗面条横七竖八地夹出花瓣,顶上一颗红枣做花馍……

我们从小到大就这样南北方的美食轮流吃着,吃着,就长大了……

1.jpg

儿时,父母在那个隐居森林的兵工厂分了一套共两层楼的干打垒住房,我家位于楼下第二间,厨房在住房对面,有独立的青砖外墙,需要越过一两米宽窄的穿廊,一条穿廊把不同楼层的住户串了起来,孩子们如同穿廊里快乐的鸟雀,飞来蹿去。

父亲的厨房狭小,简简单单,几瓶油盐酱醋,锅铲、铁锅、铝锅,自制的木头架子放着缺了口也舍不得扔的锅碗瓢盆。

厨房也是我们沐浴的场所,厨房贴地的角落有通往室外排水沟的小洞,每逢洗澡,香皂的气息和水雾就在厨房里弥漫开来,顺着小洞流淌到厨房外。

我最喜欢在厨房里躲着,那是一个多么隐秘的独立空间啊!

那时难得吃上点肉,厂里会发一些定量的肉罐头,罐头盖子需要吃奶的力气才能撬开,只要有一条缝隙,那香气像是阿拉伯神灯里的妖怪,憋了太久,就蹿出来,令人唾液长流。

小时候,我是出名的馋嘴吃货,谁家有好吃的,鼻子一嗅便跟着一缕香气寻了去,但我也胆小,不吃奇奇怪怪的东西,想象力也天马行空,不敢吃邻居家的油炸蚂蚱、蝗虫和蝉蛹!

每次见我吃撑了肠胃回来,父亲非常难堪,他带我们去河沟里摸蚌壳,去池塘里摸螺蛳,预定农民田里的泥鳅黄鳝小鱼虾,努力地让姐姐和我的碗里多一些香喷喷的肉。父亲实在不希望每到就餐时,我跟着别家的香味跑得无影无踪。这原因估计也是促进父亲厨艺进步的一个重点要素。

父亲总说他不爱吃肉,越过食物匮乏的年代之后,事实证明,他对肉毫无抵抗力。

QQ截图20180802094021.jpg

后来,我家又搬迁到松林山山顶上的九号楼,这栋楼有五层楼,我家在第二层第二间,厨房不大也是独立的一间,在室内连着阳台,我们在前阳台种花,后阳台喂鸡和兔。

日子日渐丰盈,餐桌上的饭菜愈发丰富。

1994年,我来到重庆,父母回到西安,只有在春节,才能奢侈地品尝到父亲的厨艺。

后来,父母惦记独自在重庆熬更守夜做报纸的我,举家搬迁到重庆,我关于家的味觉被父亲唤醒。

随着岁月的流逝,病痛总是纠缠着母亲,糖尿病的折磨尚在,类风湿的困扰又步步紧逼,她的手指脚趾关节愈加变形,减少了出门的次数,除了每年一两次的同学聚会,她吞服止疼药片出门,归来,剧烈的疼痛仍会侵袭很多天。

这些厨房里的手工活儿,南方的北方的厨艺,如今,父亲都拿手。

QQ截图20180802093936.jpg

2016年春季,母亲在浴室里滑了一跤,卧床半年。父亲寻了偏方,从那时开始至今每天早晨用猪脊骨、花生仁、大枣、枸杞熬汤,这一熬就成了母亲每日早餐必喝的汤。

母亲的类风湿加重,父亲的头发白得迅速,他又寻着了偏方,每天又拿了白酒烧鸡蛋给母亲吃。

这样每日的营养汤和酒烧蛋,让母亲的脸色逐渐红润起来。

QQ截图20180802093913.jpg

这个周末,我抱了姹紫嫣红的鲜花归家,父亲照例不让我进厨房帮忙的,我插好了花,放了一瓶在餐桌上,美丽的色彩染靓了父亲的厨房。父亲切菜的时候忍不住看了两眼:漂亮!

哒哒哒哒,父亲在切菜。

哧呐哧呐,菜下油锅啦!

辣椒炒肉、仔姜鸭子、烤小黄鱼、丝瓜汤、豇豆箜饭、板栗肉粽……在这里过周末,胃总是会被撑疼。

而今,父亲的厨房宽敞明亮,环形的灶台一溜排开微波炉、烤箱、电饭煲、电磁炉、榨汁机,中秋节,又给父亲赠了一台德国多功能锅“小美”……

而今,父亲的头发全白了,母亲的牙齿七零八落,桌上菜肴的数量在减少。

父亲老了,累了,爬楼喘着粗气了。

我开始努力学习烹饪,为了我的女儿,也是为了我的父亲累了时,我能成为厨房的大厨。


6cb8acb0f5024f89809301cabe17c451.jpg

作者简介

朗读:闵健源,网名“鬼主播”。曾获中国文化部主办朗诵比赛全国金奖,现在在沙坪坝新闻中心担任新闻主播。

文字:郭琳(葡萄郭琳 ID:putaogl),笔名“葡萄”,法名“正琳”,作家,小说家,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度重庆市全民阅读推广大使,著有长篇小说《闺蜜》,参与写作《许世虎当代绘画艺术范本系列丛书》《嘿,重庆小面》,完成中篇小说《老宅》《猫》,正创作短篇小说集《走着,散了……走着,暖了……》。担任重庆领养流浪动物代言人、志愿者,曾担任超女重庆区评委、中国好声音重庆区评委、重庆时尚小姐大赛等评委、重庆青年球迷协会副会长、重庆市儿童救助基金会理事。

e477600a650f4198b940e8d8bf5cc952.jpg


21号新版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