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文猛:高原——鲁朗林海

文猛

02-17 07:00

听广播

走向高原,高原的宏阔和高远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再宏大的形容词再壮美的动词在这空旷的高原都显得苍白,高原就是——

高原——

比高原更辽阔的是思想,比思想更高远的是高原。

鲁朗林海

16331367_副本.jpg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除了理想和生活的高处,更有脚步向往的高处。在大地上,脚步所能到达的最高处只有一个,那就是西藏,那是一代又一代人向往的最高的地方。人生的攀登之路,如果没有青藏高原,那是不完整的,至少是不完美的。我们可能达不到心灵的高处,我们可以达到脚步的高处。

我们也是自己的高原。

朝圣之路从林芝开始——

当古老的茶马古道、唐蕃古道被汽车、火车、飞机所冷漠之后,我们不再一步一步走向高原,一步一步地适应拔节的高山和冷淡的空气,思想和脚步要在高原上奔驰,林芝是登高必须的马凳,站稳了马凳才能纵身上原。在藏语中,林芝的意思是“太阳的宝座”,林芝是朝圣人们生理和心理最好的驿站。

走进林芝,踏上川藏公路,踏上这条最早通往西藏的天路,去色季拉山口,去朝拜鲁朗林海。

高原处处皆神山。神山与神山站着说话,脚底为沟。神山与神山肩并肩思想,肩膀处为垭。我们去色季拉山,我们不需要从山头最高的思想处翻过,我们只想从最省力最智慧的思想处过山。所以,色季拉山口是我们高原的第一道山口,就像人,左想是一撇,右想是一捺,想来想去,其实我们人就是一山口。

到达色季拉山口,呈现眼前的就是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鲁朗林海。纤尘不染的蓝天,茫茫的林海,在这片蓝和绿的世界,在这道大山思考的山口,松涛扑面而来,山口的经幡呼呼作响,风把经幡上的经文祈诵得掷地有声。

一只藏狗蹲在山口,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东方,雕塑一般,难道它也要像这座座神山,化为永恒?

穿行茫茫林海,走进神山与神山站着说话的脚底鲁朗谷,突然眼前一亮,一条长长的草甸,一道清清的贡布河呈现眼前,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甸之上报春花、紫苑花、马蒿花、油菜花怒放盛开,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和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草甸之上云雾时聚时散,与两边海海漫漫的雪山、林海、田畴一起,诗一般勾画出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21770610_副本.jpg

这是神的世界。

走过贡布河上古老的吊桥,去扎西岗村丹增家的草场作客。躺在青青的草地上,天空之上是洁白的云朵,草地之上是贡布拉雪山,草地处处羊群悠闲地吃草,不时用“咩咩咩”的羊语问候我们的眼睛……所有的疲惫、所有的忧思都随着这云、这雾、这风远去,风轻轻,草青青,心清清。

在鲁朗,我们就是一只羊。

鲁朗在藏语中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难怪走过这里的人们称这里是中国最美的小镇,称这里是心灵的驿站。

不管怎么称呼,这里就是鲁朗,圣洁的雪山,碧绿的草甸,悠闲的羊群,随风的经幡,注定成为心灵的桌面,养眼,养心……

有哈达捧上来,扎西德勒!

有酥油茶端上来,扎西德勒!

有锅庄跳起来,扎西德勒!

丹增说,我们是他今年接待的最后一批客人,明天他们全家就要到拉萨去朝圣。

有一点我无法理解,论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有西藏江南之称的鲁朗应该是高原最美的地方,可是鲁朗为何留不下历史上那些主流社会的藏人,他们要把自己的宫殿、庙宇建在更高的严寒地区?

沿着丹增一家朝圣之路,走向更高更远的高原……

那里,离天更近。

图片来源:东方IC


作者简介:真名文贤猛,现供职于重庆市万州区财政局,系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万州区作家协会主席,《三峡文艺》《万州财政》副主编。做过教师、教委机关秘书、原万县市天城区委机关报副主编、天城区委外宣办政府新闻办主任、宣传部副部长等。已在《人民日报》《散文》《北京文学》《延河》《中华散文》《滇池》等30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600多篇300多万字,作品获河北散文奖一等奖、重庆晚报文学奖特等奖、青年作家小说奖、飞天散文奖、全国非虚构散文奖等省市级以上文学奖50余次,并多次入选各文学作品选集。代表作品有散文《记住地名好回家》《乡村动词》《江湖三峡》《河生》等,出版散文集《山梁上的琴声》《远方》、报告文学集《三峡报告》、小说集《阴阳乡官》等。

文猛.png


21号新版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