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军:从“无手青年”到“脆李人生”的蝶变
07-25 14:28 浏览量   0

记者 王忠虎 谭瑜州 报道


日前,

走进曲尺乡柑园村的一个脆李园,

只见“无手青年”彭军与哥哥彭斌

在一棵李树下,

边采摘脆李边交流着。

彭军与哥哥一起采摘脆李


一只红色塑料桶,挂在彭军没有小臂的肘部。彭斌从树上摘下一个脆李,轻轻地放进彭军挂在肘部的桶中。“这李子长得真大。摘下来一定要轻放,不要把那层白粉抺掉了。”彭军说。“就是,抺掉了就不好看了,并且还影响到果子的保鲜。”彭斌说。


彭军将采摘的脆李挑上三轮车


现在正是巫山脆李采摘的繁忙时节。一般情况下,彭军都是在家收订单、打订单、包装李子、发货等。因今天订单多,采摘回来的李子已包装完了,还差几件。但今天又得必须发给客户。所以,彭军与彭斌一起进果园采摘。待两只桶装满,彭军便挑回家又开始选果、装箱、贴单,直到送到投寄点。


彭军将脆李装上三轮车


一系列的动作,彭军都是很麻利地完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无手青年。”


失去双手

彭军出生于1992年。自小活泼可爱,很受父母以及哥哥的疼爱。父母走亲访友,总有一个“小跟屁虫”跟在父母的身后。


那是1998年的春节,彭军的父母带着他去外公外婆家拜年。那年,彭军6岁。一天,彭军的外公外婆及父母去一处柑橘林里采摘柑橘。其他人都专心采摘柑橘去了,而在离柑橘林不远的地方有一台变压器,引起了不谙世事的小彭军的好奇。


淘气的小彭军伸手便向变压器上爬去。殊不知,厄运降临,双手刚抱上去,便被击倒。由此,小彭军失去了双手。本是读书的年龄,因没了双手,当时也便错失了读书的良机。


小彭军虽年龄小,但他志气大。他不想成为家庭的累赘,他要自食其力。7岁时,他便四处漂泊流浪,走街串巷,以卖唱为生。


立志读书

在外漂泊的日子,让彭军感受到了没有文化的苦恼。直到14岁时,他产生了要进学校读书的念头。在父母的帮助下,彭军进了学校,与他小8岁的同桌一起学习。


一段时间,彭军忍受着同学们异样的目光,但这并没有打消他要努力读书的念头。他相继就读曲尺东莞小学、巫山中学。2018年,考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


在学校,彭军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他也变得更加开朗乐观。彭军微笑着坦然面对一切,用实际行动践行“唯有努力生长,才能沐浴阳光”。时间见证了无手男孩励志笃行,自强不息的过程。


为学写字,他经常在河边捡小树枝,试着用双臂抱住树枝,用嘴固定方向,在地上练字。除此之外,他还学习画画,打乒乓球等。通过刻苦练习,他还获得了重庆市第十五届师生书法艺术大赛学生组硬笔书法三等奖;2015年荣获重庆阅读感动人物优秀学员奖。


续写生命华章

2021年,彭军积极响应“互联网 + 现代农业”政策,将家乡有创业梦想的残疾人联合起来,打造“巫山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平台集生产、收购、初加工、线上线下销售农副土特产于一体,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加残疾人收入,帮助残疾人脱贫。


与此同时,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彭军和他的团队积极宣传乡村文化,树立“巫山农特产品牌”,为农产品、乡村旅游增值赋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个逆境中一路走来的无手青年,正努力汇聚助残力量,助力家乡振兴。


“自己不勇敢,没有人替你坚强。”彭军说。目前,他们成立的残之梦公司共有25名残疾人成为公司代理,17名残疾人及家庭手工艺制品由公司销售,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彭军还积极参加电商培训,鼓励残疾朋友参加学习提升素质,为残疾人就业创业争取政策,努力让自己和他身边的残疾朋友争创收益,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他用实际行动让残疾朋友跟着动起来,让巫山土特产品从云端走出去,让农村经济随着乡村振兴飞起来。


包装脆李


有付出就有收获。彭军还相继获得“巫山好人”称号,“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近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人选名单,“无手青年”彭军光荣上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