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清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
重庆市新发/突发传染病专家组成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分感染科医师分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第七届副主任委员、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戊型肝炎的全称为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它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消化道肠道传播,主要通过污染水源、食物等感染。水源或食物污染可以引起大的暴发性的流行。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吃了半生不熟的食物,就有可能感染戊肝,比如半生不熟的猪肉,所以熟食和生食应该分开。除了消化道传播之外还有一些传播途径,比如输血传播、母婴传播。
感染风险应该分成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个就是感染率高。戊肝感染率较高,与甲型肝炎的感染人群是青少年儿童这点不同,戊肝的主要感染人群是青壮年,通常来说是5岁到15岁的人群。另外有些特殊职业人群,比如说养殖业——养猪的还有屠宰,这部分人也是感染风险高的。
另外一个感染风险就是说感染之后重症危险性很大,比如说孕妇,孕妇感染之后的症状比较重。孕妇的中晚期妊娠感染了戊肝,她的病死率可以高达20%,感染了戊肝不光对孕妇的生命会造成威胁,还有可能导致死胎或者早产。
还有一部分就是一些慢性肝病的患者,这部分人感染之后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病,病死率很高。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艾滋病、其它慢性疾病、器官移植患者感染之后,就可能发展为慢性肝衰竭甚至可能发生肝硬化。此外,老年人感染之后症状比较重,而且病程的持续时间长。
绝大部分普通人感染戊肝以后会表现为急性肝炎,通常表现为疲乏无力、吃不下东西,还有一个就是厌油,见到油腻的食物就恶心想吐,症状重一点的会出现黄疸。另外有一部分人戊肝患者,会出现肝以外的表现,例如关节痛。
第一是管理好传染源。
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的程度采取不同的策略,感染戊肝的病人应尽早到医院接受治疗和隔离。
第二是切断传播途径。
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饮食安全——没煮熟的食物不要吃、饮食做到生熟分开。另外要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因为在外就餐感染戊肝的机会会增加。
第三就是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来说,对易感人群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接种疫苗。现在我们国家是有戊肝疫苗的,我们国家的戊肝疫苗也是全世界最早批准用于预防接种的。
戊肝疫苗是一个二类疫苗,所谓二类疫苗是针对一些特殊人群的,前面提到的慢性肝病患者、基础性肝病患者、老年人、特殊职业人群等戊肝高危人群,是需要优先接种戊肝疫苗的。普通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按需接种。
实际上戊肝病人在发病前(潜伏期)就已经具有传染性,而且病毒传染性最强的阶段也是在患者症状出现之前以及黄疸高峰时期。
当发现家人患有戊肝后,首先就是要把病人送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前面提到戊肝是个消化道传染病,它通过饮食传染,要做到与患者不共用碗筷、不共用水杯等,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做到消化道隔离。
主持人:蒲梦菲
导播/后期:刘钊
摄像:罗杰
编辑:薛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