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好医声·好科普丨“甲流”来临如何应对?儿科医生教你这样做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3-03-17 13:22
听新闻

孩子高热不退、咽痛咳嗽、肌肉酸痛、浑身乏力、甚至呕吐腹泻,近期流感高峰来临,儿科门诊暴增,很多孩子和家长都被谈虎色变的“甲流”折磨得痛苦不堪,那什么是“甲流”,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呢?今天由大足区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杨阳为大家解答疑惑。

 

01
什么是“甲流”?

 

“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呼吸道感染。

 

02
为什么会感染“甲流”?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平均潜伏期2天,在潜伏期内具有强传染性,在发病24小时内传染性达到高峰。儿童作为易感者,经常将流感病毒传给家庭成员,或带入学校及社区。

 

03
怎么判断得了“甲流”?

 

孩子通常表现为突然的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可有畏寒、寒战,甚至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发热过程中突然出现抽搐),多伴有头痛、咽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咳嗽、鼻塞、声嘶,也有部分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结合近期为流感的流行期,若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大概率就是感染了“甲流”,可携带孩子来医院完善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确诊。

 

04
得了“甲流”怎么办?

 

1)抗流感治疗:确诊感染后,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使用抗流感药物,但在出现流感样症状48小时后的抗流感治疗,有一定的临床获益。

2)对症治疗:孩子体温>38.5℃,可使用药物退热处理,间隔4-6小时可重复使用,同时可配合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注意温水擦浴和退热贴的部位应该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还可以让孩子多饮水,加强维生素及营养补充。

 

05
哪种情况下必须去医院住院治疗?

 

1)肺炎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孩子出现气促、喘息发绀、呼吸困难等表现,小婴儿可能表现为拒乳、面色苍白、嗜睡、呼吸暂停。

2)神经系统并发症:病程中出现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意识障碍、抽搐、昏迷。

3)心脏损伤:孩子出现明显的乏力、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时需警惕;

4)横纹肌溶解:显著的肌肉酸痛、少尿、浮肿;

5)严重呕吐、腹泻,脱水。

 

06
“甲流”这么严重,如何预防呢?

 

目前来说,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根据历年监测的流感流行季节,建议在每年11月份之前完成免疫接种。但在流感暴发时,重点儿童人群也可以采用药物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勤洗手,戴口罩等方式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学校、幼托机构出现流感样病例是,患儿应该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专家简介:

杨阳,硕士研究生,大足区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感染专业),从事儿科工作7年,在儿童感染消化、呼吸系统、新生儿危重症、早产儿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编辑/王凤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