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 | 欢欢喜喜过“文化”年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 01-26 16:28 浏览量  

(记者:廖雅尘爬山、逛花市、看电影、走亲戚,除这些传统的民俗和娱乐活动以外,今年春节,我区市民纷纷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书店等地度过休闲时光。春节期间,我区各文化场馆内人头攒动,人流量节节攀升,看展览、“徜徉”书海、体验非遗文化……“过一个文化年”,已经成为我区市民新的过年民俗。

美术馆里过大年

1月26日,大年初五。在大渡口美术馆内,市民周女士拿着一份艺术笔记指南,带着读二年级的孩子乐乐在馆内看展览。她告诉记者:“以前春节期间的休闲娱乐比较单调,就是在家看看电视,亲朋好友一起吃顿饭。今年从报纸上看到美术馆有不错的展览,觉得有必要带孩子们来看看。”

据悉,此次展览时间从1月7日—31日,分为满园春晓·艺彩江湾大渡口区2023年迎春系列文艺活动——“墨彩义渡·书法摄影作品展”及“墨缘瀚情·癸卯迎春江州墨韵青年社书法作品展”两个展览。展览以“满园春晓·艺彩江湾”为主题,共展出书法作品77幅,摄影作品72幅,展出作品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表现手法独特,艺术视角新颖。优美的笔触、逼真的镜头,彰显着艺术之美,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成果,凝聚着作者对城市生活美好向往之情。

精美的画面,浓郁的色调……参展人员安静地在作品前驻足欣赏,或小声讨论,或拍照留念,享受祥和而又充实的观展之旅。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春节期间的休闲娱乐诉求也越来越高,大家更希望过一个有品质的‘文化年’,而不是仅仅坐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大渡口美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共接待参观者500余人。

博物馆里寻“年味”

与此同时,区博物馆,一大早也迎来了第一批热情的观众。对于市民刘志洋一家来说,参观博物馆是每年春节期间的“保留节目”。刘志洋说:“我们是博物馆的常客,我觉得逛博物馆对孩子是很好的心灵滋养,不仅让孩子从小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能通过聆听讲解感受大渡口本土的历史人文。”

今年春节,区博物馆开展了兔年新春特展“遇兔呈祥——传统习俗中的吉祥文化展”,本次展览从1月17日——4月17日,分为人生可意乃吉祥、化身祥瑞满世间、闲情逸趣话年俗三个单元,精心选取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彩绘瓷器、精美的“福禄寿喜”剪纸等80余件(套)与传统习俗中的吉祥文化相关的馆藏展品进行呈现,并结合传统年俗,搭建出代表中国家庭的“年夜饭”场景,使年味越来越浓。展览从文化解析角度生动展示了“福禄寿喜财”五个主题观念,反映了不同地域习俗、文化风貌以及人们的祈瑞愿望、审美情趣。

展览现场,兔年灯笼手工制作、木版画拓印、“遇兔呈祥”幸运大转盘等项目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排队体验。

“通过本次展览将传统吉祥文化根植于人民大众心中并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在2月3日9:00-12:00开展灯谜竞猜、兔年灯笼手工制作活动。截至目前有3000余名市民前来参观,享受精神文化生活。

书香氤氲“充电”忙

截至目前,春节期间,区图书馆共接待读者0.48万余人次,大渡口区新华书店接待读者300余人次,为新春佳节增添浓浓的文化气息。

当天,记者走进区图书馆,感受到处处充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只见各阅览区都坐满了前来阅读的市民,他们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之中,尽享静谧的阅读时光。

据了解,在到馆的读者中,各年龄段的在校学生成为主力军,老年读者和学龄前小读者也明显增多。在最旺的自习室,初二学生王怡丹说,她和同学从大年初三就相约一起来图书馆自习。“在图书馆学习很安静,和学校的学习氛围相似。作业中遇到问题,我们也可以相互交流探讨。”

记者看到,在区图书馆举办的“腊雪迎春——你应该知道的春节年俗”图文展和2023新春典籍文化展也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两个展包括春节溯源、春节习俗、年文化等内容,涉及面广,趣味性强。市民莫先生的孙子孙女一边看展览的内容,一边问他关于春节的习俗。莫先生说,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概念有些模糊,通过这样的展览,特别是里面有关民俗的内容,可以加强孩子们对春节文化的感受。

除此之外,大渡口区新华书店内,在柔和的灯光下,人们品着咖啡,或挑书,或读书,平时不离手的手机被丢在一旁。椅子坐满了,一些人就坐在枣红色的地板上。偶有交谈,各自都把声音压到最低。

“每年春节期间来书店看书的人都特别多,我们新华书店也提前做了安排,在春节期间我们书店没有打烊,同时还对书店春节的气氛进行精心布置,竭尽全力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看书环境。”大渡口区新华书店店长缪蓓介绍说,近两年,春节“逛书店”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一种选择,从正月初一到现在,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读者过来。

编辑:杨宇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