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 | 重庆“老字号”怎样激活新消费?
两江观察
2022-10-14 13:02
听新闻

重庆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老字号”怎样出力?

市商务委近日发布最新数据,目前,全市共有19个“中华老字号”和291个“重庆老字号”,“老字号”企业年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

“老字号”是优秀商业品牌和传统商业文化的集中代表,拥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其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难以替代、值得深挖。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接受两江观察采访时认为,“老字号”拥有良好的品牌信任度,新消费拓展了“老字号”的发展空间,“新”“老”结合,必将使“老字号”重新焕发青春。

▲华生园员工在生产车间制作糕点。黄乔 摄/视觉重庆

抓好跨界融合

“老字号”的“老”,与新消费的“新”并不对立,而是一种新的融合。

重庆是全国较早开展“老字号”保护和发展工作的省市,在数量、品种等方面拥有较雄厚的基础,近年来,对“老字号”的振兴作出一系列规划设计——

制定了《重庆“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今年初,商务部与重庆签署部市合作协议,以及《重庆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培育发展“巴渝新消费”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均提出要传承振兴“老字号”。

在“老字号”的发展上,重庆还存在一些不足:体量不大,平均下来,“老字号”的产值仅几亿元,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老字号”相比差距不小;品类较为单一,以餐饮为主,19家“中华老字号”中就有16家处在餐饮行业;代表更高水平的“中华老字号”数量偏少,远低于位居榜首的上海(180个)和居次的北京(117个);内陆特征比较明显,吸收外来资源进行改良的创新不够;部分产品时代特征明显,如高糖、高盐、高脂等,已不符合现在的消费需求。

因此,要传承振兴“老字号”,单靠情怀并非长久之计,向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拓展为关键之策。

新业态是新消费重要一环,关键在于两点:跨界和融合。这要求“老字号”既要跟上变革节奏,拿出新的玩法,又要以产品竞争力筑起护城河。

只靠商业点子和悟性做不好“老字号”——廖成林认为,不能只从狭义的文化、工艺、方法等几个方面使劲,要聚焦痛点、卖点,才能以新消费激活“老字号”。

例如,小洞天与重庆奇爽实业深度合作,在做好经典菜品标准化研究的同时,将业务拓展到火锅底料、古法牛肉、青花椒底料等系列预包装食品。

又如,天府可乐抓住“0糖”风潮,今年推出草本无糖可乐新品和天府百柠纤维+汽水,加速布局新赛道。

这样的案例在全国也有不少——“京城汽水之王”北冰洋进军茶饮赛道,在线下开设北平制冰厂门店,摇身变成网红打卡点;茅台跨界冰淇淋,成为火爆全网的大胆尝试……

廖成林认为,抓住新国潮,是“老字号”打造新业态的新契机。新国潮来袭,让不少“老字号”玩转“国潮牌”,例如,北京瑞蚨祥提出“原创中国国风潮”,创新产品花式出圈。

因此,重庆的众多“老字号”要有文化自信,利用新国潮这一载体,拓展新业态,甚至借机走向海外。

▲专业人员制作荣昌陶瓷。龙帆 何佩玙 摄/视觉重庆

抓住年轻人

打造新模式,关键在于抓住新消费的新需求。

年轻消费群体是新消费的主要目标客户。数据显示,90后、95后对零售消费业的贡献已超过70后和80后。

代际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消费观。90后、95后及00后更加注重消费体验。这种体验不仅是物理和感官刺激,还可以是社交价值和精神满足,因此,他们更愿意为爱好、为新奇买单。

廖成林认为,在这方面,重庆部分“老字号”存在两个不足:

一是消费者的年龄断代很明显。多数70后、80后对“老字号”印象比较模糊,90后、00后了解得更少,让很多“老字号”没有达到应有的热度。

二是消费市场的动因比较初级。很多还停留在感官和物质需求,对精神、情绪需求关注得较少,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

故而,重庆要振兴“老字号”,一味强调传统、地道是不够的,要打造新消费模式、要学会“抓眼球”,把传统产品与新生代的核心诉求进行有效嫁接。

例如,登康通过对大数据研究发现,90后、95后对新鲜口味更感兴趣,近几年陆续推出变形金刚、国博衍艺等系列IP联名跨界产品,并联合火锅品牌“小龙坎”推出爆款“火锅牙膏”。

又如,梁平张鸭子一直关注新消费体验,先后推出餐桌包装、养殖包装、旅游包装、动漫包装、氮气包装等五代产品,目前又盯上预制菜风潮,计划从产品线上进行改造、重塑……

廖成林还建议,“老字号”在打造新模式方面,还有两项工作要做——

一要系统性思考。要从年轻消费者的角度思考,认识到产品在现在以及未来是要做文化价值,是精神消费与情绪消费的结合,要找到与之共振的方法。

二要关注市场。要具有市场敏锐性,深刻理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一概念,对市场进行长期观察,“老字号”的亮点在哪,未来要迎合哪个点,都要弄清楚。例如,北京义利创新推出的二锅头巧克力榛子口味月饼,既抓住了月饼这一“老字号”亮点,又以新奇的口感迎合了年轻消费者。

抓住新场景

拓展新场景,要把握好场景和产品的有机结合。

廖成林指出,新场景的建立,不是简单的空间聚集,也不是简单地从线下转向线上,而是整体感受和模式的更新。

例如,陈麻花将原本拇指大小的麻花再一次进行缩小改造,定位从特产变为零嘴,消费场景从“送礼必备”变为“追剧必备”“办公室零食”“冰淇淋伴侣”等。

又如,荣昌围绕安北陶瓷和加禾夏布等“老字号”,分别打造安陶小镇和夏布小镇,将“老字号”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仅安陶小镇每年就能吸引上百万游客……

新场景的打造,还可以融合数字化、信息化和深度沉浸式的体验,尤其是要抓住元宇宙的契机。”廖成林介绍,目前,元宇宙已有250多种运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元宇宙产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并运用到“老字号”的场景拓展中——

前不久,江苏举行的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扬州炒饭通过NFT数字藏品的方式和增强现实技术,利用图、文、音、视等形式,展现不一样的美食体验;今年,浙江五芳斋首次引入元宇宙概念,推出首位虚拟品牌代言人“五糯糯”,从而进一步拉近与Z时代消费者的距离。

廖成林认为,目前重庆大多数“老字号”还没能理解这些新思维,和先进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呈现方式,让“老字号”实现从现实到虚拟的平移,吸引更多消费者,赋予“老字号”新的生命力。

最后,廖成林还建议,相关部门在政策方面进行适当倾斜,筛选做得比较好的企业进行培育,树立样本;用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把“老字号”嵌入规划,使之成为阶段性的项目;同时,企业也要主动“粘”上去,打造一批名优特产品。

李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