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堰塞湖处置、水利设施震损排查……这个工作组完成抗震救灾任务返渝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2-09-14 17:05
听新闻
工作组冒着塌方危险,排查水利工程震损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王旭睿)记者从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上游局)获悉,9月10日,上游局前往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开展抗震救灾任务的3名工作人员已安全返回重庆,在震区,他们执行了湾东河堰塞湖处置、水利设施震损排查等多项工作。

9月14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联系到小组成员冯国正,进一步了解工作组在震区的工作开展情况。

参与湾东河堰塞湖处置 实现自然通流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随后,根据水利部安排,长江水利委员会立即组织在重庆的应急救灾技术专家组成工作组,前往震区支援。

下午18时,由上游局副局长马耀昌、河道勘测中心主任工程师冯国正、行政办公室张文华与长江科学院重庆分院院长甘孝清组成的工作组从重庆出发。

9月6日凌晨2时,工作组抵达泸定县,便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随后参与了四川省水利厅、甘孜州水利局、四川省水科院的联合会议,了解湾东河堰塞湖险情基本情况,结合河流及其水文特性初步拟定了多种备选处置方案。

据介绍,地震发生后,大渡河一级支流湾东河断流,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是由山体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形成的湖泊,一旦长时间未能通流或是处置不当,水位上涨或坝体溃决,会危及上下游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事态紧急,9月6日上午7时,仅休息了3个小时工作组出发前往湾东河与大渡河交汇处现场查看堰塞湖情况,由于湾东村交通受损严重,无法到达堰塞体现场,工作组冒着塌方的危险,徒步穿越了2千米长的隧道抵达大渡河与湾东河汇合口处。

“抵达现场查看情况后,我们立即与有关方面对接,对堰塞湖发生区域进行遥感影像监测,准确掌握堰塞湖面积及堰塞体位置、形态,为堰塞湖处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冯国正说,开展工作期间,现场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他们背面的岩体出现了大面积塌方,发出的响动把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吓了一跳,“不过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大家也只是一心想把问题解决,塌方后10分钟不到,大家又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最终,通过多期遥感影像叠加分析、水文数据监测、无人机航拍影像资料,工作组确定了自然过流处置方案,当天上午,湾东河便实现了自然通流。

排查近20处水利设施震损情况 让居民喝到“安全水”

堰塞湖的问题解决后,工作组一刻也没有停留。9月6日下午,他们前往泸定县得妥镇安置点,对供水工程受损情况开展排查。

据介绍,由于受灾区域基本位于高山地带,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大多引于高山上的水源,受地震影响,得妥镇11个村的集中供水工程不同程度受损,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安全饮水。

“我们在现场对多处取水设施以及输水管道进行了排查,发现很多地方输水管道出现了断裂现象。”冯国正说,在摸清问题和影响程度后,工作组为当地应急抢修工作组提供了抢救方案。

随后,多组抢险救灾临时小分队前往故障点进行抢修,最终在9月8日23时左右成功完成抢修任务。

除此之外,工作组还对大渡河干流泸定水电站、龙头石水电站、德威乡农村饮用水管道等近20处水利设施震损情况进行现场核查,为水利设施震损排查与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撑。

9月8号下午,工作组又前往雅安参与水利设施震损排查及山洪灾害调查与防御支撑。现场核查了龙头石水电站、南桠河水电站、姚家坝水电站、石棉县城区及大渡河沿岸主要堤防等水利设施震损情况。并沿途查看了大渡河干流、支流南桠河等河流震损及地质情况。

“由于倪厂沟、什月河、烧房沟、撒拉池沟等河流出现交通阻断,无法现场开展山洪灾害调查,工作组向水利部有关部门和单位汇报了情况,获取了上述四条河流卫星影像。”冯国正说。

随后,工作组对河流卫星影像进行了解译分析,发现上述河流均未发现山体滑坡堵塞河道的情况,河道内可见水流通过,为当地山洪灾害调查及防御提供了可靠信息。

9月10日上午10时,工作组在完成任务后启程返回重庆,冯国正告诉记者,在他们离开之时,震区各乡之间的公路应急通道已全部打通,各项应急救灾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