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社保窗口“放大镜” 看渝北民生服务的“细微之美”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2-08-02 09:53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吴倩)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尤其是区县社保中心的各项民生保障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

“‘你来我就办,服务不下班’,既是我们的一个服务口号,也是为了更进一步拉近窗口与群众的距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渝北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副主任苏玉梅表示,小小的一扇窗,举足轻重的一个岗,肩负着企业和百姓的期望,肩负着党和政府的重托。

一封感谢信饱含的为民情怀

“感谢渝北区的社保工作人员,他们认真服务于群众,替群众排忧解难,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顺利拿到退休工资的周瑾,深怀感激之情写下的一封感谢信。

原来,1990年,周瑾被原重庆市化工局改派到了原重庆市嘉陵化工厂,一直工作到1996年企业改制后离职。因缺乏当时“改派”的相关手续,社保工作人员初审时无法认定其在1990年10月至1993年2月的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时间。

急得直跺脚的周瑾,百筹莫展——虽然她试图电话联系上述原工作单位,但三十年过去,一切物是人非,找到当时的改派通知单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区社保中心退休审核科科长伍励正在为群众解释退休政策。区社保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这一幕被巡查大厅的社会化管理科科长张磊看在眼里,他主动上前了解情况后,积极寻求退休审核科科长伍励的帮助。伍励秉持着把情况了解的详细再详细,把资料查找到原始再原始的工作态度,发现其档案资料中有很多线索能够佐证周瑾重庆市嘉陵化工厂正式职工的身份。

“我们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既要严格遵循制度,也要尊重事实,来为群众办好实事。”退休审核科科长伍励说。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一封感谢信,信短情长,不仅传递着一份感激之情,更透露出群众对渝北区社保中心的认可,这是对中心“服务为民”的生动诠释。

一次上门鉴定传递的服务温度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病退政策。”电话中的“她”情绪低落到极点。

经过20分钟的细致询问,劳动能力鉴定窗口工作人员了解到——“她”的丈夫李某秋,2019年患有脑溢血,光治疗费用已经花去了几十万,现在全身瘫痪无法动弹,家庭非常困难,听社区工作人员说可申请提前退休,于是“她”抱着一丝希望拨通了社保中心的咨询电话。

了解到“她”的具体困难后,区社保中心迅速联系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开展上门服务,把鉴定现场“搬到”了病床前。

“平时吃饭能自己吃吗?”“这样有知觉吗?”经过专家仔细询问和检查,确认李某秋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符合申请病退休的条件。2022年4月李某秋办理了提前退休,并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

区社保中心聘请的劳鉴专家为工伤职工检查伤情。区社保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据悉,渝北区社保中心采取特殊情形“一站式”服务,针对部分病情较重、年龄较大等不适合参加集中面检的人员,从受理申请开始,采取上门收取申请资料、组织专家上门面检、上门送达鉴定结论,即“三上门”服务,让家庭困难且伤情、病情严重的群众享受一站式服务。2022年渝北区社保中心组织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多次上门鉴定,使用邮寄或上门送达鉴定结论120余份,用最温暖的方式传递着社保人的责任和担当。

一场直播彰显的政策成效

单位如何依法依规为职工办理参保缴费?换了新工作怎么办理社保关系接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如何领取养老金?……

别开生面的直播“带货”社保政策,在大开眼界的同时,让社保惠民政策真正家喻户晓深入人心。4月8日、5月7日、6月24日、7月15日,渝北区社保中心借助区人力社保局“人社月月大讲堂”,开展了4场专题“云”讲座,围绕参保缴费、退休领待、社保费缓缴、工伤待遇申领等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政策、常见问题和办理流程进行线上直播教学,助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建设。

更接“地气”,白话解读,切实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4场社保政策“云”讲座分别由区社保中心科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担任讲师,针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解读,并结合实操案例详细讲授。除理论知识、案例分享外,授课人员还线上与用人单位和参保群众互动,对大家关心的社保常见问题及时答疑解惑,并有针对性地解答群众的个性化问题。

直播间留言区互动热烈,每期均吸引上万人次观看,比重庆的天热还“热”。作为区社保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助力渝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效弥补了线下宣传覆盖面不足的缺失,促进人社红利充分释放。

据悉,下一步,中心将继续立足职能职责和企业群众需求,持续开展其他社保政策宣讲,运用多种形式,加大社保政策宣传力度,用竭诚为民的金线,编织为民生服务的绚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