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涵菓)踏上山间小道,但见层层石块堆叠,形成天然炉灶,炊烟袅袅,蜂窝叠石养生火锅鲜香扑鼻而来,既有烟火气,又有山野闲情逸致,吸引了不少食客慕名而来;村民闲置的集中置换房焕然一新成为特色民宿,抬眼是一片青绿,闭眼有婉转鸟鸣,让市民和游客在古朴自然中享受静谧的乡村时光……在跳磴镇蜂窝坝村除了有田园慢生活,游客还能驾驶山地摩托飞驰,体会“速度与激情”。
蜂窝坝村位于跳磴镇西南部,全村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500余亩。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00余人。近年来,蜂窝坝村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蜂窝坝民宿、山地摩托、蜂窝叠石养生火锅等项目,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聚焦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蜂窝坝村以“蜂巢党建”品牌为引领,为基层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和服务群众搭建平台,实现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的全面升级。
在“蜂巢党建”品牌引领下,在党员干部组织带动下,蜂窝坝村1社的村民们自发组建了一支施工小组,历经半个月努力,打通了村里连接猫儿峡与老鹰岩一条长约300米的登山步道,并对步道两侧环境进行了美化;村党支部开展“让党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与群众一起清除蜂窝叠石周边杂草、泥土……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如今的蜂窝坝村,村民的房前屋后不再“脏乱差”,处处都是干净整洁的画面。
为了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蜂窝坝村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开展“清洁文明户”评选活动,以评选活动作为文明建设手段,发挥文明家庭的榜样作用,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高全民文明素养。
整治村居环境,扮靓村容村貌。蜂窝坝村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长效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了“清洁家园,人人参与”和“蜂窝坝是我家,创卫靠大家”主题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乡村环境治理。蜂窝坝村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村”“垃圾分类示范村”等荣誉。
此外,通过“智慧跳磴”等平台,蜂窝坝村以积分的方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村级社会治理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形成美丽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蜂窝坝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奖有罚,多劳多得”的奖励激励机制,制定“美丽乡村”积分管理实施细则。“美丽乡村”积分管理以村规民约为依据,将社会公德、乡村建设、家庭文明、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内容涵盖其中,将村级事务事项按难易程度量化为一定分值,视村民的参与程度和完成效果进行积分。蜂窝坝村村民从今年1月1日起,每年每户必须积180分以上。积分的方式多种多样,积极参加活动、宣传蜂窝坝乡村旅游、保证庭院整洁、落实“门前三包”等都可以积分,村民可用积分按照一定比例兑换生活用品。
“通过把‘积分制’引入乡村治理之中,让基层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全面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蜂窝坝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村党员干部将以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打好庭院整治持久战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注入乡村力量。
审核:张韬
责编:杨蓉
编辑:杨宇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