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仔到多家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靠着踏实肯干、诚信做事,他用24年时间完成人生逆袭。他就是“铜梁英才奖”获得者——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新年。
近日,记者来到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时,这位70后企业家正在翻看公司智能终端配套项目的厂区规划图。眼前的刘新年高大帅气,举手投足流露出商界精英的气质。谈起从打工仔到企业老板的跨越,刘新年说:“我的创业历程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每一次都给我的创业之路增加了不可或缺的经验。”
刘新年的创业之路看似平凡,但却走得并不平坦。1975年,刘新年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普通农家。在农村长大的他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持重、肯吃苦的性格。1998年,大学毕业的刘新年和众多打工者一样,也在浩荡洪流中挤上南下的火车,进入广东东莞一家工厂工作。因为能吃苦、肯学习、敢创新,他获得了领导的青睐和同事的认可,职务逐步晋升。90年代,全国经济迅速发展。在厂里工作4年后,刘新年毅然辞职,并借了20万元在当地开了一家五金厂开始创业。那一年,他28岁。凭借着良好的信誉、诚信的经营和独立向上的个人魅力,刘新年的五金厂很快盈利,并在半年内还清了借的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脑的使用越来越普遍。2006年前后,刘新年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决定进军电脑配件行业。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在2007年,他和友人在上海合伙开办了上海精亿电脑配件有限公司。当产品供不应求时,刘新年又开始谋划企业的扩张。2011年,跟随客户的脚步,刘新年将眼光瞄向西部最大的制造业基地——重庆。他和友人合伙在铜梁区蒲吕街道开办了重庆市铜梁区精亿电脑配件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和2017年相继成立了自己的个人独资企业——重庆市精鸿实业有限公司和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偌大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机器声隆隆,却只有零星几个工人,这是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冲压部、组装部和钣金部车间内,每条流水线配有多台机器人作业。机器人铆合、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打磨抛光、机器人自动装配、自动检测……10多道工序一气呵成,一件件智能产品出现在生产线的末端。“曾经,一个同样规模的公司至少需要1000名工人参与生产。而经过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后,我们只需要450名工人。用工大量减少,产量却可以翻番。”刘新年说,这就是工业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变化,这也为企业向市场持续发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多年来,这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计算机和安防产品配件及智能家居配套产品的企业,一直在数字化改造的道路上摸索着。刘新年坦言,只有不断改革创新,企业才会有生命力。政府出台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奖励政策,公司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转型之路,引进专业人才组建研发团队,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把自动化运用到各个生产环节。
“目前,公司不仅在内部组建了50余人的研发团队,还聘请了国内知名研发团队一同对生产线进行规划设计,为公司实现智能化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刘新年说,为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水平,近年来,精鸿益科技还致力于引进更多冲压、组装、抛光等智能化设备,添置工业机器人50台、自动化冲床110台、机械手70台等。目前,公司已拥有3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此外,公司第三期压铸扳机智能工厂和精鸿益智能终端配套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投产。
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如今,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从早期的创业公司发展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铜梁首家5G智能制造企业。其产品范围包括笔记本散热模组、电脑外壳、摄像头、机顶盒、智能家居类等。2019年,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一批50名重庆市数字化车间。2020年被评为区级明星工业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荣获铜梁区龙乡质量奖。
为积极响应重庆市和铜梁区加快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号召,2020年12月,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股转中心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专精特新)挂牌。并于2022年1月底顺利完成新三板申报,计划2023年5月于北交所上市挂牌。
对于未来的发展,刘新年表示,铜梁区委、区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出台减税降费、贷款贴息、政务、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政策,开展“保姆式”服务,免除企业后顾之忧,让企业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关怀。公司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拉动周边产业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记者郝好,编辑 关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