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我的大学,她好了”——一位大学生的封控439小时见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2-03-30 22:59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30日21时讯(记者 秦思思)从3月11日17点开始,到今(30)日凌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正式解除封控。

赵维涛踏出宿舍的那一刻,回想起自己封控期间的经历,陡生感慨。这位19岁的大一学生第一次离疫情这么近。整整439个小时,他见证了校园疫情防控的点滴细节,也从中收获了特别的感动与成长。“我的大学,今天她‘好了’。”

赵维涛封控期的健康码。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19岁的他,身处封控区并不慌

赵维涛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婚庆专业大一学生,也是身处封控区的一员。疫情才出现的时候,赵维涛看到网上有这样一个说法,防疫区域就是一个“缩圈”的过程,越是圈子中心,越是紧张。而赵维涛所处的宿舍楼E栋,恰好就是圈中心——封控区。

赵维涛和同学们封控期的午餐。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赵维涛回忆,12日凌晨,全校的健康码都红了。“只是很烦计划被打乱,没有其他情绪,一点都不害怕。”原本计划3月12日一早去考科目二的他,无奈退了报名费。

赵维涛现在回忆起当时,不慌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国家整体防疫工作做得好,大环境给了他极大的安全感,另一个是学校的反应十分迅速。

赵维涛和同学们封控期的午餐。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据了解,3月11日下午4点半左右,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全面启动了疫情防控应急机制,按照疫情应急演练的方案,通知全体在校师生员工原地制动,并立即封锁校门,不出不进。根据学校安全管理处提供的速通门行人通行记录,学校大门在5点前完成了封闭,没有人员再出校。这个方案是开学之前大家演练过的,一旦学校发生疫情,每个岗位的人该做什么事情,已经提前安排好。

学校第一轮核酸检测,从当天下午6点钟开始准备,直至晚上9点30分,电脑调试完毕,30个核酸采集台准备完毕。一万两千余名师生员工参加,第一波核酸检测持续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左右。

“大白”正在搬运物资。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439小时:普通人也有万丈光芒

接下来,赵维涛和大家一样,上网课、在宿舍正常生活。而老师们则在给学生上完网课之余,穿上防护服,搬运物资、派送盒饭,奔波在战疫一线。“他们太辛苦了,如果能出去我也想去当志愿者,帮忙减轻负担,不过我那时能做都就是做好防护,不添乱。”赵维涛说。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后的第一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职员工,几乎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白天要组织核酸检测采样,同步要进行的是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转运工作。为了尽快阻断校内传播链,加快转运速度,转运组和数据组的教职员工需熬夜加班处理数据。

封控期间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表白墙。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由于不能出宿舍,信息渠道都来自于网络。有一天,校园表白墙上发出了一张图,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大白”坐在花坛旁边。这令赵维涛瞬间破防,红了眼眶。“这张图里的人,是我的老师,他才爬完六楼给我们送了饭。”赵维涛说。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用滑轮运送物资。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不过,好在“送饭难”这一问题,也在不久后得到了解决,3月17日,学校为宿舍楼安置了滑轮装置,防疫人员可通过滑轮送餐,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学生们在社交平台写下“学校加油!”“共渡难关!”,老师上完网课穿上防护服积极抗疫,医护人员、教职工、志愿者们不分昼夜只为打赢这场战疫。这些场景在封控期间不断重复上演。

赵维涛封控期间在宿舍阳台拍下的太阳。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在封控期时,赵维涛喜欢在宿舍阳台看日出。“我们都是平凡人,都在过平凡的日子,就像太阳会升起一样。但是就是这些身边的普通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普通人也是光芒万丈的。”

439小时,8次核酸,今日凌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正式结束封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