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灵镇以学党史之“火” 点燃办实事之“炬”
重庆荣昌客户端 浏览量  

听广播

党史学习“五老”宣讲进万灵(资料图片)

“柳乃夫故居”片区综合整治项目施工现场

重庆荣昌客户端讯 “民生保障大改善,科技富强大发展,民族复兴前景明。党的历史牢记心,践行初心和使命,勿忘苦难和辉煌……”近日,一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在万灵镇沙堡新村拉开帷幕。

宣讲志愿者一面击打快板,一面踩着欢快的板点清晰吐词,用“三句半”的宣讲方式和“短平快”的语言,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生动地传达给现场村民,引得村民一同跟着节奏鼓掌、打节拍,现场气氛热烈。

这样生动形象、激荡人心的宣讲场景,在万灵镇屡见不鲜。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万灵镇结合实际多点发力,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党史学习教育呈现出谋篇布局有高度、学习教育有深度、民生实事有温度、纵深推进有力度的态势。

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镇创新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即开展一次“在党言党、在党兴党”大讨论;组织一次党员承诺,每名党员每年至少为群众办两件好事实事;开展一次公示,将党员承诺践诺情况在党务公开栏、党员所在小院进行公示;开展一次情况通报,不定期对党员做好事办实事情况进行通报;开展一次述职评议,党员对本年度做好事办实事情况进行述职;开展一次量化考核,将党员做好事办实事的承诺践诺情况,计入党员“百分百工程”计分内容。

此外,该镇围绕“突出重点群体深学,促进社会学习全覆盖”,提出时间全覆盖、形式全覆盖、内容全覆盖“三讲”措施,为党史学习宣讲赋能;在“尚书播报”开设专栏“党史上的今天”进行每日播报,并通过“周五学堂”“小院讲堂”每周、每月进行宣讲;开展领导台上讲、干部院坝讲、党员身边讲,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党史、讲意义、讲认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学党史贵在致知力行。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这段时间,大荣寨社区2组村民刘义心情格外好——她家的房子前几天刚换上了美丽的“外衣”。

原来,今年9月,该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启动“柳乃夫故居”片区综合整治项目,对柳乃夫故居以及周边农房进行修复、加固和外立面风貌改造,项目内容包括修建柳乃夫广场、雨污管网、停车场以及打造绿色景观等。

远远望去,刘义家的房屋和周边农房一样,外墙被粉刷成白色,还贴上了装饰线条,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让人倍感舒适。

但走近一瞧,刘义家没有院坝,门槛外只有一个不足1米宽的过道。

“平常进出很不方便,小孩也没有玩耍的地方,不过这个情况再过几天就能改变。”刘义笑得合不拢嘴,“政府在家门口规划设计了院坝,以后门口不仅更好看,小孩玩耍也更安全。”

此外,附近还修建了雨污管网,实现雨污分离,彻底改变原来“一遇下雨就污水横流”的现象。据悉,“柳乃夫故居”片区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预计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工。

这,只是万灵镇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之一。

该镇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入户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制定民生实事40件,党员主动承诺办好事实事419件,已成功践诺386件,持续以党史学习教育之“火”,点燃办实事担使命之“炬”,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联合毗邻的大足区珠溪镇组建夜间巡逻队,守护群众安全;扩大“三美”小院覆盖面,让更多村民享受“环境美、思想美、前景美”的红利;在重要岔路口安装50个摄像头,保障村民安全;投用新农贸市场,化解卖菜难问题;解决玉鼎村80亩闲置土地的出租问题……

一项项急事难事逐一得到解决,一桩桩好事实事持续推进,一个个满意的笑脸肆意绽放。如今,一幅幅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底色的便民画卷,正在万灵大地上徐徐展开。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丹 见习记者 邬至素 通讯员 刘小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