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叶”问(下):小小红叶让巫山萌生了哪些想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1-11-25 08:58
听新闻

相关报道

巫山“叶”问(上):今年红叶节为何主打沉浸式慢游?

核心提示:

巫山红叶,原本是青山绿水间自然形成的景观,经过巫山近二十年的持续打造,如今已是重庆旅游的一张名片。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第十五届巫山国际红叶节即将开幕,今年景观会有哪些升级?红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带着“叶”问,让我们全面解析巫山红叶背后的精彩。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5日9时讯(记者 羊华 袁舒含 张馨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山古以云雾闻名,今以红叶“宴客”。

从文人墨客,再到普通游客,巫山诱惑力每到秋冬,就会到达一个峰值。当北方地区进入漫漫冬季,巫山则在青山绿水间“点燃”一簇簇“冬天里的一把火”——这就是红叶之“火”。

红叶并非巫山独有,为何还要对一片叶子情有独钟?

巫山红叶争奇斗艳。 巫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叶”问之何为红叶叶雕?

一到秋冬,巫山多达两百多种叶子都会变红,层林尽染,煞是好看。

养眼是养眼,但红叶却没有鲜花和茶叶一样的衍生价值,落叶缤纷之后,沦为农家的柴火。

直到叶雕的出现,红叶有了二次生命,从巫山“背景板”上的红点点,变身千家万户收藏的工艺品。

巫山安静村,因为红叶不再“安静”,扔下镰刀,捡起刻刀的村民,在市文联艺术家和大学教授的帮助下,学会了叶雕。

小小叶片摇身一变成了装裱精美的艺术品。王涛摄

以往,秋收过后,这里的村民就百无聊赖,等着过年。红叶景色再好,其实跟他们关系不大,等到叶子一落,农户们就割下枝丫、扫起枯叶当柴烧。

现在,红叶成为了他们增收的来源。在解决了防腐保存的痛点之后,村民们可以全年从事叶雕,安静村由此变成了“红叶村”,有了文创产业,民宿也跟着落地,乡村游也有了载体。

一个被红叶改变命运的小山村,并非孤立的个案,背后是巫山“就地取材”推进乡村振兴的解题思路,与之类似的还有曲尺乡的李花和脆李产业、大昌古镇的雪枣、福田镇的巫山烤鱼,都是依托一个特色产品彻底改变命运。

云海红叶。 巫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叶”问之为何谋求认证?

巫山人对红叶的执念,在不久前得到了最好的回馈。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布“巫山红叶”证明商标审定公告,“巫山红叶”正式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北有香山红叶,南有巫山红叶”。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对于红叶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巫山红叶在长江三峡红叶中最具特色、面积最大、种类最多、景观最美、观赏周期最长、观赏价值最高、景观结合最好、游览方式最灵活,“巫山红叶”成为地理标志之后,与之相关的文创、旅游等产业,就此有了共同的品牌做背书。

文峰景区人文资源与自然风光交融一体。巫山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供图 华龙网发

给一片叶子上“护身符”,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巫山创地方品牌思路的延伸。在此之前,“巫山庙党”“巫山脆李”“巫山纽荷尔”等9个地理标志先后获得国家认证。

比较而言,巫山红叶成为地理标志,对当地的意义似乎更大。

首先,红叶不仅能构成景观,还能制作文创产品,“巫山云”带不走,巫山红叶可以带走。

其次,红叶已是巫山秋冬旅游的颜值和口碑担当,获得地理标志,可固化这一品牌影响力。

最后,珍视红叶,将更好地引导当地保护生态,有了绿水青山做本底,巫山红叶之美才不会突兀。

巫山神女景区。 巫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叶”问之如何文旅融合?

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最怕的是短季游、一日游。

巫山旅游过去有短板,四季游没有贯穿起来。

过去,巫山旅游依靠一朵云、一片叶、一江水,如今,唱响了春赏花、夏摘果、秋观叶、冬耍雪的“四季歌”。

如果说春天赏李花是一个爆点,那么秋冬赏红叶显然是巫山旅游的另一个爆点。

巫山赏花,主要是李花,到了夏季,长成名果——巫山脆李;11月底赏红叶,又能为巫山冬季旅游打好伏笔。

李花也好,红叶也罢,都是巫山“小中见大”不断挖掘特色资源、赋能文旅融合的务实之举。当意识到脆李“萌芽”阶段的李花也有经济价值,于是三年前开始举办巫山李花节,到今年的李花节,投资数千万的民宿也跟着“开”在了李子园旁。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一文不名的红叶被巫山挖掘成旅游名片,它的价值就不断放大。

从红叶叶雕,到地理标志,再到旅游“四季歌”中重要的一极,“巫山红叶”凝聚着当地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大智慧。

红叶本无情,“有心人”让它融入了巫山云雾,渲染了诗情画意,巫山红叶,“红”得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