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建校20周年系列报道① 孙睿:20年不负成长,20年成就彼此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1-10-21 09:31
听新闻
重外商务英语专业学术带头人孙睿。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1日9时23分讯(王静)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出国交流学习,第一次拿到科研课题……20年里,孙睿有太多人生第一次是在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里实现的。

2001年,学校建校招聘教师。孙睿刚从大学毕业,年轻的她凭借着出色的英语专业能力被选中,成为学校第一批教师团队中的一员。20年过后,在孙睿的课堂上不见当年的青涩与稚气,只剩成熟与自信,这些年来,她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她主持、主研省部级重点及一般科研项目1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还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学术论文奖项等殊荣。

荣誉背后,是坚守与付出;专业背后,是底气与自信。20年前,孙睿心里想的是站稳讲台;20年后,她牵挂的是团队能出更多科研成果。人生最重要的20年,她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这所学校,她深知,只有学校未来可期,他们才能绽放光彩。

孙睿指导学生实践学习。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课堂是舞台,把主角还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共生的,但往往年轻老师都会将自己变成主角,忽略学生能否完全消化课堂内容的事实。刚开始走上讲台那两年,孙睿也是这样的状态,每天都很忙碌,忙着备课,忙着查找资料,忙着预设问题……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PPT,反复打磨,反复修改,要让课堂热闹起来。

“信息量大”是学生评价孙老师课堂的关键词,他们会说“听孙老师的课不能走神,不然就跟不上!”一段时间下来,孙睿觉得自己的“控场”能力提升了,但是学生们上课的互动性却差了很多。

孙睿去国外交流学习。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于是,她开始反思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沉默的课堂”该如何打破,独乐乐怎样才能众乐乐,孙睿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2013年,她去美国交流后对“教师秀型”课堂进行反思,尝试向“学生中心型”课堂转变。2018年,她被选派去加拿大学习交流了三个月,接触到国外先进的教学法,回国后开始进行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的创新。

“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等数码产品,本身就有天然的亲近性,于是我就尝试着用一些小程序来进行课堂线上互动,也获得了很好的反馈。”孙睿说,这些年她更加觉得教师就是“脚手架”的角色,任务完成的主体还应该是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这样的课堂才会产生共鸣。

“唤醒”,这是孙睿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汇,对生命的唤醒,对学习内驱力的唤醒,这比一味灌输知识要重要。她认为,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是被尊重的,学生的思想也应该被看见,“学生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很多,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这也能给老师一些启发。”

科研是底气,点燃育人之光

作为高校教师,课堂当然是主阵地,但是科研也同样重要。一个成长型的教师需要更多的思考,需要不断充电,才能在教学上不断提升。

“大学生们思维敏捷,接收新鲜事物迅速,这就要求教师更应该紧跟学生步伐,将最前沿的知识在课堂中讲授给学生,而不仅仅停留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教材或者教学课件中。”孙睿表示,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在刚走上讲台的那几年,孙睿认为站稳讲台是第一步,科研还离着自己很遥远;工作三五年后,她觉得自己应该搞科研了,但毫无经验,不知从何入手;后面学校引进来了一些资历老的教授,前辈们愿意手把手教青年教师,孙睿抓住了这个机会,从申报课题到最终结项,她花费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和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孙睿陆续在国际学术期刊、全国核心期刊、省部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主研省部级重点及一般科研项目1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她还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学术论文奖项;获得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得“教学成果奖”“优秀课堂奖”;获得“十佳教师”“十佳巾帼”“优秀党员”等称号。

为了共同进步,孙睿还主持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团队里有10名成员,她们都是女教师,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双语、双师、双创”的“三双型”教师是她们的共同目标。

“我们这些成员,在家里是妻子和妈妈,在学校里是老师,要顾家庭,又要顾事业,上完课还要搞科研,其实真的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大家都愿意坚持,团队氛围也相当好。”孙睿说,搞科研是清苦的,学术也是枯燥的,但是作为教师,科研就是底气,它可以为教学添彩。

为师者,善良为心,奉献为本,传承为志。20年的时间,孙睿看着学校名称从四川外国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到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见证着学校各项硬件设施的迭代更新,同时也送走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时光流转,很多事物都在悄然变化,但她对教育的初心没有改变。孙睿说:“我们学校年轻,对年轻老师来说,就是一所成长型的校园,摸索着、钻研着,总会一步一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