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联合“除”肿瘤,重医大附三院助力直肠癌晚期患者重获新生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1-10-19 20:19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9日20时讯 “没想到我一个晚期癌症患者,还能重新健康的生活,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重医大附三院)肿瘤科二区病房里,来常规复查的患者赵阿姨激动地握住医生的手说道。

确诊晚期直肠癌,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一年前的一次检查,对赵阿姨及家属来说是一个噩梦。赵阿姨因为排便困难、便血在外院检查发现直肠癌晚期,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的肝脏和肺也可能出现了病灶转移。但是赵阿姨和家属并没有放弃,为了寻找治疗的机会,去年夏天,一家人慕名来到重医大附三院肿瘤科。

“见到患者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非常虚弱,而且肿瘤的疼痛让她非常痛苦。”重医大附三院肿瘤科副主任谢启超教授说。考虑患者肝脏转移瘤巨大、肠道狭窄、肠梗阻风险较高,鉴于患者家属拒绝行保护性造瘘,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肿瘤科谢启超主任和付愚医生团队经充分评估,迅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边为她进行科学的化疗和靶向治疗,一边给赵阿姨调理身体,创造可能的手术条件。

经过三个周期的联合治疗,赵阿姨排便困难及便血症状已有明显缓解。

多学科联合清除肿瘤,患者重获健康

去年10月7日夜间,赵阿姨突然出现下腹部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随即来到重医大附三院急诊科就诊。医生立即安排腹部CT检查,检查结果提示直肠穿孔。普通外科主任曾冬竹团队迅速反应,与肿瘤科谢启超主任、付愚医生等反复分析每个治疗方案的利弊,考虑到患者符合急诊手术指征,并于当晚在全麻下为患者顺利完成了“开腹探查+肠粘连松解+直肠部分切除+肠减压+乙状结肠单腔造瘘术”。

术后的病检结果显示“直肠浆膜面急性化脓性炎,穿孔部位肠壁急性化脓性炎伴坏死、穿孔”。付愚医生表示:“病检结果并未提及肿瘤残存,意味着赵阿姨之前在肿瘤科进行三个周期的联合治疗后,肿瘤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也就是说直肠肿瘤完全消失。”这充分证实了之前给予的抗肿瘤治疗完全有效。紧接着,赵阿姨又在肿瘤科接受了两次相同方案治疗。

谢启超主任介绍:“五期治疗结束后,结合到患者的分期和身体情况,再次对赵阿姨进行了全面评估,通过PET-CT检查结果显示,直肠肿瘤完全消失,肝脏转移肿瘤也有明显好转,目前需要多学科综合评定患者肺部结节的性质及肝部肿瘤的处理策略。”

为了制定更详细周密的治疗方案,医院组织了肿瘤科、肝胆外科、普通外科、呼吸内科、胸外科、放射科、麻醉科、病理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MDT),并详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利弊及后续治疗方案,认为患者目前肝转移灶是主要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因素,肺部可疑的转移灶可暂时密切观察、随访,后续由呼吸内科、胸外科判断切除或消融指征,最终讨论决定患者转入肝胆外科,完善充分的术前准备后,由肝胆外科别平主任团队顺利完成了“右半肝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谢启超主任和患者合影

今年4月,赵阿姨回到肿瘤科进行常规复查,检查结果显示直肠和肝脏未见明显肿瘤残存。“我们根据患者意愿,骨髓功能及理想的复查结果,逐渐将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调整、优化为指南推荐的单纯药抗血管靶向维持治疗。”至今,赵阿姨一直在重医大附三院接受治疗,各项复查肿瘤标志物均恢复正常,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的表现。

大便带血要小心!这种情况可能是癌!

谁也不会想到现在这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的阿姨,在一年前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并且已经转移到了肝和肺。从绝望到新生,这得益于重医大附三院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模式,不仅成功清除了她体内的癌瘤,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

结合赵阿姨的案例,谢启超指出,近10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每年以8.4%的速度加速上升。恶性肿瘤治愈的关键在于“三早”。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肿瘤治愈率就高。同时,他建议大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中应尽量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等“三高一低”食物。勿食发霉的花生,酸菜、咸鱼、腊肠等腌制品、熏制品也要少吃。做到每年定期体检,年过40岁,不管有无症状,都推荐肠镜检查;特别是有便血、大便形状改变、腹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另外,如果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多发息肉病史、慢性肠道炎症等高危人群,也应该定期检查。(文/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