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在渝高校·校长系列访谈②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让有信仰的教师去培养有信仰的学生
重庆日报
2021-10-19 06:06
听新闻
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记者 何赛格 摄/视觉重庆

学校名片>>>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起源于上世纪创办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师范和农学是该校办学的两大特色,学校曾先后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今年8月,西南大学科学中心正式签约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这是西南大学与北碚区探索‘政府—高校—团队—企业’协同创新生态模式,合力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的一项举措。”西南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创办于20世纪初的西南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在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又有着怎样的思考?近日,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讲述西南大学的历史、特色和未来。

培养什么人才?

“让更多学生成长为‘未来教育家’”

重庆日报:西南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在您眼里,她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张卫国:1906年,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在重庆成立,开启西南大学的办学源头。如今,经过100多年的积淀,学校得到快速发展,17个师范专业中有11个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从2007年开始,西南大学作为6所部属师范大学之一,承担国家公费师范生的教学任务。截至2020年,西南大学共招收公费师范生34925名,在全国排第一。

我们致力于让有信仰的教师去培养有信仰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培养传授学生知识的老师,更要培养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让更多学生成长为“未来教育家”。西南大学培养的师范学生90%以上在中西部就业,70%都留在西部。这对国家西部的发展、西部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一定贡献。

重庆日报:农学是西南大学一大办学特色,袁隆平、吴明珠、向仲怀三位院士都是西南大学校友。当下,西南大学的农学在关注什么?

张卫国:西南大学的农业科技在全国、全球都有重要影响,我们有很多农业方面的杰出校友,如“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甜瓜女王”、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留校任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领衔的蚕桑研究,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学校在魔芋、柑橘、青蒿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丰硕成果,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

当前,一方面,我们把种业作为突破口,创制培育自己的种子。另一方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福锁教授牵头,筹建长江上游健康土壤与绿色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健康土壤、循环农业和智慧生态等领域,开展理论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构筑西部地区生态绿色发展屏障。

怎样培养人才?

“将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重庆日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西南大学有什么好的经验?

张卫国:我们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比如我们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设置了吴宓班、袁隆平班,各个学院也有各自的创新实验班,根据学生应用型、研究型等不同特质进行个性化培养。在课堂教学方面,专业课实行小班化教学,通过智慧化教育、虚拟教育等方法进行课堂创新教学。

此外,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正如科学和艺术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我们会让文科生学习科技知识,理科生学习文史哲知识,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学校将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立得住,同时要有个性化的兴趣爱好,即“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

重庆日报:您能描绘一下西南大学的未来吗?

张卫国:“十四五”期间,西南大学将不断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620”方案,以一流学科为引领、基础学科为支撑、交叉学科为突破点,争取3到5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预计到2035年,建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到2050年,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具体来讲,我们计划开展五大行动:一是实现文科高质量发展行动,二是种质创制行动,三是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四是未来名师行动,五是基础研究攻坚行动。围绕这五大行动还要深化三项改革:教育评价综合改革,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深化人才人事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比如我们会对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分类人才评价;在人才梯队方面,除引进高层次人才外,还设置含弘学者、含弘研究员等岗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如何服务社会?

“石柱黄连、丰都肉牛、巫山脆李都是校地合作成果”

重庆日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中,西南大学参与了哪些工作?

张卫国:西南大学在科学城最重要的项目是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中心。中国大约70%的物种来源于长江上游。其中,不少珍稀、濒危物种只在长江一带存在。由夏庆友教授牵头,该中心将对西南地区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护,并进行工程化创制育种。这个项目一期落户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今年9月开始启动对蚕、青蒿、杨树等先导性品种的研究。在北碚歇马,我们建立了西南大学科学中心,主要围绕种质创制,绿色农业发展,生命健康和食品,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应用型芯片,智慧教育等5个方面开展研究。

重庆日报:一所大学的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西南大学是怎样在服务国家过程中成长的呢?

张卫国:上世纪初,国人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且“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学校因此由师范教育发端。至上世纪30年代,学校筹办乡村师范专修科、创办农事试验场,一方面作育师资、推行化民弘文之大道,一方面问种问收、关注人类生存之根本。

历经百年,学校肩负的任务也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西南大学与丰都、城口、石柱等县都进行着长期合作,石柱黄连、丰都肉牛、巫山脆李等都是校地合作的成果。

其中,西南大学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校合作入选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石柱黄连总产量占全国60%、全世界40%,西南大学在石柱实施了20多项科技项目,提升科技附加值、延长黄连产业链条,现在石柱全县黄连产值可达3.6亿元。

此外,学校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等省市的73个地、市、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5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21个省、市800余个行政事业单位和900多家企业开展有效的项目合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效益。

记者手记>>>

让青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用一朵云去推动一朵云,用一棵树去动摇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本质的评价。

2019年教师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点名表扬5名人民教师,其中3名是西南大学毕业的校友,分别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会古诗词之美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带领学生从山西到上海骑行千里的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教师兰会云;把“臭屁不响,响屁不臭”化学原理讲得妙趣横生的四川省广元中学化学教师向波。他们只是众多西南大学校友中的缩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让青年们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他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筑牢理想信念,做志存高远的追梦人。

三尺讲台系国运。立足西南、放眼国际,西南大学秉持“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的宗旨,有想法、有办法,将兴教兴农的理想落到教师教育、农业科技的特色办学中,努力培养更多新时代“农人”和“大先生”。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李星婷 实习生 龚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