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信用典型案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1-10-15 05:54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5日5时讯(刘薇薇)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的通知》,推广来自青岛、成都、常州、温州、台州、泉州、佛山、江阴等8个地方的72条典型做法。这些典型做法,都是各省市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民营企业在改革创新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推出的创新性举措,并且已经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梳理后,笔者总结出以下10条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信用典型案例。

(一)开展企业注销“少跑路”改革。泉州市:简化注销程序和申请材料;改变公告形式,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替代传统报纸公告,缩短公告时间至20天。建立容错机制,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再次依程序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引入企业股东对公承诺机制、异议机制,加强事后监督。

(二)推动提升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首贷率。温州市:建立小微企业“首贷”统计网络,督促指导银行机构转变信贷支持理念、强化信用信息应用、拓宽融资对接渠道、倾斜优惠利率,引导金融支持从给大中企业“锦上添花”向给小微企业“雪中送炭”转变,推动建立共生共荣的银企关系。

(三)创新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信用融资。成都市:支持中小企业仅凭政府采购合同,即可向合作银行申请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的信用融资。引导合作银行降低融资利率、放大授信额度、简化审批流程,开通网上“融资超市”,实现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信用融资“线上+线下”双绿色通道。

(四)创新科技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台州市:基于政务数据创新应用,创新“科技属性评价+传统信用评级”双维评价体系,进行企业360度全方面信用评价,形成科创企业精准“画像”。引进专业信用评级公司,设计五大维度、21个细项的评级模型,为银行保险机构提供参考。

(五)建设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佛山市:整合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企业信用信息,打通银政企之间的信息壁垒,有效将企业的“信用记录”转换为“信贷资金”,为银企融资服务对接提供新渠道,提高银企融资对接效率,防范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提高民营企业融资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六)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台州市:首创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构建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担保累”、互保联保风险大等问题。

(七)探索开展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温州市:以信用为基础,将企业存货、机器设备、无形资产、拆迁指标等近30种不属于传统抵(质)担保物范畴的资产以授托方式盘活为可贷资产,实行“整园授信、入园即贷”,配套建立“贷前”信用评价、“贷中”审查备案、“贷后”风险缓释机制,激活了巨量“沉睡资产”,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八)设立公益性金融公共服务机构。泉州市:采用“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模式,利用第三方征信机构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和信用评级模型等大数据技术服务金融机构及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完善了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对接机制,设立全国首个公益性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石狮市金融服务中心。

(九)积极防范化解涉企金融风险。温州市:会同企业共同开发“金融大脑”平台,通过数据深度挖掘技术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信用及风险穿透识别,给出企业信用和风险程度的量化提示,同时也帮助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中快速辨别企业优劣。

(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律专业服务。温州市:,设立全国首个地市级破产法庭、浙江省首个破产法庭。建立健全内部破产审判机制,形成重整企业信用修复、预重整、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破产专项援助资金、破产企业涉税问题等一系列制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