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扎根辖区38年的“黄桷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1-10-14 15:02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4日14时55分讯(肖成梅 通讯员 马林)在重庆人眼中,黄桷树是最常见的树,其树身高大,冠盖如伞,不论环境多么恶劣,都深深扎根大地,固一方水土。扎根重庆市北碚区黄桷派出所38年的王建,在辖区群众和派出所同事眼中,就是一棵黄桷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守护着这方土地。

工作中的王建。北碚区公安分局供图 华龙网发

1983年6月25日,怀揣着对警察这份职业的憧憬,王建成为了黄桷派出所的一名基层民警。自此,他的履职表里,岗位信息就未曾变过。

黄桷树有“盘根”,扎根东阳为百姓遮风挡雨

2002年11月,一则《“夜鹰”捉拿飞天大盗》的新闻被重庆多家媒体报道。一时间,神探“夜鹰”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而这则新闻报道的主人公“夜鹰”,就是王建。

派出所青年民警向王建学习。北碚区公安分局供图 华龙网发

时间回到2002年的8月,黄桷派出所先后接到10余名群众报警,称家中手机被盗。彼时的中国,手机对于普通市民来讲,不啻于奢侈品。接到报警后,经过现场勘查和分析研判,王建确定上述案件应为同一嫌疑人所为。但是由于没有目击者,缺乏关键证据,案件迟迟无法取得推进。

“如果是现在的案子,或许很快就能侦破,但在那个视频监控体系尚未全面完善的年代,破案难度很大。”王建说道,“要成功破获一起案件,基本靠人找人。”人找人,考验的不仅是办案民警的耐力、脚力,更多的是展现了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

“王警官,告诉你一个消息,能帮到你要请我吃饭哦!”10月份的一个早上,正在面馆吃面的王建,听到了有人在跟他谈话。抬头看了一眼来人,王建看出是这片儿出了名的“小灵通”。正是平时与“小灵通”的闲聊,给他提供了破案的关键线索:近段时间,有人在嘉陵江上的朝阳码头倒卖二手手机。

问清楚具体情况后,王建放下碗筷,立即赶回派出所部署警力。经过近8小时蹲守,当天下午4时,王建就将用手机换毒品的邓某抓获,并带回派出所审讯。经过研判比对,近两个月发生的盗窃作案手法与邓某交代的作案手法基本一致。但开始审讯时,邓某一口咬定只是最近两天盗窃了两户人家,其他盗窃案与自己无关。

王建到辖区了解情况。北碚区公安分局供图 华龙网发

晚上9点多,王建给邓某端来一份饭菜,等着吃完后给他递上了一根烟。“小伙子,我当警察这么多年,能看得出来你本性不坏,人也能干。若是选择一条好的道路,你将来肯定不会过得差。”王建语重心长的一席话,让邓某陷入了沉思。10多分钟后,邓某交代了作案的全部过程。根据邓某交代的情况,王建和同事于次日凌晨将邓某的同伙刘某抓捕归案。

17年案侦工作,21年社区工作,10余次立功受奖,即将退休的他,是所内唯一一位“白”衬衫,是同事们口中爱岗敬业的“老资格”,更是辖区老老少少眼中靠得住的“王公安”。

黄桷树有“虬枝”,遒劲有力带病坚守12年

“廖哥,最近身体囊个样嘛!”王建开着车,看见前方他的老朋友,西山坪村的社员廖勇正耷拉着眼皮,拖着鞋跟走过来,于是停下车吼了一嗓子。听见王建的这声吼,廖勇抬头,看见王建探出车窗的圆脸,对上了那双神采奕奕的圆眼,廖勇的眼睛一瞬间亮了,快步走过去,向这位爱管闲事儿的“王公安”倾倒苦水,请他出谋划策。

不论是案侦还是社区,只要和群众坐到一起,王建始终能找到话题,辖区群众也愿意和王建分享。爱管“闲事”,嗓门很大,一出门就能碰见老熟人的王建,总是给人留下精神头十足的映像,但其实精神头十足的王公安,已足足与癌症抗争了12年。

“我记得王建是2009年查出的癌症,到现在算来有12年了。除了2016年动手术请了3个月假期外,哪怕每个月一次的免疫放疗,他都坚持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之后才去的医院。”一位在黄桷派出所工作了多年的老民警说道。

王建正在与社区聊天。北碚区公安分局供图 华龙网发

因为身体无法再承受日夜颠倒的高负荷工作,他从热爱的案侦工作岗位,调岗至大新社区从事社区工作。虽然病魔缠身,但王建对警察这一职业的热爱从未消减。2014年,因工作成绩突出,王建再次担起重任,负责起最让人头疼的农村社区工作。

黄桷树有“伟躯”,形象擎引深得百姓信赖

从派出所到西山坪和桃花山村,来回需要2个小时,自2014年成为两地的社区民警以来,王建平均每周要下4趟社区,检查村办企业安全、治安防范宣传、人员调查走访······每次下社区,他都需要至少同时处理4件事情,即使在一来一回的路上,遇上群众有难事,王建也会主动“没事儿找事儿”,尽己所能为群众解忧。

2019年8月,东阳街道西山坪村和桃花山村的唐书记给王建打电话诉苦,说部分村民与自来水厂发生了矛盾,自己实在搁不平,只能请“王公安”出马了。王建知道,之前两个村因为修隧道打漏了地下水,造成了当地村民生活用水出现了困难。为了解决村民用水难的问题,唐书记前前后后到村委会、自来水厂跑了十来趟,总算将这件事办妥了。没想到前脚刚把事情办妥,后脚部分村民就与自来水厂产生了矛盾。

放下电话,王建摩挲着下巴在心里盘算,明白部分村民是因为以前吃不要钱的水习惯了,不想交水费,但是自来水厂前期建设管道投入了成本,现在收不回成本就要断水。天气热,没得水,村民们就到水厂坝坝头堵起了。

到现场后,王建先把水厂的江主任拉到一边,拍着胸脯打下了收缴水费的任务。听到王建的表态,江主任很快答应回去之后就恢复供水。

“站到这里的,都是乡里乡亲,前几年山上的井水断断续续还有点,大家都说用水困难,我们和村里联系水厂上山建厂铺管网到家家户户,以前还要用劳力挑水,现在足不出户就用水。水厂建设的时候没有喊大家交钱,现在给你们解决了困难,喊你们交水费,这都是合情合理,更合法的嘛!”

王建向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社区情况。北碚区公安分局供图 华龙网发

王建话音刚落,有两个村民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道理”,觉得水费应该政府交而不应该他们交。

等两人安静后,王建正色道:“现在都是法制社会,都要依法行事。如果你们不交,水厂要去法院告你们,你们没得道理肯定说不走。法院要是强制执行,冻结你们的银行账户和财产,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影响你们的消费、出行,甚至司法拘留,很有可能下一代要想接受好的教育和找好工作,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你们个人想一想嘛!不听劝,水厂要到法院去告你们了,那个时候再找我,是帮不到忙的哦!”

说完,王建转身就走,刚出去两步就被几个村民拦住,说回去就交水费,让王公安帮忙给水厂说说,不要让水厂去法院告他们。

见状,王建拍着一位乡亲的肩膀,叫他们放心,水厂那边他去游说,还是赶紧赶快去交水费,不能让人觉得西山坪、桃花山的老百姓不地道。

即将退休的王建,经常被人问及从警38年的感想,而他的回答也总是如出一辙:“马上要退休了,回想起从警的38年,还是有很多遗憾的地方,我还可以做的更好,但总的来说,对得起身上这身警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