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两群·区县协同 | 一只鸭子“变”出上亿产业背后:科技特派员做了啥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1-09-23 06:00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3日6时讯(记者伊永军)提起重庆梁平“张鸭子”,可谓是名声在外。它从当年的路边摊,发展成为如今集养殖、加工、包装、物流等完整产业链,年销量300万只的集团化食品加工企业,是如何做到的?其发展创新之路上,又凝结着科技特派员怎样的心血与汗水呢?

夏杨毅(左)在鸭场对梁平当地养殖户进行指导。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科技特派员给当地养殖户带来技术 更拓宽了销路

重庆盛夏的一个下午,骄阳似火,室外温度达到40℃,在梁平区的水禽专家大院内,科技特派员夏杨毅又带领他的团队,顶着烈日出发了。

夏杨毅是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多年来担任梁平区的市级科技特派员,主要为当地的水禽养殖及食品加工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支持等。

夏杨毅带领团队在重庆市梁平张鸭子食品有限公司,指导“张鸭子”新厂房的设计。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驱车约20分钟,一行人来到一处养鸭场。3万多只种鸭汇成的巨大声浪和热浪一起迎面扑来,夏杨毅和他的团队努力克服燥热,平复心态,仔细观察鸭子的动态,收集数据,耐心解答当地养殖户提出的种种疑难问题。这,已经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

刘道荣是当地的养鸭大户,他说,科技特派员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养殖技术,还有鸭舍搭建、粪污处理、产品销路等全方位指导,如今他养的鸭子年出栏量已达到60万只。

夏杨毅(右)指导“张鸭子”加工车间生产线的建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帮助“张鸭子”技术改良 走上智能化之路

作为一种特色小吃,保鲜和口感很重要。重庆张鸭子食品有限公司工厂厂长张恒云介绍说,近年来,“张鸭子”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与科技特派员进行合作,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以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常温贮藏的产品风味不好,与新鲜出炉的差异大。但低温冷链产品的保质期短,只有2-3天,不利于销售。”

经过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改良,利用栅栏减菌技术和充氮置换包装来保持品质,延长冷链产品保质期。目前,“张鸭子”低温冷链产品保质期已从2-3天延长至10天以上。

夏杨毅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张鸭子”合作以来,使企业从“小作坊式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如今的“张鸭子”,拥有专业养殖基地、自主营销网点,带动养殖、原料、包装、物流等上下游同步发展的产业链,年销售达到300万只。

“我们团队正在为‘张鸭子’新建车间提供技术支持,使今后的卤烤鸭生产迈上自动化、智能化食品制造之路。”夏杨毅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