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枯燥无味?看重医附三院神经疾病中心护士妹妹们如何玩转科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1-07-29 14:56
听新闻

“妹妹,上次你给我看的防中风的科普视频管用哦!我给其他人看他们一学就会了。”胡婆婆前几日做了急诊取栓手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三院)神经疾病中心的黄护士在床旁拿着一段视频给老人宣教。这段只有40几秒的视频,护士们各显身手,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风默幽趣的语言,将如何正确识别中风120的科普知识娓娓道来,把原本枯燥的科普知识盘“活”了,让更多人学习起来更容易,也更容易记住要科普的内容。

图为视频《“中风”侵袭,你会识别吗?》部分截图

中风120的科普视频,只是神经疾病中心护士妹妹们的作品之一。从2018年开始,这些多才多艺的护士妹妹便着手制造输出不同形式的原创科普内容,把原本枯燥难懂的医学知识变得有趣了起来。

“盘活”科普,让科普宣传入脑入心

中风,也被称之为脑卒中,其发病率非常高,临床上,中风急救有3小时的黄金时间,越早救治,才有可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所以早期识别尤为重要,5分钟内准确辨别,记住“中风120”口诀,关键时刻能救命。但是,你能完整记住“中风120”口诀吗?记住之后过段时间是不是又忘记了?如何才能让这些科普知识入脑入心呢?

“首先,‘幺’就是1,看双侧的脸是不是对称的,然后看嘴巴有没有歪,这个就是‘1’……”视频里,护士妹妹们把救命的“中风120”口诀表演了出来,边说边比划,跟着做一次就能记住。

“以前宣教方式主要以口头、书面形式为主,经过我们仔细地讲解,患者当时可能听懂了,但过后又有许多疑问,我们也觉得此前的宣教形式不够生动,甚至有些枯燥。”神经疾病中心护士长犹秋香说,护士们灵机一动,认为把这些科普拍成短视频更容易记住和传播,大家就动了起来。

化身“戏精”,只为让患者看得更明白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短视频文化发展的日益成熟,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和外界发生联系,最新的医学资讯也更加容易传达到千家万户。面对互联网高频海量的科普信息,如何制造出让患者更乐于接受的内容呢?这成为她们的一道难题。

图为视频《预防跌倒,这些知识你知道吗?》截图

“短视频是健康科普知识便捷的主流传播渠道,能让患者看得更明白,体会其中的内涵,真正去帮助到他们才是最重要的。”犹秋香说,拍摄的主题内容是针对患者,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患者。以“跌倒”为例,它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为了重视跌倒对老人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她们在策划的时候就去构思,对于患者来说“跌倒”护理的痛点是什么。因此,她们梳理了平时最容易跌倒的高危患者有哪些、最容易跌倒的时刻等内容,最后通过情景化再现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还总结了一段预防跌倒的顺口溜,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同时就学习到相关知识。

图为视频《预防跌倒,这些知识你知道吗?》顺口溜内容

寓教于乐,这便是她们坚持做科普内容的初衷。为了让患者看得明白,真真切切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视频里面每一个场景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一句台词都用心打磨。“都是护士妹妹们自编自导自演,将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与患者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巧妙结合。”犹秋香表示,自从用原创科普视频给患者宣教后,效果非常明显,很受大家欢迎。

时间靠“挤”,创新科普形式惠及更多人

选题策划、拍摄、后期剪辑……对于平时工作繁忙的护士们来说压力可不小。

“第一大困难是没有时间,无论是前期的策划还是后期的剪辑包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为了让患者对科普内容了解得更清晰,有时我还要手绘漫画。”神经疾病中心护士周亚玲作为视频内容输出的重要角色,承担着策划、拍摄和剪辑的重担。“这些工作都是利用工作之余来完成,虽然大家都很辛苦,但是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将专业知识通过多种新鲜、有趣的短视频等内容带给患者,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截止目前为止,神经疾病中心护理团队累计创作数百篇优质图文和短视频内容,并在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平台展示,其中,作品《中风120》在抖音上获百万点击率,数十万人点赞。

另外,《卒健康》和《血管健康科普~卒中篇》两个科普作品分别获得了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委会科普比赛二等奖;中国医师学会腔内血管专委会抖音科普比赛二等奖等。

获奖证书

“未来,健康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即使面临各种困难,我们也始终会以积极的态度为患者和老百姓输出更多精悍的科普内容,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护士长犹秋香如是说。

部分精彩视频回顾:

1、《“中风”侵袭,你会识别吗?》

2、《预防跌倒,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文/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