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博扶贫记·龙池村① | 一个偏远乡村的脱贫“蝶变”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0-12-13 09:00
听新闻

相关链接>>

重博扶贫记·龙池村② | 一片产业托起村民的“致富”梦

重博扶贫记·龙池村③ | 一本还未写完的《驻村工作日志》


“现在环境好了,危房也改造了,农户种植的庄稼再也不怕洪涝灾害,村民们收入也在稳步上升。”看着龙池村所发生的变化,驻村第一书记刘华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19年3月,受市委组织部和巫溪县委组织部安排,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简称“三峡博物馆”)文物信息部副主任刘华成背上行囊,带着艰巨任务踏入巫溪县通城镇龙池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龙池村距离巫溪县城14公里,毗邻兰英大峡谷、云台寺、红三军小长征司令部旧址,四面高山环绕,穷乡僻壤,是巫溪县贫困村之一。

近年来,在龙池村村支“两委”的带领下,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党建队伍、优化社会治理的开展,为父老乡亲解决生活之忧,带领村民们走出一条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致富路。

2019年年底,龙池村建卡贫困户96户346人全部摆脱贫困,实现整村脱贫。

这些年来,龙池村村民如何紧捏一根绳,走出致富路?在脱贫路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今天,就跟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筑基建 老百姓心头事解决了


11月的一天早上,年近七旬的村民周述耀早早地起了床。

只见他拿起一把陈旧的锄头,便出了门,而目的地就是离家不远的田地。

现在,周述耀可以大大方方地在公路上走,如果回到以前,坑坑洼洼的泥路总是让他寸步难行。

“以前,出门干干净净,回来便是一身泥。”周述耀如是说。

在周述耀印象中,以前龙池村出行特别不方便,出门就是烂泥路,下起雨来连走路都成问题。

“现在路修好了,乡村公路连通了每家每户,不仅方便了大家出行,还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走进村里。”说起这一变化,周述耀甚是感慨,“现在国家政策好了,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除了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龙池村还收到了不少好消息。2015年,龙池村荣获“重庆市文明村镇”;2017年,龙池村喜获“全国文明村镇”。在乡风文明建设成果上,龙池村做出了成绩。

近年来,龙池村把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生产、生活条件好坏直接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以来,龙池村村支“两委”把道路不通畅、饮水不安全、出行不方便等贫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列入重点工作。

村支“两委”积极争取资源,先后扩建了夏家院子至通城村公路2.5公里,实现村道硬化,总投资50余万元。

自2015年以来,全村新修增加硬化公路24公里,龙池村(通城中学至长红村)主干道加宽,6.5米油化路3.2公里;新增硬化路段路灯30余盏。

在村支“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全村通电率达到100%,通信网络覆盖率100%,到各社的硬化公路通畅率达到了100%,解决了村民通信、出行这一老大难问题。

通过走访摸排,龙池村部分家庭仍存在吃水难问题。问题凸显就要抓紧解决,在村支“两委”统筹下,供水渠道打通了,贫困村民的生活刚需得到了满足。

不仅如此,这些年来,由于受雨水影响,龙池村2社曾多次发生洪涝灾害,影响村民农业生产,2019年,在三峡博物馆的资助下,修筑了沟渠涵洞,解决了龙池村往年因雨季导致洪涝灾害的隐患。

此外,三峡博物馆为助力龙池村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还捐赠了7个大型垃圾箱体,整体提升了龙池村环境质量。

龙池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村风村貌发生了变化,已经实现水、电、路、网基础设施全村覆盖,村民的笑容也多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也增强了。

然而,对龙池村来说,解决了“硬件”仅仅是脱贫工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抓党建 练好一支脱贫突击队


“现在家里的生猪怎么样哟?”

“不用担心,我们村委会尽可能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

在龙池村举行的农业养殖技术培训讲座上,一位青年男子坐在人群中,不时询问村民们的养殖情况。

他正是龙池村村支“两委”专干夏国勇。

2017年,大学毕业后的夏国勇入职巫溪网从事电商培训工作。工作期间,他收到了来自家乡龙池村的邀请,希望他能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

一边是现在的工作,另一边是土生土长的家乡。该如何选择,让正处于工作上升期的夏国勇陷入了沉思。

内心反复挣扎,夏国勇还是决定辞去工作,回到家乡龙池村,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回到龙池村后,夏国勇担任综合治理专干,负责龙池村支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平安稳定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调处及辖区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工作。

在龙池村村支部书记胡三平印象中,夏国勇踏实肯干,村里大事、小事或是矛盾纠纷,他总是冲在前面,为大家排忧解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龙池村把党建工作作为重点建设工作,通过吸引外出“能人”返乡,配强村“两委”班子,优化村党员队伍结构。

龙池村组建了以党支部书记胡三平,主任赵行乾,综合治理专干夏国勇、周欲梅、李青春为核心,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刘华成,队员陈志强、尚魁香为主导的脱贫攻坚突击队。

不仅如此,龙池村在抓好党建这个牛鼻子的同时,也积极组织党支部57名党员团结力量,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凸显核心力量。

今年3月,在龙池村村支“两委”的牵线下,龙池村动员引进本土人才胡卓影,壮大人才队伍,为脱贫攻坚工作筑牢坚实的堡垒。

此外,在三峡博物馆和巫溪县委组织部的资助下,龙池村还翻修了龙池村便民服务中心,建强了组织活动和服务阵地。


种文化 志智双扶拔“穷根”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刘华成说,要想贫困户脱贫致富,首要解决的是思想上脱贫,特别是精神文化扶贫至为关键。

今年11月15日,龙池村文化广场比往日更加热闹,一股文化暖流在广场上四处飘散,吸引了不少村民自发前来。

当天,三峡博物馆携新展“伟大的女性——宋庆龄在重庆图片展”走进巫溪县龙池村,父老乡亲们走在广场上,驻足欣赏,有说有笑,还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近年来,三峡博物馆曾多次携“‘祈福迎祥’馆藏年画展”“自然的吟唱”“盛筵——写给孩子们的青铜器故事”“伟大壮举辉煌历程”等精品展览走进龙池村,以文化的形式助力脱贫工作。

除展览外,2019年8月,三峡博物馆公众教育部6名讲解员来到龙池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增强孩子们文化自信,以多种文艺形式助力贫困乡村拔“穷根”。

经过一周培训,50多名小学员围绕青少年“双扶”教育课程、巫溪文化学习、讲解技能培训三大主题展开系统学习,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增强青少年脱贫致富的信心。

三峡博物馆结合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在激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培育困难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上作出了努力。

在借助外力的同时,龙池村也结合自身特色,通过开展多元活动来提振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每逢春节,龙池村都会如期举办新年篝火晚会,邀请全村村民参加,通过文化活动让大家凝聚在一起,增强父老乡亲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龙池村村支“两委”把基层党组织与助推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在重大节庆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来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摒弃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最终达到了真脱贫的效果。

就拿村民张海(化名)来说,他是实现脱贫的困难户。在未脱贫之前,他长期往返于赌桌之上,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是对他生活境况的最好写照。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多次入户进行政策宣讲和劝说后,张海终于同意做点正经事。张海开着破旧三轮收售废品,几经尝试后,他的荷包也越来越鼓了。这让张海尝到了甜头,摆脱贫困的决心也越来越强烈。

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张海申请了小额贷款。拿到了贷款后,他为了自己换了辆新三轮,2019年,他通过收售废品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这让曾经游手好闲的他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提议下,龙池村开展了“五步感恩互动”和“乡风文明兑积分”等一系列活动,通过颁发奖状和奖品的形式,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以此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样的“软”“硬”兼施下,如今的龙池村民风优良,邻里团结,村民勤劳奋进,群众对脱贫攻坚的信心更加高涨。


下期精彩:

龙池村一系列硬件设施建设后为产业发展铺好了路。那么,龙池村又是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下一期“重博扶贫记”将为你揭开龙池村的致富“瑰宝”。


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发源 图/部分图片由龙池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