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男子患肝衰竭 人工肝让他重获新生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1-07-13 16:03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3日16时讯 肝衰竭了要怎么办?近日,唐先生患慢加急性肝衰竭,经过一个多月的全力治疗,他的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至70.4μmol/L,白细胞数目(WBC)也恢复了正常。让他转危为安的正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三院)感染疾病科开展的人工肝治疗。

男子长期饮酒、劳累被确诊急性肝衰竭

唐先生今年34岁,家住贵州省安顺县,从今年3月初因大量饮酒、劳累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样,乏力、纳差,伴恶心、呕吐,先后在贵州几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朋友介绍来到重医附三院感染疾病科。

据了解,入院时,唐先生意识模糊,总胆红素高达629.2μmol/L,是正常值的30倍,凝血酶原时间22.5s,凝血酶原活动度降至39%,同时白细胞数目(WBC)54.7*10^9/L,病情危重。感染疾病科主任张绪清教授当机立断,立即成立救治小组,对患者展开积极地救治。

5次人工肝治疗使肝衰竭患者转危为安

“患者随时出现感染性休克、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在抗感染、保肝、退黄等基础上,我们为他制定了‘人工肝’治疗方案--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吸附治疗。”张绪清教授介绍,第一次人工肝后总红素下降至364.2μmol/L,恶心乏力症状较人工肝前明显缓解。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先后共进行了5次人工肝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白细胞数目逐渐下降,胆红素指标明显下降。

经过一个月5次人工肝的治疗完成后,唐先生的肝功能逐步恢复,并于近日出院,出院时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下降至70.4μmol/L,白细胞数目(WBC)也恢复了正常,感染也得到了的控制。

部分晚期肝衰竭患者或不再需要肝移植

在重医附三院感染科,不仅是唐先生,还有更多的肝脏疾病患者也享受到了人工肝治疗带来的福音。

“肝脏是人体一个重要的解毒和免疫器官,如果它的功能受影响,毒素不断累积,便会进展至肝衰竭。”感染疾病科向德栋教授说,人工肝治疗可以在肝功能受损的时候,帮助人体清除毒素。

目前治疗重症肝病最有效的方法是肝移植,但由于供体器官短缺等原因,仅有少数患者能及时接受肝移植。“人工肝治疗为部分晚期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等待供体赢得时间,甚至完全恢复。”向德栋教授如是说。

Tips:关于肝衰竭

唐先生患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什么?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各种急性损伤因素作用下,肝功能相对稳定的慢性肝病患者迅速恶化的肝衰竭综合征。按从发病到出现肝衰竭综合征的时间(以2周为界),ACLF可分为慢加急性和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也可统称为ACLF。
       急性病因和慢性原发性肝病是ACLF发病的必备条件,急性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

1.感染因素

嗜肝性和非嗜肝性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或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其他部位的感染和炎症。

2.非感染因素

酒精、肝毒性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外科手术、静脉曲张出血等,多发生于静止期或活动性肝硬化,部分发生在慢性肝炎基础上,不包括单纯性脂肪肝。

常见的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以极度乏力、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神志改变等为主要症状。

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

治疗方法: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治疗、肝移植。

(文/周玲玲 图/院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