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⑳翁志武:从清华园来到重理工 87岁高龄的他说很值得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0-10-26 17:04

核心导读:

教育,是这个时代的良心;母校,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原乡。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变迁之旅,更是一段感人的奋进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校友翁志武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物档案:翁志武,生于1933年4月,福建福州人,1953年8月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西南第一工业学校(重庆理工大学前身),在学校工作40年,直至1993年退休。

1953.9—1958.12 重庆第一机械工业学校教师;

1959.1—1960.7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真空器件专业进修;

1960.8—1964.3 重庆工业专科学校教师;

1964.4—1969.1 五机部教育局借调工作;

1969.2—1969.7 重庆工业学院教师;

1969.7—1984.12 国营七一仪表厂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生产指挥组技术科副科长、厂副总工程师、厂总工程师;

1985.1—1993.9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临时党委书记;

1993年 退休。

访谈现场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三个月速成俄语,迎难而上把课教”

主持人:翁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访谈,讲述您与重理工的情缘与故事。您是1953年10月份来到学校的,请问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来到这里的呢?

翁志武:1953年,国家统一分配,我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毕业后来到了学校,当时学校叫西南第一工业学校,是一个兵工性质的中等专业学校。分配之后,说实在的,思想上有点失落。1953年正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开始,知识分子都满怀热情,想参加到祖国的建设中来,年轻人都希望火热的生活,但是分到这个学校,和自己的想象落差很大,所以情绪比较低沉。

1953年清华大学毕业,从北京到重庆过三峡(二排左2翁志武)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1953年10月来到学校,我从北京到重庆走了一个多月,那时候交通很紧张,不像现在这样,没有通火车。从北京到武汉坐火车,然后又从武汉坐船到宜昌,再坐较小的轮船到重庆,辗转数地,到重庆已经10月份了。学校安排工作,让我1954 年开春正式上课,同时上两门课,一门是一年级的《金属工艺学》,一门是四年级的《铸造车间设备》。但是这两门课都没有教材,能找到的参考资料全都是俄文的,而我当时的俄文水平,只是在毕业前等待分配时,学校组织毕业生突击学习了一个月,从俄文字母开始学起,能达到借助字典看懂专业书籍的水平。而现在要把这些参考书看懂,再翻译成中文,编成讲义发给学生,任务艰难。从10月到第二年的2月份,我的准备时间只有三个月,其中我还要到工厂(重庆钢铁厂)参观实习两个月,也就是说,我能够学习的时间远远没有三个月。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头两个月我白天在工厂参观,晚上就在工厂的招待所拼命练习俄语、看书,从来没有在夜里12点以前睡过觉,都是凌晨一两点钟。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又爬起来到工厂,就这样坚持了两个月,后来回学校,一个月里基本上是一天24小时恨不得都学习俄语,也就是在这么艰难的环境和刻苦不懈的努力下,我顺利地把这两门课都讲下来了。而且在那之后越教越好,这个教授的过程也让我从中得到快乐,使我变得安心和热爱教师工作,后面的工作中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56年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6师生合影(前排左2翁志武)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主持人:学校诞生于抗战烽火,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翁老师,您觉得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有什么特点?

翁志武:1953年开始,学校全面学习苏联,课堂教学规定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提问打分;第二个环节复习上堂讲的课;第三个环节讲新课;第四个环节总结新课;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或者出考题。上课就把持这五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提倡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是课堂教学。在整个三年(或四年)教学计划安排中,从入学到毕业,有几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即课程设计、工厂生产实习、工厂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最后是毕业设计答辩。

总的来说,这几届学校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在政治思想上,还是业务水平上,都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分到工厂,很快就能进入工厂的工作,普遍受到工厂好评。

那个时候,我们年龄和学生的年龄都差不多,课后打成一片。比如教师组织篮球队,就经常和学生的班级篮球队一起比赛,非常高兴。

1986复校开学典礼(右2翁志武)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才稀缺,求贤若渴半路截人”

主持人:翁老师,学校在经历了办学一度停止和近20年办企业的历程后,1985年五机部做出重大抉择,决定恢复办学。您当年担任了复校建院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可否讲讲复校建院过程中的情况?克服了哪些困难?

翁志武:学校改建工厂是1969年的7月1日,(五机部)部里的编号是国营5077厂,对外叫国营七一仪表厂。1984年部正式决定停办工厂,恢复学校。当时成立一个筹备领导小组,任命我为组长,上级党委任命我为临时党委书记,面临的主要矛盾有两个:第一个是工厂要进行人员调整,第二个就是做教学准备。因为工厂办了15年,已经初具规模,组织机构又很健全,一下子调整,还要将500人调离工厂,再补充教学方面的人员,这是很大的困难。

人员调整500人,拖家带口,要把他们从学校调出去,很难。不仅是工作量大,思想工作更是艰难。如何把工厂人员分配好,这是当时急需解决的难题。部里给我们安排了重庆市周围的七大兵工厂,作为500人的接收点,但这七个厂,有的近有的远,有的工厂效益好,有的不好,这个怎么分?于是,我们多次向部里反映,人员分配到七个工厂的困难极大,最好能集中在一两个工厂;另外,调出去的人员住房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最终,部里决定把七个工厂调整为两个工厂,再拨专款给这两个工厂盖房子。在部工作组的直接领导下,人员调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第二个是教学准备,主要就是缺教师。第一个办法对现有的教师进行进修提高,准备课,定任务,送高等学府进修;第二个办法是办培训班,教师练兵,讲一些工厂现代管理的知识,当时社会也很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工厂原来是计划经济,只是布置任务,生产东西,但现在是市场经济,工厂现代管理这一套,社会也都很需要。第三个办法,要人,当时人员不能自由流动,只能向上级申请,虽然部里表示大力支持,从部属其他高校调教师支援,但最终只调来一位。另外,我们特别希望有研究生来当教师。这里面有个有趣的故事,1985年我们“截”了个人。记得应该是我们学校不知道哪个老师说,他认识一个应届毕业的研究生从江苏被分配到成都上班,去单位要途径重庆,准备和他一叙。我们就说要不把他截过来算了,其实当时我们知道截人很冒风险,只有国家分配,高校毕业生才能上户口有粮票,但是当时确实太缺人了,我们都想不了那么多,先“截”了再说。1985年初期,我们费了很大力气,只进了两个人,一个是部里调过来的,一个是截过来的,办校筹备工作时,人才稀缺到这个地步。后来人员流动逐渐放开,教师来源就逐步解决了。

1986年党代会宣布决议(翁志武)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主持人:从1953-1993年,整整40年,您一直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将自己最好的年华、最珍贵的时光、最奋斗的状态奉献给了重理工,回望过去的岁月,您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能分享一下吗?对80岁的重理工,您想对她说点什么呢?

翁志武:从1953到1993年,学校经历曲折的发展,每一次的变化,我都经历了,跌宕起伏,感慨万千。现在学校已经是一所非常有实力的高等学校了,从办学规模、学科门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都不可同日而语。一说起来就让我们这些老人心情激动。目前 我们国家正经历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我确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学校会越来越好,定会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翁志武与家人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