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成绩单背后,重庆做了哪些“功课”?
重庆日报
2020-10-23 06:41
听新闻

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外贸“双喜临门”:出口2910.1亿元,增长10.3%;进口1703.8亿元,增长13.3%——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张漂亮的外贸成绩单背后,重庆做了哪些“功课”?10月21日,重庆日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展开了采访。

重视转型升级

重庆造更具竞争力

10月21日,位于璧山区的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江动力)生产车间里,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在生产线上忙碌。一个个内燃机组不断组装成型,将发往欧美地区。

“今年上半年公司外贸订单非常好,机组生产线基本上处于全开状态。”大江动力总经理熊晓华说,作为一家以外贸为主的企业,2020年上半年大江动力的产值增加114%,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25亿元。

熊晓华表示,在海外的布局和产品线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是大江动力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

大江动力并不是唯一逆势增长的企业。近年来,重庆大力推动智能化改造,许多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10月8日,小康集团旗下的赛力斯电动汽车首批200台电动车出口德国,为重庆造电动汽车赢得荣誉。

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3年多来,小康集团发展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投资超过100亿元,汇聚全球领先技术及人才资源,形成了高性能纯电驱动技术和智能增程电驱技术,建成了大数据智能工厂,并推出了以赛力斯SF5、赛力斯3为代表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

与此同时,我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补链成群”招商等方式,构建起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

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造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其中,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值1244.1亿元,增长15.9%;手机出口值95.2亿元,增长2倍。

开放平台给力

贡献外贸总值的70.7%

9月1日,一辆满载全国各地家用电器、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等跨境商品的列车从重庆启运,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大通道运往白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趟班列是通过跨境电商B2B模式出口的全国首发专列。

推动这趟班列开通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受疫情影响,一些日用品、家电在欧洲市场非常紧俏,重庆开通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不仅可以丰富当地市场的物资供应,还可进一步拓展重庆优势产品的出口渠道和丰富中欧班列货源,从而发挥重庆集聚辐射作用。

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出口的快速恢复与重庆近年来对开放平台的大力建设密切相关。目前,重庆已建成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保区、江津综保区、涪陵综保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3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今年前三季度,这些开放平台实现进出口3260.9亿元,增长19.4%,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的70.7%。

以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例。作为我国试点贸易多元化政策的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逐步从前期加工贸易一枝独秀,创新发展出以“保税+”产业集群为特色的新兴贸易业态,形成了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轮驱动的局面。

9月24日,82辆保时捷进口车抵达西永综保区,这是西永综保区实现整车保税仓储常态化运作的首批进口车。预计到今年底,将有超过2500辆进口保时捷整车通过西永综保区实现保税仓储,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综保区进口整车保税仓储项目。

开放通道畅通

助外贸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开放通道的辐射带动,也是前三季度重庆外贸快速增长原因之一。

2020年,重庆重塑了外贸进出口流程,提升了外贸企业通关效率,让货物进出口更加快捷。

比如今年3月,重庆、上海两地海关在全国率先试点水运进口转关“离港确认”新模式,节省货物中转时间1-2天,进口货物从抵达上海到转运至重庆,整体运行时间从22天缩短到12天。企业在上海海关办完相关手续,便可提前向重庆海关申报,货物靠岸就能直接提货。

中欧班列(渝新欧)于7月22日开行突破1000班,同比增长12%。中欧班列(渝新欧)货源主要以笔记本电脑、汽摩配件、日用品为主,这些货物都是重庆出口的拳头产品。渝新欧公司方面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班列去回程货源结构更加优化,货源种类更加丰富,高附加值货源增多。

随着经济稳步复苏,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也强势反弹:今年8月份海关共监管放行班列141个、运送2419个外贸集装箱,同比增长71.95%、45.72%,创单月历史新高。

帮扶措施精准

税务金融联手为外贸企业“输血”

“出口退税率提高后,退到手上的钱增加了一倍多,资金周转压力小多了。”重庆艾信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邓定军说。

艾信包装是璧山区一家从事木材包装制品生产的民营企业,产品远销海外。今年前几个月受疫情影响,艾信包装出口额明显下降。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措施,助力外贸外资稳健发展。

3月份,艾信包装的主力出口产品木托盘位列清单,出口退税率从6%上升到13%。3月20日起,该企业木托盘出口额600余万元,免抵退税额增加了40多万元。

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同样给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打了一剂“强心针”。该公司主要进行玻璃纤维系列产品及增强塑料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出口业务占总业务量的四成。受益于政策,该公司出口退税销售额部分产品退税率从10%提高到了13%,增加退税数十万元。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出口退税提率政策实施以来,截至8月底,全市已有254户企业增加退税1056万元。

除了出口退税,重庆还针对外贸企业贷款融资难题,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外贸企业融资,截至6月累计向外贸企业新增贷款超过700亿元。

记者 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