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⑭郑知鹏 徐季陆:创新引领时代 从导轨磨团队看重理工人制造高精度的秘密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0-10-20 15:55

核心导读:

教育,是这个时代的良心;母校,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原乡。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变迁之旅,更是一段感人的奋进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校友徐季陆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物档案:徐季陆,男,1941年10月生,四川省泸州市人,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后分配到重庆工业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前身)任教,1998年退休。

1965-1969年重庆工业学院教师;

1969-1973年 国营七一仪表厂车间劳动,期间与人合作设计并制造大型导轨磨床;

1974-1977年参与设计全自动双三七高炮电传动装置,集体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6-1991年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机制教研室主任;

1991-1992年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科研处开发部长;

1992年创建模具专业;

1998年病退。

校友郑知鹏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物档案:郑知鹏,男,1940年12月生,重庆南岸区人。信息工程高级工程师、经济学教授。

1958年毕业于重庆第一机械工业学校(重庆理工大学前身),后在校实习工厂劳动一年;

1960-1962年 重庆工业专科学校数学教研室教师;

1962-1964年 西南大学数学系进修学习;

1965年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赴渝指导成昆铁路建设、培训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华先生的教学辅导与科研工作;

1966-1977年 国营七一仪表厂车间技术员;

1977年 借调到重庆市委“推广优选法”领导小组工作;

1978年 调四川经委任“四川省企事业单位厂长培训班”教学工作、“厂长考试巡视员”;

1979年 调四川兵工局任“总工程师培训班”教学,组织工作;

1980年 参加第五机械工业部举办,由钱学森先生主讲的“系统工程师资研究班”学习;

1981年 国营七一仪表厂机械工程师;

1982年参加“加拿大—中国企业管理成都培训中心”学习一年;

1986年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2006年退休。

访谈现场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忆相遇,共启峥嵘岁月”

主持人:郑老师,您作为重庆理工大学的校友,可否讲一讲您与学校的故事?

郑知鹏:我是1955年考进西南第一工业学校(重庆理工大学前身),1956年搬迁到杨家坪新校址。当时,学校整个校园环境算得上全国一流。我记得,国家还将我们学校的风景照做成了相册,发到世界各地去。

郑知鹏毕业证书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我在这个学校里面,一共生活了60多年,对学校很有感情,我也非常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

学校对人才培养相当重视。送学生去进修,还请专家进校讲学。我记得,我当时被送到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去进修数学。1965年我回学校的时候遇到华罗庚先生到重庆来推广“统筹法”,学校就让我跟华先生一起参加培训班的辅导和教学工作。1975年,邓小平同志决定要大抓生产,政府就请华先生到重庆来推广“优选法”,我又到市里面去接待华先生参加这项工作。这两项工作对青年时期的我来说,影响非常大。

在其他的时间,我主要在学校担任数学教学工作以及科研工作。那时候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是学校的总教练之一,还有韩逢庆、赵永斌(现英国伯明翰大学数学终身教授)、宋江敏,我们当时的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在全国算是一流的,能跟清华大学平起平坐,而且我们还参加过世界级的数学建模竞赛。后来,因为教学成果突出,我们得到了四川省的“优秀教学成果奖”,也得到了兵工部的“优秀成果奖”。再后来,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我又开始参与专业建设,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由于大家都对信息管理一知半解,后面就改成了计算机,现在叫做计算机学院。

主持人:徐老师,1965年您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重庆工业学院,能不能讲述一下您当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样的机缘来到了这个学校工作?

徐季陆:1965年毕业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全部填了一样的志愿。第一志愿,新疆;第二志愿,青海;第三志愿,4个字—服从分配。分配结果下来后,我的通知书上写的“兵器工业部”,后来我才知道我分配到了重庆工业学院。来就来吧,我背起包就出发!

我来了以后就马上去党校学习,党校共有1300多名大学生。当时我们这个班有18个人,都是分配到了同一个单位。虽然相识没有几天,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团体,我们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特别团结。所以党校结课毕业的时候,我们班被评为了“红旗班”,这是给我们学校挣了点脸面的。

“回望研发时光,储蓄人生阅历”

主持人:你们当时都参与了导轨磨的研发,能不能大概讲讲导轨磨的基本情况?

徐季陆:当时参与导轨磨研发的同志主要有陈友信、郑老师、我,还有龚文芳、黄树荣、谢光义,张丰富校长也参与其中。导轨磨是一个比较大的设备,它是一个工作母机。加工设备需要有一个导轨,每一台设备里边,可以说导轨都是最重要的零件部件之一,导轨的精度实际上很影响设备加工零件的精度。可以说,如果导轨精度都不好,那么加工出来的零件肯定不好,就像一个火车没有导轨就没办法开走一样。

当时厂里设备非常陈旧,需要天天修机床,维修中很重要一个项目就是导轨恢复。有时候,我们拿出去恢复,但是隔不了多久,就有一点变形,而且那么大批的机床拿出去磨也要花钱,费工费时。我们就有一个设想,是不是我们可以自己搞一个导轨磨?这一想法当即得到了车间和厂里的支持。于是,说干就干!马上去找资料,自己设计,自己组装……

床身铸件加工以后,为什么过段时间又要变形?因为翻砂铸造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温度,翻砂下来它不是一块方方的或者圆圆的整体,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怎么办?能想的解决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增加强度,另外一个就是尽量减少它应力的集中。

我们采取了后者。我记得,当时我们是在一个杂志上发现可以用振动的方法去应力。于是就搞了一个振动去应力的装置,专门消除应力。经过试验以后,还真的有一定的效果,后来我们就大胆地放到机床上去做。因为这个就只需要一个小装置就行了,拉到机床前安装好,它有个自动调速的振动频率装置,省时又省力。

精度达到了以后就要进行加工,进行铲刮和除油。当时几乎是全车间能拿起铲刀的人都参加了,那不是一次铲刮完了就行,需要无数次的铲刮,铲刮完了还要检验导轨的精度、扭曲度。很艰难,现在回忆那个场景还都是历历在目。

努力也是有回报的。可以说,当时导轨磨的精度很多厂家都达不到,但是我们可以。不仅我们厂,包括青山机械厂以及当时的五机部,他们都把机床拿到我们这里维修,影响面非常大。后来工作量大了,我们也就名声在外了,外边要求维修的越来越多。

郑知鹏:我们有三大技术,第一个是徐老师讲的共振去应力,这个在当时市面上是没有的,是我们根据杂志上的信息编制的,如果没有这个技术的话,就要往后推十几年才行,但是那叫挥霍人工时效。第二个技术,我们为了解决测量问题采用了激光技术。第三个技术就是液压支撑,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磁悬浮。它是用磁力把车子抬起来,形成一个真空区域。所以说它在上面跑没有阻力,跑得快。同一个道理,我们使用的是油膜,用液压泵把它撑起来,打到轨道上去,就能让四、五吨的东西一下子抬起来。

“我觉得人一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

主持人:在工厂的这段经历对你们以后的职业生涯,或者是对你们的人生产生了哪些影响?

徐季陆:我们是搞工科的,因为工科最终是要落实到加工,所以叫制造业。不管是智能也好,自动化也好,最终都是要加工一个东西出来。

1991年,我被调到科研处,筹备模具专业。其实我不是学模具的,是学机械制造的,虽然都是加工,但是加工的方式截然不同。在工厂里边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自学设计了不少的模具,而且我们开发搞的承包,绝大部分是模具,我设计的模具在工厂实践中也得到了肯定。经过这个过程以后,学校就叫我去筹建一个模具专业,我就是光杆司令,去到工厂里,找了一些有几年工作经历的工程师一起就把模具专业成立了起来。

为什么要去工厂选老师?因为他们都是在工厂有实践经验的,而且本身就是大学毕业的。来了以后确实发挥了他们的优势,这个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毕业生出去就能够动手设计模具,因为我们这些老师不是只教理论的,老师们很熟悉应该怎么设计模具才是最正确的。所以特别是工科的学习,由实践经验再到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后再传授给学生,那东西才是实实在在的,学生才能够理解,而且很容易融会贯通。

郑知鹏:我在工厂主要负责导轨磨,但我的专业却不是机械,我是学数学的。所以学校恢复后我才干起老本行,带领大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当时,数学建模我们在全国算第一名。所以,什么都能停,数学建模不能停,三天就要把那个问题的数学模型做出来,然后把计算机程序编出来,编出来过后又把它打出来,整个一套要搞三天三夜,是不允许其他人进去,那是全国性的建模比赛,我就是去搞那项工作去了。

这些年我有几点心得体会,第一个是我们要有创新思想,没有创新思想就不敢去搞其他东西,不敢去搞那些项目。第二个就是应该有科学的态度,还要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当时我们也只是看到学术杂志上一些信息,才搞清楚了静压支撑。所以,科研是需要在懂理论的前提下,在实践上去摸索。第三就是要埋头苦干,要不怕苦、不怕困难,我们科研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就是一碗稀饭,所以要不图名,要有一个敬业精神。

我觉得人一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要长期地、不断地、无止境地学习。因为知识更新是无止境的,要活一辈子学一辈子。我这辈子学的东西太多了,一会儿学数学,一会儿学机械,一会儿学管理,还学了计算机。所以,就是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才跟得上社会的发展。

“半世纪坎坷无怨无悔”

主持人:在重理工建校80周年的特殊时刻,你们有没有什么话在今天想对母校说一说的?

郑知鹏:我对母校的感情非常深,我15岁进入重庆理工大学一直到现在,到最后我依旧是重庆理工大学的人。所以说母校教育了我、培养了我,我是跟母校有深厚情谊的。可以说,没有母校,就没有我这一生。我对母校的贡献不大,是我的同学们、我的同事们、我的领导们,把重庆理工大学建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希望今后的领导能继续带领我们学校走向新的辉煌。

徐季陆:我曾经给我们学校写过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登在我们的校刊上,上联是“半世纪坎坷无怨无悔”,下联是“五十年健康是喜是福”。我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但是无怨无悔,这一生还是值了。我希望用这副对联赠送给年轻老师,希望他们能一生无怨无悔地奉献,然后健康工作50年,共勉。

为重理工80周年校庆送祝福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