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文“话”·第十一弹|“危”中寻“机”:后疫情时代“引爆”消费新文化②解析篇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0-07-16 17:30
听新闻


相关阅读:重庆有文“话”·第十一弹|“危”中寻“机”:后疫情时代“引爆”消费新文化①现象篇


小编语:

没人能够否认,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在疫情的阴霾下,一系列机遇正像残冬尽头的报春花一样绽放。

就像中央强调的那样,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

作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和大众生活最息息相关,也是遭受疫情冲击最大、受到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方面。

2020年已经“重启”,消费又如何“危”中寻“机”?

拥抱疫情催生的“消费新文化”,就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认识事物。

认识消费新文化,同样如此。


一.


毫无疑问,疫情催生的消费新文化,首先是一种剧烈且具有破坏力的冲击。

然而,破坏往往蕴藏着建设的因子。

不信?请先看一个例子:

从本世纪初至今,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先后经历了四个“消费时代”——

第一消费时代,即“精英消费时代”或“中产消费时代”。

第二消费时代,即战后日本经济崛起时期,主要表现为对美式消费主义的奉行,崇尚炫耀式消费。

第三消费时代,即上世纪七十年代到2011年,主要表现为对个人消费品的精细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

2011年,日本突然进入了第四个消费时代。

说是“突然”,是因为第四消费时代源自一场灾难。

2011年3月11日下午,一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日本东北部。

超过10米高的海浪席卷过后,日本东北部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2011年3月11日下午,一场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日本东北部。视频截图

亲眼目睹工厂、写字楼被巨浪摧毁,多年积蓄的社会财富被海潮卷走,日本国民也经历了一场心理上的巨大震撼。

他们开始扪心自问:作为身外之物,物质财富究竟有多大意义?

在这样的心理催使下,日本国民的消费倾向开始呈现出“低欲望”特征,重视简约朴素、本土化和个人体验的“减法美学”,由此成为主流消费文化。

需求端的变化引起了供给端的响应——以无印良品、优衣库等为代表的新兴品牌迅速风靡日本,一系列“共享”经济形态也开始“井喷”。

日本国民的“减法美学”消费文化为优衣库提供了快速成长的环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吴思佳 摄

在破坏中孕育新机遇——“3·11”大地震如此,此次疫情亦然。


二.


作为一种根植于思想意识深处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消费新文化是通过“征服大脑”来“征服世界”。

如果把这种文化现象比作一块投入海洋的巨石,那么它对经济的影响,就是激起了三圈“涟漪”效应:

第一圈“涟漪”:改变了消费观念。

疫情影响下,各种消费场所暂时关停、部分供给暂时短缺,加之蜗居在家的无聊和防控风险的持续存在,人们的消费心理也逐渐发生转变。

口罩和酒精洗手液等卫生防护用品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张锦辉·重庆日报/视觉重庆 摄

比如,“卫生”和“健康”成为多数人消费的“第一需求”。

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人们选择消费对象的标准随之改变——这就是第二圈“涟漪”:改变了消费倾向。

比如,人们更加重视非接触的交易方式,比如电商;再比如,一些曾经相对边缘化的需求成为热点,如酒精洗手液以及适合老年人订阅的视频节目,等等。在疫情期间,这些特殊需求大幅激增,并在疫情后沉淀下来,成为一种持续增长的新兴需求门类。

6月13日,华龙网团队参与“决胜脱贫攻坚 助力乡村振兴”丰都县特色产品直播带货活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直播页面截图

需求改变后,供给也随之改变——这就激起了第三圈“涟漪”:改造和重构供给侧。

毫无疑问,疫情的冲击仍在持续,一系列旧的消费模式正在或已经被破坏。

然而,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利好、疫情防控工作初尝胜果、各种经济激励新政策不断出台的的当下,国民整体消费水平不仅不会下降,反而还会持续增长。

如何满足这些消费需求,就成为后疫情时代供给侧应该考虑的命题。

机遇,也就此产生。

对消费供给者而言,既然需求进行了重置,如果能根据需求重新优化资源配置模式,进而提供与之相符的供给,就能把握后疫情时代的机遇。

而这,正是“危”中寻“机”的意义。


三.


总结一下: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最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他相伴着所有东西而来。”

用这句话来形容后疫情时代的消费新文化,可谓恰到好处。

在破坏传统消费模式的同时,消费新文化也不断催生出消费端优化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

具体来说,就是对线下购物模式、线下临场体验消费和不健康消费模式的冲击,同时为线上购物(包括购买服务)、离场消费模式和康养消费等新型供给开辟出一片广阔的“蓝海”。

2020年3月初,为配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庆近100家小面店开始转型“生包”外卖。来源:视觉中国

顺便提一句,就算没有疫情这个变量,以上这些新兴模式依旧是未来消费供给的发展趋势——本次疫情,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种趋势。

既然如此,作为普通供给者的人们,又该如何把握机遇?

且听下文分解。

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陆睿 吴思佳 杜典韵 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