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他乡重工人”·寻找感动的重工校友系列报道|张爽:青春,就是一条不断向梦想跋涉的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0-07-10 20:49

编者按:

他们的梦想,或大或小,却始终如一。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一直心系母校。他们的年龄,老少不一,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用文字记录梦想,用镜头定格感动。我们一路追寻梦想启航的脚步,记录那些年,感动的人、难忘的事,一起寻找重工文脉的延续、重工精神的传承。

张爽日常生活照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0日18时30分讯(韦燕 实习生 邓洁)人生,是一条不断跋涉的路,有风雨,有阳光,有泥泞。内心,是一个辽阔的天空,当你心里装满着四季的时候,才能在花开花落中,学会接受和懂得,在风雨中坚强。

她在求学路上奋勇拼搏,荣获2011年市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她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成为教育公司的校长兼投资人;她在人生路上挥洒汗水,在成长中激扬梦想。她是重庆好未来艺术培训有限公司的校长兼投资人张爽,也是一个逐梦他乡的追梦人。

漫漫学涯,人生幸得遇恩师

2008年9月,秋意漾漾,满眼橘黄。怀着对未来的幻想与期待,张爽踏入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门。懵懂、青涩、腼腆……那时的张爽,还是一个连说话都会忍不住脸红的女孩子。

张爽学生时期照片 受访者供图

“虽然一直没有机会去展示自己,但内心始终期盼着有一天能站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张爽坦言,在重工,她找到了“自己”。从班级的团支书,到学生会的文艺部部员,再到院学生会的副主席。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张爽用汗水和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光阴磨碎了故事的棱角,几年时间,张爽以惊人的速度褪去青涩,成为了各种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以及参与者,途中收获的不只是老师同学的赞美,还有一份内心的别样满足感。

在重工,张爽遇到了许多改变她人生路径的老师。有愿意扛着重庆9月份午间炽热的太阳穿走于校园间,只为能让学生填饱肚子的班主任苏效圣老师;有在学业上给予她很多帮助以及专业指导的杨瑜、郑丽、匡平老师;也有带着她参与重庆市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带队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老师使用了新颖独特的PBL教学法,不仅培养了张爽的团队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更给张爽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基础,使她在面对困难时,不再依赖他人,而是选择自己去寻求突破。

专业课老师们经常说“大家都在一个新的起跑线,所有的同学水平相当,没有等级之分,只要大家努力,我们一定是可以把专业知识学好的”。这一句话让张爽觉得自己与其他人的距离并不是遥不可及,自此她的斗志重新被点燃,最终激励着她在大学刚毕业时就获得了初级会计师的职称。


张爽在学校开展日常教学工作 受访者供图

行千条路越万座山,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

初入社会,张爽凭借着对事积极认真的态度获得了企业领导的一致好评。22岁的她便担任了企业的财务主管,23岁时,她又脱离财务“束缚”,跃升成为综合部总管,在一年间为公司创造了一千多万的年营业额。

在大家眼中,张爽已然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她自己却总是觉得自己应该再努力一点。于是,28岁时,她决定开始创业,她说:“年轻就是我最大的资本,这时候就应该拼搏一把,即使不成功也没什么。”就此,大学期间种在张爽心里那一颗创业的种子重新发芽。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张爽一手创办的重庆好未来艺术培训有限公司单校区学员人数近400人,教职工20余人。看着许多零基础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变得自信大方、声音洪亮、讲话有条有理,在台上有风采和有魅力地讲话的时候,张爽就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未来,她希望能在青少儿语言艺术这个行业深耕,改变身边孩子的语言问题,让更多的孩子不吃“哑巴亏”,让他们都能通过学习做到能言善辩,出口成章,做未来那个真正的口才赢家!

“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能难倒,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大山。”在张爽看来,只要有坚持不懈、不成不止的精神,就一定能有所收获,而这种坚持正是一种重工精神,这也成为她工作和生活中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