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弱女子”到“防疫战士” ——访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陈玲
浏览量  

听广播

重庆荣昌客户端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海粒)1月30日上午,荣昌医疗小组奔赴永川,驰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新冠肺炎疫情的救治防控工作。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陈玲,也是20名“逆行者”之一。

从2月1日正式上岗,到3月15日完成任务凯旋,这位身材娇小的“弱女子”,以严谨的态度展现“医者风范”,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必须守护的人。

“只要有需要,哪儿我都去”

陈玲从1998年开始就职于区人民医院,在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0余载,曾多次在科室率先开展护理新项目、新技术,其中肺功能检查填补了该院此类技术的空白。

1月23日,武汉封城。虽然当时大多数市民还未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但在医院内,组建支援团体的号召声已经悄然响起。

新冠肺炎病情首当其冲的便是呼吸困难,专科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在呼吸内科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陈玲得知后,即使不知驰援哪家医院,也从没接触过感染科,但她毅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上前线。

“如果后面确定驰援的是湖北的医院呢,还去吗?”记者问。“哪怕是武汉的医院也一样,只要有需要,哪儿我都去。”陈玲坚定地回答。

谈起做决定时的思量,陈玲直言“没想那么多”,因为有很多家人学医,无论是丈夫还是孩子都能理解支持她的决定。

成为驰援医护人员之一后的陈玲,直到1月29日参加集训时,才得知驰援的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全市救治“新冠”的4家定点医院之一。

1月30日,鼠年伊始,在所有市民大门紧闭的同时,陈玲迈出家门,跟随医疗小组奔赴永川,经过集训后,于2月1日走进医院,直面这场汹涌而来的新冠疫情。

“守护好患者,再累也不怕”


陈玲在污染区为新冠病人监测氧饱和度

初到永川医院时,正值疫情爆发的高峰期,只用了短短两三日,容纳患者的楼层就从一层开放至三层,疫情的冲击让从医多年的陈玲也感到震撼。

陌生的环境、紧张的氛围、激增的病人……隔离区的门背后,呈现出了比陈玲想象中还困难的景象。厚厚的防护服、严密的口罩,呼吸困难时张口呼吸却又让护目镜蒙上水雾,让穿刺留置针都成了“高难度动作”。

虽然内心忐忑、困难重重,但陈玲没有打退堂鼓,立马“挽起袖子”沉入工作。一天下来,她在病房里不停地穿梭,测体温、测脉搏、测血压、测血糖、输液……除了为患者提供治疗,照料生活也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到2月中旬,医院接诊的患者住满五层楼,达到饱和状态。感染风险常伴、身体疲惫不堪,且睡眠时间不足,让不惑之年的陈玲扛着巨大的工作量与精神压力。

有压力,但她更有动力。“我是战士,我来这儿的目的是守护好每一名患者,只要患者能康复,再累我也不怕。”陈玲笑着说,她时常鼓励自己:坚强努力,一定能迎来隔离病房的春天。

24小时值班,在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不分昼夜地旋转,陈玲始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没出过一次差错。

“这场仗,我们打赢了”


回归正常工作的陈玲为患者测试肺功能

2月22日,58床患者出院在望。他是一名20多岁的小伙,住院已经10余天,入院前不知自己是感染者,导致48个工作伙伴隔离,入院后的紧张、恐惧、自责,让这位小伙一度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在病区里,要战胜病情不仅仅靠医生护士的精心诊治,患者的积极配合也十分重要。除了日常治疗外,陈玲在他住院期间,主动与他聊天、解忧,做好心理上的疏导。

在陈玲的悉心照顾下,小伙心情渐渐开朗,有一天突然兴奋地宣布:“我的小伙伴解除了隔离,我也要进行康复运动,为出院做好准备。”在不足15平方米的空间里,他用时3个小时,来来回回走了4000多步。

看着每一名患者康复,陈玲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更努力工作,初期的忐忑与疲惫早已烟消云散。

随着全国疫情阻击战的步步告捷,永川医院也迎来好消息:3月14日,经专家评估,患者谢女士符合出院标准,准予出院。至此,永川医院收治的90名新冠肺炎患者全部平安出院,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离开前,陈玲站好最后一班岗,认真清理物品、归类放置、擦拭窗户,给病房做终末消毒,曾经喧闹的病房归于平静、令人心安。奋战了整整1个多月,她脱下防护服、摘下护目镜,露出难得的微笑:“这一仗,赢了。”

经过隔离回到荣昌后,陈玲已恢复了正常工作。

4月27日,在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陈玲正在肺功能室操作测定仪。

全国上下开展驰援的医护人员被人们称为“最美逆行者”,但陈玲表示:“没什么可表扬的,我们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罢了。”

当记者问起如果下次再发生类似的事,是否还会再上前线时,陈玲微笑着答道:“之前没有感染科的经验我都去了,如今有了经验,下次有需要就更得去了。”言语之间,陈玲没有一丝犹豫。

(新媒体编辑 林彦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