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场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冲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但随着全国性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中国经济的“速度”正在恢复。而在疫情中,有一个词越来越受关注,那就是“创新”。
疫情倒逼之下,许多科技创新喷涌而出,为抗疫和复工复产助力——5分钟出结果的即时检测技术、10天就可以造出来的呼吸机、实现无接触的送货机器人、3D打印隔离间、带人脸识别功能的体温监测仪、大数据管理隔离观察人员……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对重庆来说,创新也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时,对重庆提出“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要求。今年初,中央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总书记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两中心两地”目标,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要求集聚创新要素、增强科技创新的竞争力。
毫无疑问,重庆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标先进,调研先行。在重庆市委宣传部的组织和带领下,去年底,重庆多家媒体记者奔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先进发达地区,走进“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最牛街道办”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等地,探寻这些科技创新高地崛起背后的秘密。
即日起,根据重庆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等市属主要媒体特开设《望他山》专栏,首批推出“重庆创新求解”系列报道,呈现此次走访所见所闻所思,为重庆创新提供可学习借鉴的经验。重庆也将与这些城市加强联动协作,提振发展信心,以更宽广的视野推动创新发展,探索出符合重庆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①中关村:
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019年,11月下旬。
北京寒意料峭,但走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却让人感到浑身发热。
这里是中关村创新创业资源最密集的核心区域。220米的大街上,分布着车库咖啡、3W咖啡等诸多创业主题咖啡,36氪、创业黑马等创业服务机构,英特尔实验室等国际孵化器。
大名鼎鼎的车库咖啡,曾被视为“草根创业精神”的代表。多年来,创业者们在咖啡氤氲的热气中碰撞思维、找投资、谈项目。如今,当我们走进车库咖啡,眼前已不再是人声鼎沸的场面,但上楼后却发现别有洞天——这里藏着中关村国际青年创业平台。
初创公司Sencity的大中华区运营副总李晶是一名澳洲海归,她欣喜地告诉记者,入驻平台不到半年,公司的业务就有了很大的突破。公司研发的智能垃圾箱,已在微软和滴滴大楼投用,智慧电梯产品也正在与一些知名厂商洽谈。
李晶说,在这里创业不但省钱,还省事。
省钱——工位价格只有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光这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初创团队节约几十万成本。聘请一名专业财务人员,一年需要几十万的成本,而创业平台提供的财税服务,一个月只需要几百块。
省事——平台为海归创业团队提供签证办理、绿卡申请、商业注册、法律咨询等一系列服务。下楼左转,步行几分钟就可以来到全国首个一站式全要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业会客厅”,厅内设有八个窗口,在这里可以办理全流程业务,并现场打印营业执照。“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在全国广为推行的放管服措施,都在这里率先执行。
不仅如此,创业大街还长期举办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有多频繁?自大街开张以来,共举办了5600多场,算下来,每周大约26场。
这些周到的服务,对初创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记者在中关村体验AR沉浸式全景仿真系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 摄
事实上,创业服务只是冰山一角。
中关村得以成为创新高地,离不开周边密集的科研资源。九十多所高校、四百多家科研院所、八十多万学生,这是中关村天然的人才优势。
如何服务好这些人才,将高校科研成果与经济发展结合,将实验室的产品变成商品?这是中关村管委会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我们和银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科技金融产品,解决团队融资需求。在成果转化方面,中关村管委会和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三家单位联合出台十项举措,支持更多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落地,包括实验室开放共享,对买设备、租房屋等给予资金支持等干货。”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
中关村还有一个“全国首创”——由科技部牵头发改委等21个部委,成立了一个专门对接中关村的部际协调小组,各个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在中关村实行各项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
事实上,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一直以来都是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吸引着人们前赴后继投身创新创业,科研院所在这里抽枝散叶,高新企业在这里迭代升级。
依托“一区十六园”,中关村汇聚了1万家天使投资、2万家创新企业、3万多海归人才,贡献了北京四分之一的GDP,企业总收入突破5万亿。其中包括340多家上市公司、70只“独角兽”。2018年,中关村专利申请量突破8.6万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9万件,被美国《福布斯》誉为媲美硅谷的“全球最大科技中心”。
沿着中关村创业大街漫步,一张张“创新面孔”海报随风招展,海报上,年轻的面庞上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②北京脑科学中心:
新型研发机构,新在哪?
“我们是‘三无机构’。”一走进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中心,接待我们的副主任张泽工就打趣地说。
哪三无?无编制、无级别、无预算。传统研究院往往设有院长、副院长等,这里则是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我们的主体是科学家,行政人员是为科学家服务的。”张泽工坦言。
说话间,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迎面走来。他叫张力,38岁,北大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后,还是耶鲁大学研究科学家,2018年12月来到脑科学中心,担任基因组学中心主任和计算中心主任。
“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大规模测序,通俗点说,就是研究疾病是如何产生的。”张力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个实验室的自由度很高,有长期稳定的人员支持和稳定的经费支持。对于科学家来说,这些都是做研究时常遇到的难题。
作为新型科研机构,脑科学中心的项目经费采取负面清单制。这意味着,只要没有规定经费不能干的,都可以干。这让科学家有了极大的自主权。现实情况下,很多科学家要花一半的时间去找经费,经费使用又存在各种限制,难免束手束脚。张泽工说,“搞基础研究,不能急功近利。”
当然,这并不是让科学家“乱花钱”。脑科学中心对科学家也有要求,在培养人才、带团队、发文章、专利申请,还有成果转化等方面都设有考核指标。
在成果转化激励方面,新型研发机构“鼻祖”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做法是将收入一半给单位一半给团队,脑科学中心则更大胆——“我们正在考虑将这部分全部都给科学家。”张泽工说。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中心是北京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周盈 摄
鼓励科学家心无旁骛搞科研,北京脑科学中心只是一个缩影。
据北京市科技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北京市相继组建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搭建关键技术平台,组建顶尖人才领衔的团队,支持科学家勇闯科技前沿“无人区”。
截至记者采访时,北京脑科学中心面向全球正式引进了10位PI(学术带头人)和6位技术中心主任,与共建单位聘用首批合作研究员56人,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19人。中心还邀请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大批知名学者、顶尖专家,成功举办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论坛等业内登顶级盛会。
智源研究院集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百度、字节跳动等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单位,围绕“智源学者计划”和开源社区建设,采用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和人才引进培养模式,发布了全球最大的物体检测数据集Objects365。
据悉,北京下一步将基于不同领域的建设需求和产业特点,打造更多机制灵活、模式各异的新型研发机构。未来,“量体裁衣”的新型研发机构将百花齐放。
③未来科学城:
让研发人员先“富”起来
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电线电缆第二大生产国。
其中,随着新能源发展的需求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高压电缆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由于高压电缆绝缘料的配方和工艺门槛很高,此前全世界只有北欧化工和美国陶氏化学可以规模生产,其有限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价格高昂,也使得国内电缆企业发展受限。
不过,我们在位于昌平的北京未来科学城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入驻未来科学城的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国电能源研究院)高压电缆绝缘料中试级加工平台,已经实现了日产1吨的目标。
“这种高压电缆绝缘料,每年国内市场需求大约6万吨,进口价格每吨三四万元。”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到,这是国内唯一一条高压绝缘料中试平台,2019年刚投产,已进入最后的试验阶段。“我们的工艺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还将生产时间压缩到了48小时。预计价格比进口低百分之三十以上。”
什么是中试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介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之间的平台,即可用于研究也可规模生产,为电缆厂家供货,如万马、德威、重庆泰山等,都是实验室的客户。
未来科学城展厅。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 摄
像这样的研发机构,国电能源研究院共有6个,包括直流所、计算所等,研发团队约700人左右。
包括国家电网,目前共有14家央企下属的100多家研究院、科技型公司入驻未来科学城。目前,整个未来城范围内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5个、工程技术中心102个,聚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4100余家,培育“国高新”企业1233家、上市企业19家、新三板企业71家,聚集科技研发人员4万余人。
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之一,未来科学城按照“搞活”的要求,承担着“打开院墙搞科研”的使命。其主要任务就是加快引入民营研发机构、转制科研院校、高科技企业、外企研发中心等多元主体,组建不同形式的创新联合体和产业技术联盟,推进央企之间、央地之间、央企与其他主体之间协同创新。
俗话说得好,人才不仅要引进来,还要留得住。
如何留住这些人才,激发其创新活力?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未来科学城在体制机制方面也做了许多大胆的探索,比如成立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中心,岗位分红和项目分红先行先试。
“成果实现转化的研发人员,每年可以拿到20万元左右的分红。”国电能源研究院计算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分红都是给一线研发人员的,管理层都不能享受。据悉,国电能源研究院已经成功转化成果50多个,其中特高压输电换流闸项目就实现了工程应用,累计实现收入13亿元,一大批研发人员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
④亦庄经开区:
暖心的企业家早餐会
每个星期二的早上8点,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餐厅里,一场“企业家早餐会”都会如期召开。开发区工委和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与区内的企业家围坐一桌,共进早餐。
在餐桌上,负责人一边吃早餐,一边聆听企业的心声,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经过梳理之后提出解决办法,很多问题在当天就可以得到解决。
2019年,亦庄经开区还推出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新机制,将整个区域划分成10个片区,每个片区设立“亦企服务港”,并配备一位党建项目经理,称为“片儿长”。企业遇到难题,党组织负责人就可直接找这位“片儿长”吹响“哨子”。此后,“片儿长”会帮助企业对接相关部门前来排忧解难。
2017年,从事水环境治理的企业北华中清落户在亦庄经开区,但由于对环评、排污等有很多要求,研发中心迟迟找不到场地。有一次,开发区工委书记王少峰来到“亦企服务港”上门问需,北华中清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张志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吹响了“哨子”,提出了需求。一周后,有关部门就帮公司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场地。在“吹哨”后不到两个月,研发中心建成投用。
位于亦庄经开区的集创北方专注平面显示的芯片设计。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 摄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承载地,亦庄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比如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提升审批效率,最大限度精简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环节。企业投资项目时,往往面临能评、环评、水评、交评、震评、文物考古等20个复杂的审批环节,但根据承诺制,只要企业写下“一纸”书面承诺,政府部门就直接“亮绿灯”,据当地有关部门测算,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企业最短只需10天就可以开工。
每月,经开区会组织召开“选择北京亦庄机遇”创新发布会,主动牵线搭桥,帮助企业推介创新项目和创新需求,目前已对接20多家企业,累计投资需求37.2亿元,释放融资需求32.3亿元。
又比如,推行工业用地20年弹性出让制度,提升土地资源使用效能。“比如以前诺基亚中国的土地,由于产业转型,我们将土地收回之后,引入了北汽新能源,落地研发中心。”
“一顿早餐”知企情,“一把哨子”赋能量,“一纸承诺”亮绿灯,“一个发布”促对接。
在亦庄经开区,已聚集北京市九大高精尖产业,包括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9.5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41.2亿元,同比增长12%。
文字:首席记者 佘振芳
视频:记者 周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