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渝北援鄂医护人员 为患者送去亲人般的关爱——渝北援鄂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小记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2020-03-06 16:53 浏览量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杨荟琳 通讯员 林绍芬)


“老师,要吃药了!”


“老师,今天感觉怎么样?”


“嬢嬢,来我们一起跳跳舞运动下!”


……



在湖北省武汉市的沌口方舱医院,随着渝北区20名援鄂医护人员的到来,不仅为这个医院的患者带去了专业的团队,也为这个医院带来了不少的生机与欢乐。


渝北区20名援鄂医护人员随重庆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于2月15日离开渝北驰援武汉。17天时间里,援鄂战士们不负重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勇担抗疫各项任务,充分展示渝北医务工作者的精湛业务技能和良好精神风貌。


为了能够尽快进入舱内

他们咬牙克服了种种生理不适



“大家放心,我的压疮已经好了很多,此时我最想说的一句是‘鼻梁高了不好’。”2月23日11时,在渝北区援鄂医护人员罗高美的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略带调侃的动态。原来,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罗高美的脸上出现了压疮。为了让远在渝北的家人放心,罗高美便发了一张个人照片,照片里可以看到罗高美的鼻翼两侧还有红色的压疮痕迹。


“大家都很不容易,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坚守,为更多的患者争取到更多的医治时间。”罗高美说。2月15日晚,渝北区援鄂医护人员抵达了武汉。经过一晚的简单休息,次日,20名医护人员就开始正式上岗培训,并在通过院感培训考核合格后于2月18日晚正式进入沌口方舱医院,负责三个舱区共216名患者。


住宿酒店与工作地点距离20分钟车程,车接车返。在工作中,20名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每班6人,每次舱内工作6小时。为了避免感染,医务人员入仓出仓均需通过层层关卡,光是穿脱防护服就需要一个多小时。在工作期间,全体援鄂医护人员以坚韧的毅力对抗着进仓后头晕脑胀、心慌气短等生理不适,忍受着防护服不透气、长时间无法进食喝水、口罩勒破面部和鼻部皮肤等带来的痛苦,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按诊疗方案全力以赴开展医疗救治。目前已有200余名患者康复出院。


为了疏解仓内患者心情

他们既当心理咨询师又当“健身教练”



2月27日,在罗高美的朋友圈里,晒出了一张这样的图片:一名出院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画上了武汉的名片:樱花和热干面,并和医护人员约定,等疫情结束,如果他们再来武汉,她带着大家去看樱花、去吃热干面。


“他们来了以后,我们这里就很欢乐,我们都会跳重庆的‘坝坝舞’了。”随着20名渝北区医护人员的到来,方舱内的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舱内一名患者这样说。



原来,为了缓解患者的情绪,让他们更加积极配合治疗,除了对舱内的患者进行医治外,医护人员还要承担着多种角色:他们有时是帮助患者战胜病魔的白衣天使,有时是调解家庭矛盾的居委会代表和妇委会代表,有时是擅长倾听与开导的心理咨询师,有时又是带着大家唱跳的“健身教练”。


于是,在舱内,常常可见医护人员忙碌奔跑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查房、医患沟通、开医嘱,有的给患者送餐、送药,有的要护送康复病人离舱出院;同时,为营造舱内生机,医护人员还将重庆“坝坝舞、合唱团”引入方舱,大家齐声歌唱,该暖心之举被央视报道,渝北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热情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从陌生到熟悉从生疏到默契

他们用17天的时间建立起了革命友谊



“我们每天的饭菜都很可口,因为里面蕴藏着团队力量和满满的爱”“每天我们回到酒店休息,无论多晚,都能吃到热乎的饭菜,有这样时时刻刻想着我们的团队好暖心。”“看到你们出舱发信息,我心里踏实了许多,但是看到你们衣服已湿透我又心疼无比,我能做到的就是让你们回来吃完早餐美美休息”……


打开渝北区援鄂医护人员朋友圈动态,常常会看到类似这样感动的动态。17天的时间,20名渝北援鄂队友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生疏到默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凝聚了互助互爱的团队精神。



隔着防护服,他们互相交流打气,相互分享并不宽裕的物资;进舱之后,他们随时关注伙伴身体状况,有人撑不住了要督促离舱,后面的人立即顶上,不让一个战友过度劳累倒下;2月19日,武汉市领导慰问了援鄂医疗队;渝北大后方也为他们送去了紧缺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渝北力量。“17天的时间,我们已经不再是同事,而是彼此的亲人。我们会携手一起坚持,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这是渝北区援鄂医护人员靳小雪的心声,也是全体援鄂医护人员共同的愿望。


编辑:范竞

责编:陈勇

审核:韩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