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儿子,你还愿意当医生吗?”“愿意,因为可以救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0-02-20 16:39

记录人:重庆援鄂医疗队李倩

——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市职防院、市六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时间:2020年2月20日

地点:孝感中心医院东南院区

今天的孝感,有着明媚的阳光,寒冷的孝感仿佛迎来一丝春天的气息。转眼我来到这里已经大半个月,回想起出发前的平静日子,仿佛还在昨天……

当人们正准备像往年一样阖家团聚的时候,我们和新型冠状病毒不期而遇。逐渐上升的确诊数字带动着我的心跳,疫情不可捉摸的发展走向牵扯着我的神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所在的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迅速组织全员返岗,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曾经参加过抗击SARS的战士,我觉得有义务有责任站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医院的组织领导下,我报名参加了重庆市援鄂医疗队,并担任我院援鄂医疗队队长。

李倩(中)随重庆首批援鄂医疗队集结出发

行程既定,我即将抛下家中年过七旬的母亲和9岁的儿子,前往湖北。要叫丈夫回来吗?他远在菲律宾,正顶着巨大的压力,为华为目前最大的海外5G项目不懈奋斗,在火山灰中建设完成并交付基站。我不忍抹煞他的理想和奋斗成果,但疫情同样不允许我退缩半步……

懂事的儿子仿佛看穿了我的忧虑,一点也没有哭闹。在我反复叮嘱家中一老、一小尽量不出门的时候,他乖乖的点着头;在我告诉他们出门一定要带口罩、远离其他人的时候,他对我说“放心”;在我一遍遍教他们“七步洗手法”时,他耐心地记熟并全力达到标准要求……因为他明白自己的妈妈是个医生,知道患者比自己更需要妈妈。

临行前,我问儿子“当医生可能意味着要遇到很多困难,要失去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即使这样,你还愿意当医生吗?”。儿子坚定地回答,“愿意,因为可以救人呀。”

儿子的话给予了我莫大的力量,我忍住眼泪说:“好!那你老妈现在要出去治病救人了,你在家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当一名医生!”……

李倩(左一)和同事进入隔离病房前合影

在孝感的日子,过得紧张而忙碌,与患者相处的点点滴滴,都令我印象深刻。

记得有一次我查完房正准备离开时,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叫住了我。原来她们本是一家四口,丈夫前两天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了,她与70多岁的母亲和正读硕士的女儿一起来的医院,由于分开隔离,现在她们不清楚彼此的情况。

她哽咽得说不清话,两眼的泪水止不住的流,我心里一沉:这次的疫情,像这种家庭群集性感染情况不在少数。我轻声安慰她:“她们很好,正积极地接受治疗,我们是重庆援鄂医疗队的医师,我们会尽全力、耐心地医治她们,也会及时和你沟通他们的情况,你放心!”她这才逐渐平复情绪,镇定下来。

幸运的是治疗十天后,这一家三口复查核酸阴性,肺部阴影消失,先后出院。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心中最美的逆行背影,我感觉无比幸福,恐怕只有医务工作者,最能真切地体会到“患者信任医生、医生关爱患者”的幸福感吧。

李倩与同事们奋战一线

再说说我们援鄂医疗队吧。

我在的这支队伍中90后的护士妹妹就占了一半,她们第一次面对这么严肃的形势,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我就给她们聊了聊17年前的SARS,用亲身经历给她们鼓劲打气。如今奋战数日,大家已经领会到,真的与患者相处时,医护人员的专业本能会让人遗忘恐惧,一心只想救治、护理好更多病人。

即使工作量大到没空休息,被护目镜、口罩勒得伤痕累累,被防护服捂到全身湿透,大家也从不喊苦喊累。医护同仁们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令我赞叹,大家顽强的作风,无愧于“白衣战士”之名。与他们并肩作战,让我对战胜疫情更有信心。

我是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是女儿、是妻子、也是母亲,我有责任用我所学、我所有的能力去帮助需要的人们。作为一名党员,我坚信,“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只有这种病毒得到控制,我的母亲、我的儿子才会更安全。我爱我的家人,愿意为你们去拼搏,我爱我的国家,愿意用我微薄的力量让她更美好!我们携起手来,用对患者的爱,对国家的忠诚,去战胜一个一个的困难,用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未来更加光明、璀璨!

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市职防院、市六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