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情满三峡⑤|脱贫攻坚:供养“失能”为大家 医养结合奔小康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19-12-14 06:00
听新闻

编者按

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自此,全国16个省(直辖市)、7个大城市与三峡重庆库区结下浓厚情谊。

2009年,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如期完成,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工作全面转入促进移民安稳致富新阶段。党中央在作出开展三峡后续规划工作的同时,号召全国继续对口支援三峡库区。

在各省市倾情援助下,安排移民生产生活、建设新城新镇、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库区聚焦“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总目标,走出了一条“帮基本、扶重点、重智力”的发展新路,库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对口支援·情满三峡》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相关新闻:

对口支援·情满三峡①|移民学校:环境育人显特色校园文化结硕果

对口支援·情满三峡②|涪陵睦和:一年四季花果香移民村里气象新

对口支援·情满三峡③|交通蝶变:过江小时变分钟库区天堑变通途

对口支援·情满三峡④|非遗传承:峡江历史针线藏美好生活“绣”出来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4日6时讯(首席记者 黄宇)天气好的时候,奉节县草堂失能人员集中供养中心的失能人员们,便会在工作人员陪护下,集中到院坝里,享受冬日暖阳。

天气放晴,奉节县草堂失能供养中心的失能人员走出房间享受冬日暖阳,并在工作人员照看下下起了象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尹建红摄

今年50岁的高天河,因下肢残疾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更不能照顾年迈的母亲,当地政府把他接进了草堂失能人员供养中心。这里,有一群跟他一样“特殊”的失能人员。

资料显示,在国家级贫困县奉节,失能贫困人员一度达948户1013人,因残致贫比例超51%,因病致贫比例达12.3%。

在这些失能人员背后,是奉节上千个深陷贫困泥潭不能自拔的家庭,以及数以千计被束缚住手脚的家属。

奉节县草堂失能供养中心二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尹建红摄

为帮助这些家庭脱贫,奉节县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新途径,在全国率先对贫困家庭和农村失能低保户实施集中供养,从而释放失能贫困家庭的自我脱贫能力。

在调研基础上,奉节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建立贫困家庭和农村五保失能人员“政府兜底保障、释放劳动能力、助推脱贫攻坚”集中供养模式。

目前,奉节县已建成永乐、吐祥、草堂3个养护中心。其中,草堂供养中心由辽宁省投资2000万元援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目前二期已建成,即将投用。

“刘老师,天冷了,衣服要多穿,不要着凉了。”

工作人员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回房休息。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尹建红摄

“栗院长,有你们供养中心在,我们吃得好穿得暖,很幸福。”

草堂镇竹坪村村民刘修兴去年家里房子被洪水冲垮了,失去住所的他被安置到供养中心。虽然失去了房子,但老人的生活质量并未受到影响,在供养中心,他生活的很开心。

集中供养帮扶的对象限定为农村五保失能人员、城市“三无”失能人员、城乡低保和农村建卡贫困户等贫困家庭中的失能人员,由县民政局、县残联—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把关审核,确保把有限的钱用在实处。

钱从哪儿来?“主要是整合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慈善捐赠等社会救助资金,不足部分再由财政兜底保障。”草堂供养中心院长栗春容说。

为确保失能人员在中心住得安心、亲人放心、社会省心,供养中心在护理上突出一个“养”字。

工作人员帮助失能人员修剪指甲。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尹建红摄

若失能人员患病,按就近就地就医原则,先由派驻医生进行“床头治疗”,如果不能缓解,则护送到卫生院进行住院治疗。因病情危重、或医疗技术条件不够,需转院治疗的人员,由卫生院派送120协助转院治疗。

除了给予心理和生理上的照顾,养护中心还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开展家庭收入状况随访,对每个家庭释放了多少劳动力及现在的收入情况,一一进行记录。一方面实行有序退出,家庭已脱贫发展到有供养能力的,家属将其接回家或转送其他福利机构;另一方面建立再入机制,有效防止失能人员回归家庭后再次返贫。

“每集中供养1名失能人员,至少可以释放1名劳动力,按人均每月劳务收入3000元估算,一年增收3万多元。”奉节县民政局副局长谭波说。

目前,该县已将失能供养机构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全县供养床位将达到1000余张,最终实现贫困家庭失能人员应养尽养的全覆盖,彻底改变“因病、因残致贫”的困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