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方文献+优质馆藏” 2019全国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高层论坛在大足区召开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19-12-06 20:50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6日20时讯(首席记者 陈发源 摄影报道)今年9月6日,历时14年编撰完成的《大足石刻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标志着我国针对一个大型石窟群编写的第一部集科学性、史料性、文献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考古报告集正式面世。作为含金量较高的文献作品,它的面市极大的推动着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繁荣发展。

12月6日上午,以“发掘地方文献,打造优质馆藏”为主题的2019全国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高层论坛在重庆市大足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图书馆界、出版界的专家和代表近1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就地方文献收集、保护、开发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路径,以及图书馆界与出版行业如何开展联动,进行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共建,打造优质馆藏图书,而《大足石刻全集》的出版正贴合本次论坛“发掘地方文献”的主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正如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常委、大足石刻旅游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魏中武在开幕致辞中谈到的,大足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以《大足石刻全集》的出版为代表,显著地上了一个台阶,能够让更多专家学者和普通人了解大足石刻的文化与艺术魅力。同时,《大足石刻全集》编撰出版取得的经验,能对其他地区相关工作起到先行示范作用,促进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繁荣开展。

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经理高岭在致辞中表示,《大足石刻全集》的出版是重庆出版集团在地方文献的发掘和出版的一座高峰,作为一家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性综合出版单位,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地方文献资源的发掘出版工作,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她还对出版单位和图书馆间加强交流合作进行了展望。

论坛上,来自上海、广东、重庆、郑州的四位文献专家进行了主题发言,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痛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多年工作中取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宝贵建议,对未来发展方向与具体路径作了深刻的分析,为与会者带来一场点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高端学术分享。

四位专家主题发言后,论坛以《大足石刻全集》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典型案例,并播放了《大足石刻全集》专题宣传片,深入探讨图书馆和出版行业如何加强沟通合作,打造地方文献资源优质馆藏。

编撰方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崇峰分别作了发言,从不同专业方向介绍了《大足石刻全集》内容收录情况、学术艺术价值、编辑出版情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作为地方文献资源的优秀代表,《大足石刻全集》极高的内容和应用价值,使其必然成为优质的馆藏作品,无论是文博专业、艺术专业、设计建筑专业学习研究者查阅参考,还是普通读者领略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都能发挥巨大而恒久的作用。

会议结束后,与会嘉宾纷纷感言,会议既有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建构,又有具体案例的经验分享,既能丰富参加人员的知识储备,又能指导工作实际,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链接》》

《大足石刻全集》由重庆出版集团、大足石刻研究院组织200余人的专家和编辑团队联合编撰,历时14载,于2019年成功出版,代表着21世纪石刻研究的最新成就。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共11卷19册,包括记录拓片1852张,测绘图、示意图、效果图、地图等2470幅,摄影照片、航拍照片、卫星照片、正射影像等3942幅。

全集综合运用考古学、艺术学、文献学、民俗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充分借助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足石刻这一重庆市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进行了客观、全面、系统地记录、保存和展示,集科学性、史料性、文献性、记录性、艺术性于一体,填补了大足石刻多个重要研究领域的空白, 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极高评价,被称赞为国内石窟考古报告里程碑式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