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城南门洞发现一处古代石拱桥群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2019-11-19 21:24
听新闻

清代彭水县志上的地图曾标注,在彭水县城南门洞这个位置有座“遇仙桥”,近日,彭水县有关部门在实施旧城改造时,就在县城南门洞同一位置挖掘出了4座古代石拱桥,其中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40年,那这几座桥会不会就是“遇仙桥”呢?

在彭水县城南门洞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从里到外石拱桥一共有4座,均为单孔石拱桥,而且都是用均匀的石墩砌成,桥孔从里到外也是越来越宽。其中最外面的石拱桥孔高3米,直径3.8米,在桥的侧面还雕刻有一个形似“龙头”的图案。虽然石桥被掩埋地下多年,其功能已变为下水道,但仍然在发挥作用。目前,彭水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石拱桥上的文字和图案进行拓片,以做进一步研究。“目前我们在南门洞这个地方发现的这座石桥,他的座向是由东向西一共有4座桥,在第1座桥的桥面上,我们看到了有这样一路文字,‘桥头万岁婆婆石匠刘三刻’,在劵顶上也发现了5处文字的记载。”彭水文管所所长杜继臣向记者介绍。

11月18日,彭水文管所的工作人员终于在最外的一座桥底部发现了刻有“乾隆四十四年仲春月吉立”字样,确定了这一座桥的修建时间。“从桥上的碑文记载,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四十四年,距现在有240年的历史,桥上还有当时修建这座桥的捐款人的名字。”杜继臣说:“这座古桥的发现,见证了彭水城市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挖掘彭水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杜继臣表示,里面的3座石拱桥是否修建于同一时期,为何又在同一个位置修建这么多的石拱桥,这些都有待专家考证。

今年89岁高龄的龚惠德老人从小到现在一直居住在南门洞,他说,小的时候就知道这里有一座桥。“那时候桥上还有栏杆,主要是用来通路的。”但龚惠德表示,他们并不知道里面还有3座桥,也并不知道这座桥就是“遇仙桥”。“后来修房子就把这座桥遮挡了,大家就看不到了。”

彭水县文联主席任永松介绍,清代彭水县志有记载,此处曾有座“遇仙桥”,并且当地民间也流传此处有“遇仙桥”,因此,这座石拱桥的出现,与清代彭水县志记载十分吻合。“这张地图是清代光绪彭水县志的彭水城市全图,这张地图上记载了南城门和遇仙桥的位置,这遇仙桥的位置和我们现在正在挖掘的南门洞石桥一致,可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桥就是遇仙桥。”

“如果只是用来让行人行走,那么一座桥就行了,那为何要挨到起修4座桥呢,是最外面一座叫遇仙桥,还是几座桥都是叫遇仙桥呢,这是市民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彭水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仍在对发现的石拱桥群进行考证。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大明 闵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