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破解问题 从严从实推进整改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推进主题教育见实效
新华网
2019-08-21 16:39
听新闻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题:聚焦聚力破解问题 从严从实推进整改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推进主题教育见实效

新华社记者

记者近期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走访了解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地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抓好专项整治为切入点,对检视问题进行“大盘点”,聚焦聚力破解突出问题,切实推进整改落实工作有行动见实效。

深入一线调查 扎实开展治理

陕西坚持把调研检视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听民意、摸实情,采取各种形式,把问题找到找全,把根源挖深挖细。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围绕放管服改革后监管等问题,厅党组成员带队到企业车间、农村社区蹲点调研。陕西省民政厅从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找原因,梳理出能力不足、担当不够等17个问题。目前,陕西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共梳理查摆问题5747个。

甘肃要求各单位围绕中央部署专项整治的5大类18个方面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的老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的新问题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弱项和短板问题,逐条列出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做到整治问题没清理的不放过、整治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整治效果不明显的不放过、群众评价不满意的不放过。

青海印发了7个专项整治方案,各牵头单位负责同志积极主动作为、带头履责尽责,对所有整改问题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确保所有整改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化的整改效果。截至目前,青海各单位制定具体方案317个,排查出问题665个。

宁夏要求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具体表现什么样、背后原因是什么、整改落实怎么做,作为一条线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主题教育开展之前,自治区党委就派出调研组深入5个地级市及部分县(区),20个区直部门、高校、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和窗口单位,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开展主题教育的意见建议。

聚焦短板弱项 注重分类施策

陕西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改起做起。西安市出台户籍业务办理和窗口服务“双规范”,创新出入境“一证通办”模式,群众办证时间由15分钟缩短至8分钟。陕西省信访局对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攻坚,化解70多件“钉子案”“骨头案”。

甘肃提出按行业、分领域整改。针对党建“灯下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脱贫攻坚、便民为民、国有企业改革、医德医风等突出问题,甘肃开展集中治理。比如,甘肃省委组织部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等体制机制问题,先后制定出台针对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的工作办法,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青海各单位坚持开展主题教育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从自身工作着手,从身边细微处找差距、抓整改,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截至目前,青海第一批82家单位领导班子明确整改任务1282个,已完成整改432个,解决班子自身问题161个,解决群众实际问题477个。

在宁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的重点,与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文件,列出了不发文负面清单,要求以往发文基数大的地方和单位原则上按精简50%把握,发文基数小的地方和单位按精简30%把握。

坚持真“破解”求实效

陕西把整改落实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标尺,坚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截至目前,参加第一批主题教育的单位已完成问题整改2901项,正在整改2846项。同时,陕西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既注重具体问题的整改,又着眼从制度层面作出长远安排。比如,陕西省人大修订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政府研究制定了省秦岭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给秦岭生态保护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甘肃省委巡回指导组认真履行督促指导职责,指导各单位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敢于正视现实,坦诚直面问题,做到边学边查边改。目前,甘肃已解决即知即改问题639个。对暂时不能整改到位的,已研究制定专门整改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做到真“破解”、求实效。

青海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和扫黑除恶督导案件线索,持续抓好整改落实。截至目前,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30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6个,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5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28个,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督办的67件案件线索已立案侦办21件、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4个。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已排查出59家涉危险废物企业存在的239个问题,对5家问题较为突出的企业集中约谈。“在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听到企业反映废渣处理的难题后,进行了认真反思,并决定在8月底完成宁夏固体废物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为危废企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危废处置查询渠道。”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中心危险废物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说。(记者张斌、王博、央秀达珍、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