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生产车间到博物馆主题展馆 一栋“国保”厂房的涅槃
华龙网-重庆日报
2019-07-19 08:35
听新闻

在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钢”)环保搬迁至长寿区后,大渡口区这座昔日的“钢城”也渐渐归于平静。

位于大渡口区李子林的原重钢型钢厂片区,在3座数十米高的烟囱之间,有几栋老厂房被保留了下来,其中一栋就是重钢的前身——钢铁厂迁建委员会(下称“钢迁会”)的生产车间。2013年,作为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的一部分,这栋厂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钢迁会生产车间旧址也是正在打造的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下称“博览园”)的组成部分——重庆工业博物馆的主题馆,该馆于7月初完成布展工作,将在10月面向公众开放。

厂房里,部分生产设备设施被原样保留下来,但却没有了往日机器的轰鸣。现场采取图文和场景还原的形式,无声地述说着钢迁会从成立到西迁重庆,并在抗战大后方坚持生产、支援军工的恢弘历史。

这栋建成于上世纪40年代初的“国保”厂房,在近80岁“高龄”时重新焕发生机。

重庆工业博物馆主题馆——钢迁会生产车间旧址。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张锦辉 摄

抗战

为全国兵工企业提供90%的钢铁原料

走进107米长、27米宽、23米高的钢迁会生产车间旧址,迎面是展现钢迁会生产场景的巨幅浮雕墙。浮雕右上角的“1938”和左下角的“1945”遥相呼应,象征着钢迁会在重庆的7年时光。

已进入调试阶段的主题馆展览被命名为“钢魂”。“钢魂寓意着民族之魂、钢铁之魂、全民抗战之魂、重庆工业之魂。”博览园项目专家、历史文化学者何智亚说。

事实上,包括“国保”厂房在内的这几栋老建筑能够留存下来,也是缘于时任渝富集团董事长何智亚在2007年的一项提议:重钢搬迁后,保留部分老厂房,打造工业博物馆。

这一提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论证,博览园最终选址原重钢型钢厂片区,项目占地152亩,建设规模14万平方米。

“提起重钢,不少人都知道它成功轧制了新中国第一根钢轨,但鲜为人知的是,它还是中国最早创立的钢铁企业,已经有近130年的历史……”大渡口区文管所所长李国洪介绍,重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张之洞于1890年创办的汉阳铁厂,其当时被视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家集冶铁、炼钢、轧钢于一厂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钢迁会于1938年3月奉令成立,担负起将汉阳铁厂及武汉附近其他各钢铁厂择要西迁至大后方重庆的重任。

钢迁会艰难的转运工作从1938年6月初开始,到1939年年底结束。其间仅用40天完成的“宜昌大撤退”,保护了中国工业的精华,在转运的3.7万吨器材中,有3.2万吨运抵大渡口。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钢迁会汇集无数爱国志士,冒着生命危险,将数以吨计的设备拆卸后抢运至重庆,并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将工厂建成投产,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站在主题馆内的“宜昌大撤退”复原场景旁,李国洪望着头顶悬挂的日机模型说。

史料记载,钢迁会在鼎盛时期有员工15699人,抗战期间为全国兵工企业生产提供了90%的钢铁原料,成为大后方最大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1940年9月14日、1941年8月22日和9月1日,日军共出动45架次飞机轰炸钢迁会厂区,死伤员工163人。

亲身经历过那段时期的工友邹宗友生前曾回忆:“我们当时一边安装设备,一边生产,一边还得躲日机轰炸……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多生产一些钢铁产品出来,支援兄弟兵工厂多出产一些子弹、枪炮,好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

改造

用破旧老厂房打造现代博物馆

在2013年成为“国保”后,钢迁会生产车间旧址这栋当时已经有些破旧的老厂房该如何修缮,牵动着不少人的心。

“我们专门委托清华大学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伯英牵头的团队进行了修缮设计。”渝富集团工业博物馆公司副总经理金鑫介绍,在方案确定后,2017年1月22日至2018年5月11日,施工团队对旧址进行了修缮。

站在旧址前,枣红色的钢板和高大的玻璃幕墙融为一体,体现出传统和现代的交融;走进展馆中,墨绿色的钢结构、土黄色的杉木屋顶、宽敞的空间呈现的工业气息又扑面而来。

金鑫介绍,修缮之前,老厂房屋顶的石棉瓦破损严重,局部只剩下钢架;屋顶钢结构有油漆脱落、生锈的现象,厂房里充盈着灰尘和刺鼻的气味;建筑地面凹凸不平,局部钢筋裸露……已不能满足作为公共开放场所的需要。

好在专家们对老厂房的“体检”结果让大家长舒了一口气——这座老厂房的钢结构没有开裂的情况,整体状况稳定;建筑主体的混凝土结构没有明显裂缝,支撑系统稳定;墙体局部出现的雨水侵蚀等情况不算太严重,加固后可以正常使用。

记者在展馆内看到,旧址的屋顶由杉木铺装,显得十分古朴。在杉木之上看不到的部分,还增加了防水卷材、金属复合板等材料;西立面和南立面均增设墙体,让旧址建筑实现了封闭。

金鑫称,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国保”在修缮时尽可能保留下了厂房的原貌,包括内部历年改造的痕迹和破损的痕迹,以增加可读性、可识别性和历史的沧桑感。例如,一堵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砂砖墙就得到了保留。它的颜色、质感和厂房初建时所用的青砖有一定区别,但经过近40年的岁月洗礼,它也被赋予了历史气息,所以在展馆中并不显得突兀。

“还有地下这些以前生产时用于流钢水和排废水的基坑,它们原本布满灰尘和黑色的油污,经过清洗也成为了一道景观。”站在设计师采用钢结构及透明钢化玻璃覆盖的地面,金鑫指着脚下说,未来游客还可以进入坑道内参观。

探索

活化利用工业遗产也有诸多可能性

在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传统产业逐渐衰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企业搬迁持续进行的今天,妥善保留工业遗存,保护有价值的工业遗产,对于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城市生命、满足高技术影响下对高情感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何智亚表示,工业遗产往往被人忽视,直到本世纪初,中国才开始逐渐关注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问题。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学术界便已纷纷成立工业考古组织,研究和保护工业遗产。

比如,德国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其原址是炼钢厂、煤矿及钢铁工业,使周边地区严重污染,于1985年废弃。改造后,公园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起,打造出独特的工业景观,1994年建成开放后,成为公众欢迎的休闲场所。此外,纽约SOHO区、莫斯科红十字巧克力厂、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等都是合理改造利用工业遗产的成功案例。

在重庆,鹅岭二厂、北仓等文创园区也是依托工业厂房改造而来,并吸引众多游客“打卡”。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田琦表示,老工业厂房的改造也有很多可能性,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其改造后的用途,包括公共体育场馆、长租公寓、科研基地等,并非只能改造成文创园区。

“利用钢迁会旧址打造博物馆,不仅是为了铭记重钢在抗战期间积极生产、支援军工,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书写抗战传奇的历史。这一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案例,也会对重庆其他闲置工业厂房、工业遗址的开发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何智亚说。

市文旅委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表示,重庆已确定了历史、革命、抗战、工业、自然五大博物馆群的建设目标。博览园建成开放后,不仅将成为我市工业博物馆群的领头羊,助推城市人文品质提升,这处以工业文化为主体的文旅地标,也将成为重庆都市旅游的一个新去处。

重约250吨的8000匹马力双缸卧式蒸汽原动机。

250吨的蒸汽机诉说百年沉浮

本报记者 牛瑞祥 赵迎昭

在钢迁会生产车间旧址一侧,一台庞大的老式蒸汽机静静“躺”在水泥基座上,机身上的“1905”字样及生产厂商信息仍清晰可见。这台重达250吨的老式蒸汽机是重庆工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8000匹马力双缸卧式蒸汽原动机。

“这台蒸汽机1905年由英国谢菲尔德市梯赛特戴维兄弟公司制造,1906年进口,是中国轧钢工业第一台大型轨梁轧机原动机,先后安装于广州、汉阳,1938年西迁至重庆。”原重钢型钢厂厂长胡廷力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这个大家伙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但也是老来得福啊!”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4月至7月间,拆迁中的汉阳铁厂遭到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工人死伤惨重,炼铁炉、炼钢炉、动力机件不同程度受损。“工作人员冒着危险,随炸随修、日夜不停,一共从汉阳铁厂拆迁机器、材料约3万吨,这台250吨重的蒸汽机也在其中,跟随钢迁会西迁重庆。”胡廷力说。

不过,这台蒸汽机在西迁至重庆后却因为缺少零部件而“休息”了10多年。

1950年10月,国家重工业部及西南工业部的领导决定修复这台蒸汽机,发现该机器的诸多零部件仍散放于长江沿岸多地,其中一个重要部件——飞轮曲拐轴更是在西迁过程中遭日机轰炸沉入长江。政府随即组织人员将飞轮曲拐轴打捞出水,其他缺件则由鞍钢制作。

为何要费尽周折打捞飞轮曲拐轴?胡廷力解释:“其他配件都可以复制加工,但想加工飞轮曲拐轴可没那么简单,也只有用打捞这个笨办法了。”

1951年2月4日,8000匹马力蒸汽机开始安装,12月竣工投产。从此,这台巨型蒸汽机便开始为建设新中国开足了马力。1952年4月10日,这台蒸汽机为重钢成功轧出了新中国第一根重轨——中华式38KG/M重轨,用于成渝铁路的建设。

这台巨型蒸汽机工作时会发出像火车蒸汽机车头般的轰鸣,气势磅礴,几乎整个大渡口都听得见。“这台机器自从投产后,可以说是全年无休,只有在检修时,才会安静几天。不过检修那几天,已经习惯了这种轰鸣声的大渡口人反而还睡不安稳了。”胡廷力笑着回忆。

1985年,重钢进行节能改造,电动机彻底取代蒸汽机,这台机器也作为中国最后一台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轧钢原动机停产下马。至此,这台巨型蒸汽机已经累计为重钢生产各类钢材、钢坯380余万吨。

2005年,胡廷力组织型钢厂的老工人又将这台已荒废20年之久的巨型蒸汽机重新组装完整,陈列在现在的位置。

“这个‘宝贝’是我们型钢厂保留下来的,它见证了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胡廷力说,现在不少老重钢人都还盼望着,等博览园开园后回去看看这位“老朋友”。

记者手记》》

让工业遗产的灵魂“活”起来

牛瑞祥 赵迎昭

鹅岭二厂、北仓、喵儿石……这些由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重庆文创园区,无不吸引着游客趋之若鹜,但在“打卡”之后,人们往往又发现,在园区中很难感受到这些老建筑的历史和故事。

将于十月正式开放的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或许会成为重庆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中的一个“另类”。

火车头、利用高炉打造的巨型城堡、用废弃工业零件创作的雕塑……这些散布于园区的作品,无一不让博览园具备成为重庆又一个热门“打卡”地的潜质。而工业博物馆的展陈,又能让游客“打卡”时,深度了解钢迁会西迁重庆、支援抗战的故事以及重庆的工业发展史。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信息,承载了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让工业遗产重新焕发活力,修缮往往只是第一步,仅仅让其身体“活”了起来,更为重要的则是在修缮后,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这处遗产的历史,让其灵魂也“活”起来,延续历史文脉。

成功活化利用工业遗产的案例无不说明,只有让工业遗产的身心都“活”起来,才能让游客在其间真正感知这处遗产的前世今生,从而铭记历史、开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