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打就业扶贫“组合拳” 让贫困户端上“铁饭碗”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19-06-25 06:3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5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余艳清 李扬 唐苠涵)昨(24)日,笔者从重庆市潼南区获悉,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区将就业扶贫作为实现稳定脱贫、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建机制、强培训、促就业、重实效,打出了一套就业扶贫“组合拳”,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2018年以来,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803人次,带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81人,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培训率达80%、就业率达90%……转移就业已成为潼南区贫困家庭稳定脱贫的重要渠道。

将花椒装车。通讯员 余艳清 摄

扶贫车间心连心

眼下,潼南区崇龛镇柿花村花椒种植基地进入了采摘期,重庆阿源农业有限公司管理人员正组织村民进行花椒采摘和修枝管理。当地的贫困户陈本英也成为了基地里的的一名工人。只要家里没事,她都会来基地里工作。

陈本英说,我以前在外地打工,但是现在年龄大了,自己有高血压、贫血,家中也有老人需要我们赡养,所以就没在外务工了。“回来过后也不错,我爱人在镇上跑摩托车,我也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离家近,也方便照顾老人,每个月还能挣到差不多2000元的工资,比在外头打工强。”

群众在花椒基地务工。通讯员 余艳清 摄

“我们一共吸纳了村里40多名群众就业,其中有12人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人员、低保户人员或残疾家庭人员。由于贫困人员占了较大比例,我们阿源农业也因为被评为了‘就业扶贫车间’,通过扶贫车间,让村里有就业愿望,但又难以外出务工的困难劳动力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重庆阿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兴勇介绍,目前贫困户在我们公司打工,不仅有务工收入,还有土地流转金。明年,我们将探索通过实施技术入股的方式,让有花椒种植技术的贫困户通过技术入股,每年能够在公司有一定的分红收入,同时对于没流转土地的贫困户,我们将通过技术传授、产品回收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增收。

今年以来,潼南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新建立的就业扶贫车间主体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同时,积极与相关企业沟通对接,充分发挥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成为“产业工人”。

潼南区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副局长陈特说,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扶贫车间+企业+农户的模式,让建卡贫困户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真正实现扶贫“小车间”、脱贫“大作为”,让扶贫攻坚的政策起到实效。

孕婴师培训。通讯员 余艳清 摄

技能培训手把手

双手放在婴儿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婴儿右肩,再逐渐回到原处;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脚踝部轻轻挤捏,然后按摩脚踝及足部……6月18日,在潼南区柏梓镇孕婴师培训一班的课堂上,来自潼南区电子科技学校的老师正在为学员讲授婴儿抚触的相关知识。

此次孕婴师培训由潼南区就业和人才服务局、柏梓镇人民政府主办,潼南区电子科技学校承办。培训为期一周,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孕产妇护理、婴幼儿发展、婴幼儿生理发育、日常生活护理等内容展开培训。

笔者在培训现场看到,授课教师带来了很多育婴师道具,婴儿模型、婴儿衣服、毯子、尿不湿、澡盆等,手把手地给学员们培训怎么抱宝宝、新生儿的喂养、如何给婴儿洗澡、换尿不湿等育婴师日常工作,并提醒大家做好日常的安全防护,以及如何处理一些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比如宝宝被奶呛到了该怎么办。学员们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积极互动,整个培训过程学习氛围浓厚活跃。培训结束后,学员还将进行理论和实操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初级育婴师证。潼南区就业和人才服务局、潼南电子科技学校将推荐学院就业。

柏梓镇天池村贫困户唐密,结婚后就一直待在家里带孩子,当得知潼南电子科技学校正在镇上免费开展育婴师培训后,她立即报名参加。每次上课都特别认真,希望能够在护理操作上提升技能。“非常感谢政府提供的育婴师培训机会,并且能够学习到很多知识技能,比如怎样更好进行婴儿盆浴、给婴儿做被动操、发热后物理降温等相关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加倍努力,争取通过考试拿到育婴师资格证,这对以后出去找工作和提高家庭收入有很大帮助。”唐密对今后就业充满信心。

“以前我觉得看孩子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觉得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掌握专业的技能和技术才能看好孩子。”参加培训的学员纷纷表示,将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认真学习,掌握新的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家庭负担。

2018年以来,潼南区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以举办就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帮助农村地区群众实现再就业。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育婴员、美容师、电工、保育员等技能培训21期803人。

镇村干部走访米祖明。通讯员 余艳清 摄

公益岗位一对一

6月20日,天刚蒙蒙亮,双江镇板仓村贫困户米祖明便推着车、拿着扫帚,仔细地清理着村里公路边垃圾和杂草。“公益性岗位让我增加了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现在能靠自己双手挣钱了,挣得体面、用的踏实……”米祖明是村里的贫困户,提起政府在家门口给他提供的新工作,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米祖明说,我当村里的保洁员,每月能够领1700多元的工资,得空的时候再打点小工,加起来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进一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促进贫困户就业脱贫。今年以来,本着“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原则,潼南区各镇街通过设立保洁员、护林员、护路员、治安协管等公益性岗位,针对年龄大、文化低、技能弱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政策福利”,让其摇身一变“工薪族”。

“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贫困户,最好的脱贫途径就是就近安置工作。”陈特说,在公益性岗位开发方面,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统筹利用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资源,分解岗位开发任务,优先安置未脱贫建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2018年以来,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130个,安置建卡贫困户553人。

潼南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戴红丽说,脱贫攻坚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心工程。下一步,区人力社保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实施“两条腿”走路,统筹推进就业扶贫:一方面,坚持就业扶贫增收入、技能扶贫强素质,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以育婴、电工及加工制造为抓手,实现“应培尽培、能培尽培”。另一方面,注重完善就业和培训需求信息,动态掌握建卡贫困劳动力底数,保证毫无遗漏、不留死角,努力实现就业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