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对话 写出哲学
华西都市报
2019-04-22 06:05

医生或许与文学天生缘分不浅。且不用文学史上诸多弃医从文的佳话案例为佐证,但就论医生直接面对、处理的对象:身体、精神,本身就跟人的性格、情感密不可分、混为一体。而这些名词,正是文学处理的对象。尤其是一个拥有灵活、通达、反思型行医风格的医生,往往拥有技近乎道的鲜活的灵魂。《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正是一本优秀医生写的随笔文集。作者胡冰霜是川大心理学教授,曾是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行医40年,除了积累成精湛的医术,直接面对求医者各种状况的她,通过身体与疾病,也更深理解了人的多样,人的弱点,人的可爱,以及诸多的人性难解之谜。

职业医师撰写医学散文集

社会上不缺少医生写的养生指南,医学界也不短少大部头的专著,《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的独特之处却在于:它是职业医师亲笔撰写的具有科普性、趣味性,同时兼具心理学与哲学意味的医学散文集。读者从中自然可以收获医学常识与专业知识,但这不是主要收获。通过病症、病人,作者胡冰霜想要提供的主要不是医学知识或者治疗建议,而是想从人格层面去解释病理与心理的关系。  

比如她想要启发读者跟她一起思索:为什么一个热爱文艺的精神病患者以生命去抗拒吃药?一个各项指标都健康的人,一再坚持自己在生病,并对查不出病愤愤不平,后来她罹患上肺结核,却反而因此神清气爽。为什么?胡冰霜思考认为,这位疑病症人,心心念念怀疑自己生病,以至于情绪真的影响到身体,从而真的生病,几乎是“求病得病”的状态,真正生病的是她的灵魂,是生活意义的丧失。以至于她需要以有病可养的方式,重新获得被关注,被关爱,以及生活的意义。

胡冰霜1978年到华西坝求学,1983年从医学院毕业。作为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预防医学博士后,胡冰霜秉着“希望自己的眼界能稍高于具体的器官和系统”的信念,她选择了一个视野广阔的学科——精神医学。此后又与心理学相遇。1992年,受“大医学”概念的感召,她又开始涉及预防医学。1998年,胡冰霜偶然读到钟肇政编译的《史怀哲传》。史怀哲20多岁完成了神学、音乐学的学业,30岁开始学医,37岁完成医学学业,然后靠在欧洲演奏管风琴筹款,40岁时终于在非洲加蓬建立了史怀哲医院。他精通内、外、妇、儿、皮肤、传染、神经、精神等各科,兼任麻醉、手术、接生、检验、免疫等工作,把医生、哲学家、神学家、音乐家的事业都做到了极致。掩卷之余,胡冰霜开始思考自己今生的各种可能性,由此步入“全科医学”领域。

生理病状藏着一个病人的故事

在行医的过程中,胡冰霜遇到过无数过感冒发烧、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病、胆结石、肠梗阻、胰腺炎、荨麻疹、慢性带状疱疹、瘢痕体质、酒精中毒的案例。在每一种疾病生理病状的背后,往往都藏着一个病人的故事。有的故事,已经超出医学,进入哲学的思考层面。在精神病院里喜欢文学的拒绝吃药而把药藏起来的病人,带着神经性皮炎走四方的美丽医生,蛇群缠腰的“拉奥孔”婆婆,在遥远国度救死扶伤的基督徒医生……在胡冰霜笔下,都成为引发人们思考更多的引子。  

面对弥漫着虚无主义和竞争法则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和外界形成了特殊的联系:对抗、和解、痛苦、喜悦、无奈……疾病看起来是自然法则使然,但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所引起的心理症结都会反映在身体上。

病者都渴望医学、医生能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然而,胡冰霜行医40年,感受最深的却恰恰是,医学具有不确定性,甚至是不少无能为力的地方。或许,有的时候,不是人去医病,而是人要与病对话。所谓的治疗,就是寻找人与自己身心、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最好方式。  人通往智慧的途径有很多种,有的是通过文学,有的通过哲学,还有的是通过医学。更重要的是,比起空头文学家或者哲学家,与具体的身体、精神打过交道,其思考力往往更有附着,更有迹可循,其写文字作品,往往更实际,更有嚼劲,更耐看。

用悬疑书写青春与时代 蔡骏回忆1997年的“无尽之夏”

1997年夏,年轻的女教师聂倩失踪。十六岁的“我”是聂倩最喜欢的学生,也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人。酷爱推理小说的“我”,断定老师被出租车司机绑架,掳往崇明岛的海岸线,危在旦夕。中考失败的“我”不知向何处去,决定去崇明岛,拯救老师,也拯救自己。而且“我”不是一个人去,而是“我们”一伙四个男生,两个女生。各自面临不同的青春困境。六个少年结伴远行,前往台风登陆的黑夜。这是一次荷尔蒙之旅,自我救赎之旅,目击历史之旅,更是“我们”这一代的成人礼。这就是有着“国内悬疑小说第一人”之称的蔡骏,在最新悬疑小说《无尽之夏》中要讲的故事。在蔡骏的回忆里,相比2018年的夏天,1997年的夏天更为绵长。整个九十年代几乎全是夏天,热情、澎湃、粗糙而野蛮……城市如同脱缰野马般发展,上海的天际线像热带雨林般茁壮生长,郊野仍然有大片尚未开发的稻田,以及喷射着浓烟的工厂。  

蔡骏的悬疑小说,特别善于将社会、时代等元素,巧妙地与个体、故事融合在一起。用个体小人物的生命体验映射出大时代的背景。《无尽之夏》的故事发生在1997年香港回归、亚洲金融风暴开始的年代,围绕上海这一大都市以及周边崇明岛展开,蔡骏将六位少年寻找老师的故事融入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这或许正是蔡骏的悬疑小说,高级点不在于讲故事,而是用小说抒发历史感,时代感。

之所以将故事背景设置在1997年,蔡骏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它是改革开放40年的中间点,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青春期。此后,我所生活的上海乃至全中国、全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尽之夏》寻找老师这一主题,有悬疑小说的元素,但更多着墨的是青春成长问题,是成长的故事,有一半情节来自他个人的真实生活和成长背景。“我想用青春比喻时代,无论哪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青春的共鸣。历史亦有连贯性,是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化,才有今天繁荣富强的结果。”  

近日,在成都西西弗书店,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的蔡骏也坦言,这本小说是基于他个人的真实生活和成长背景而进行的写作。蔡骏是在上海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他的成长记忆是外滩背后的古老大厦、蜿蜒略带黑臭的苏州河、父母单位分配的六层楼新工房,还有沪西工人文化宫与长寿路沿线的几大工厂。蔡骏的爸爸,就是其中一个生产石油机械设备的工厂里的普通工人。作为上海工人子弟,蔡骏目睹了那些工厂一一消亡,连同读过的小学和中学都被夷为平地,如今成了高档楼盘与夜总会的大门。

1978年出生于上海的蔡骏,在小说中,有着浓厚的上海情结。“整个上海也几乎都是泥沙堆积的结果,造就上海的原材料来自整个长江流域--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洞庭湖与鄱阳湖,甚至由淮入江的中原大地。今天上海人生活的大地,便是长江与大海的恩赐,整个中国历史的恩赐。我相信上海永远是新的,因为它永远在生长,永不停歇地向大海挺进。”蔡骏在小说中还写了大量地理、博物元素,如上海崇明岛的形成、大海航船等,“这是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提醒我们打开思路和视野。1997年,登陆崇明岛的台风‘白鲸’是我在《无尽之夏》中的虚构,但1997年的‘我’和我那一代人所经历的少年与青春,却是非虚构的。” 

封面新闻 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