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新增一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说不定你家也有
江津日报
2019-04-15 10:13

在距江津城区约15公里的五举村,有一个原本并不出名小山坡——土红山,近年来,却因为土陶制品远近闻名。

曾几何时,这里的土陶制作险些后继无人,但由于传承人与土陶有着割舍不开的情谊,这份绝活得以保留,在传承祖辈绝妙手艺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江津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去年12月,五举村的土陶器制造技艺被评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年销售3万余个

江津土陶的前世今生

土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制陶技艺。土陶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型制、浓郁的汉代风韵、南北朝的特点,明清时期,又有吸收其他姊妹艺术之长处的印痕”。

土陶以自己独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凸线花纹饰缀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质朴地显示着中华民族四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明显的时代特征,被专家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

在江津,关于土陶器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四五千年前。据记载,清光绪年间,每年产酒缸约一万口。

1912年,全县有土陶制品业10户,年产杂用陶瓷器36万件,分布在永安(秦家)乡,双龙(圣泉)仁沱乡、和爱乡、顺江乡、珞璜乡、清平(嘉明)乡等地。

直到1956年,土陶制品厂增至17家,组成了4个土陶厂。1973年,其他种类容器上市,造成产品滞销,不少陶厂逐步关停并转,老手艺陷入了失传危机。

我们这个土陶制作厂原本也是集体所有制的榨菜坛子制作厂,属于双石二队,直到后来改制,要关停厂子,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私人承包下来,并于2000年成立了淘拓陶瓷经营部,也是希望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我丈夫和儿子负责土陶制作和手艺传承,我主要就负责打开销路,管理财务等等。”施伦碧笑着说。近年来,在他们一家人的努力下,老手艺不但得到了传承,江津出品的土陶器得到了广泛认可,一年要销售量达3万余个,还获评了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纯手工打造

触摸文明的真实肌理

4月1日,记者来到五举村的土红山,一个小山坡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在施伦碧和老手艺人眼里,都是无价宝。

“开窑了!”在众人热切的期盼中,上午9时许,施伦碧打开了窑门。“从3月25日点火,4月1日丢火,再到开窑,已经有约200个小时。”

施伦碧告诉记者,一窑大概要烧7至8天,需要一直有人守在窑边,换人不停火,让氧化焰和还原焰交替烧制,这样窑内的气氛才能发生变化,也是为陶器产生窑变创造条件。

从土变成陶的过程就是烧制。几千个陶罐有序地排列在窑洞中,窑洞下填满了上好的煤炭,在烧制的8天时间里,1300摄氏度的高温会将粗糙的黏土变得更加细腻,让暗淡的釉色产生光彩。

据厂里工人段开福介绍,一件土陶从黏土变成能够使用、供人欣赏的器物,至少需要一个月的精心孕育。

说起土陶制作,经营部的工人们都能说出一二来。原来,施伦碧的丈夫陈代华作为非遗传承人,不仅自己掌握纯熟的技艺,还代领了附近的村民、土陶制作爱好者等共同学习技艺。如今,经营部里共有6人掌握了这门手艺,或许有的人是出于爱好,有的人是为了生活,但他们都成了这门老手艺忠实的守护者。

向精致加工转型

为老手艺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土陶技艺全靠一双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从选料、球末、存腐、注浆、上釉、擦色、抛光、到最后的烧成、成品入库等等,每个环节都是人工操作。

在土陶匠人手中,有的成为了实用的生活用具,现在却慢慢的蜕变为一种独具品位的艺术品。

时至今日从事传统土陶工艺的人越来越少,然断金碎玉光辉不减,薪火相传的土陶技艺发展到今天烧制技术更加成熟、艺术品味更高、品种更加多样化,观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其手工制作的传统性极具收藏价值。

“光有技术,而不适应市场需求是不行的,按部就班,终将会被市场淘汰。”施伦碧坦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土陶制品的代替品越来越多,产品市场越来越小。

土陶制品

近年来,非遗传承人们也在不断探索研发更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新产品,除了精细化生产日常生活用具,他们还在研究欧式花瓶、彩工艺品等制作,手艺由粗糙加工向精致加工转型,也为古老的土陶技艺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特约记者 黄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