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夙愿 今朝梦圆——中共城口县委引领25万城口人民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
03-03 17:16 浏览量  

千年夙愿 今朝梦圆

——中共城口县委引领25万城口人民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

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中华民族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的千年夙愿,今朝梦圆。

这是一项言出必行的庄严承诺——

“立下军令状,啃下硬骨头”,确保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

这是一部战天斗地的奋斗史诗——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向贫穷宣战,与落后抗争,以干部攻坚克难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千欢万喜的“幸福指数”,谱写25万老区人民波澜壮阔、撼天动地的脱贫攻坚壮丽史诗。

这是一座城口人民的精神丰碑——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不畏区位劣势所困、不畏基础薄弱所惧、不畏条件艰苦所惑,“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让困扰城口儿女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攻坚战犹酣。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共城口县委引领25万城口人民,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尽锐出战,直面脱贫攻坚这场消除贫困的歼灭之战、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攻坚拔寨的决胜之战、不容懈怠的时间之战,用苦干实干铸就城口脱贫攻坚伟大史诗,以实干实绩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铮铮誓言。2020年2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城口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中共城口县委“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坚定“战”的决心,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共城口县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引领25万城口人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载体,紧盯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突出“三精准”,聚焦“三保障”,狠抓“三落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督战消除贫困的伟大斗争,我们因共同参与这场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而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时代。”中共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表示,自党中央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以来,我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坚决贯彻“县抓落实”的责任,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和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在这场向贫困宣战、与贫困抗争的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付出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收获了攻坚决战的胜利喜悦。

城口县地处渝川陕三省市交界处,位于大巴山南麓腹心地带,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2015年以来,全县大力实施党建促脱贫,发扬组织千军万马,不畏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跨过千沟万壑,深入千家万户,理清千头万绪,道尽千言万语,脱贫成绩千真万确,脱贫群众千欢万喜,确保脱贫成效惠及千秋万代”的“十千十万”精神,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进入1253个农村网格,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员干部在一线与群众共同破解脱贫密码

县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坚持现行扶贫标准,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围绕“扶持谁”,抓实抓细精准识别,严格识别标准和程序,开展5次“回头看”和6次动态调整,有效杜绝漏评、错退,坚决扣好第一颗扣子,确保对象识别精准。

围绕“谁来扶”,逐级压实责任,建立“双组长+乡镇指挥部+村指挥所+帮扶责任人”的指挥体系和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平均10个以上工作日用于脱贫攻坚。县委主要领导带头落实遍访制度,县乡村三级书记遍访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建立“54321”结对帮扶责任体系,全县6121名干部实现帮扶贫困户全覆盖。

围绕“怎么扶”,落实精准方略,坚持战略思维、问题导向、抓铁有痕,精准制定落实“6+2”“1+3+N”等政策体系。坚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每年坚持谋划推动“春夏秋冬”四季战役,阶段性开展“百日会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工作落实。

围绕“如何退”保证结果真实,严把退出标准、退出程序和退出结果。科学合理制定脱贫规划,细化贫困对象精准退出办法,严格“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建立贫困户脱贫达标由县扶贫办、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卫生健康委、县教委、县水利局联合认证制度,加强数据比对,坚决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

同时,县委始终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使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将工作得力、经验丰富、发展潜力大,有担当、讲奉献的干部派到困难多、矛盾大、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去,既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又培养、锻炼、发现、储备了干部,为完成攻坚目标、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十三五’时期,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脱贫攻坚取得圆满胜利,延续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城口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空前激发。”中共城口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我县立足实际,把握城口县情,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推动城口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这份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

广聚“战”的力量,举万众之力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尽锐出战促攻坚——

2016年以来,我县共选拔8名部门正职、14名部门副职任乡镇正职,选拔24名部门副职任乡镇副职,选拔88名部门优秀干部到乡镇任副职,选派22名年轻干部充实乡镇班子,选派60名中青年干部到乡镇顶岗锻炼,增派33名脱贫攻坚突击队员到重点乡镇攻坚,真正实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现有90名第一书记183名驻村工作队员,25名驻乡工作队长84名驻乡工作队员。

同时,出台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26项措施,鲜明树立“年轻干部到基层去、优秀干部从一线来”的用人导向,共提拔重用基层扶贫干部119名。

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行动计划,不断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调整补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107名。引进国家三区科技人才64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38名,柔性引进教育、卫生、农业等重点领域紧缺优秀人才360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100余名,带动2400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2018年4月,34岁的谭天平被提拔为周溪乡党委委员、副乡长。“他在脱贫攻坚战中表现突出,鹿坪村在他的努力下,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据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谭天平被选派到鹿坪村担任“第一书记”,“人品好、能力强,业绩突出,提拔是很自然的事儿。”

多方支援聚合力——

深化东西扶贫协作及水利部定点帮扶,扎实推进国家水利部定点扶贫“八大工程”建设,国家水利部协调帮扶资金近5亿元,推动党建促脱贫、专业技术培训、消费扶贫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加强与市纪委监委帮扶集团、市经济信息委帮扶集团和九龙坡区结对帮扶,基础设施、产业、教育、卫生、干部交流、文化科技、社会帮扶等领域合作成效明显。

在东西扶贫协作中,山东省临沂市先后派出医生、教师、干部等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助力城口脱贫攻坚。宋娜是山东省临沂市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发起人。宋娜先后8次到城口考察,被大巴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迷住了。现在,她决定扎根城口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促进城口生态文明产业升级。

2016年以来,重庆师范大学实施的“烛光·跨越”行动计划,累计为城口培训校长、教师300余名;选派常年驻校管理干部3名、选派驻地培训教师12名;选派支教、送教师生120余名。2017年8月,随着重庆师范大学与城口县签订《城口县委托办学框架协议》,新建的城口县实验中学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城口实验中学。“这不只是学校名字的改变。”县教委负责人称,该校推进校长负责制、教师全员聘用制、“2+4+N”分层走班教学等创新举措;依托母体高校资源,契合城口实际,打造“太极拳”“校园吉尼斯”“职业生涯规划”特色校园文化。办学第一年,7门县级统一监测学科均获全县第一名,首届高中第一学期学业成绩比入学成绩整体上浮20%。减少了优质生源外流,为每个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约1.5万余元。事实上,重庆师范大学对城口的帮扶,带来的不只是一所学校的变化。

统筹资金战脱贫——

“五年来,我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54.3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851个,兑现到村到户到人扶贫政策102项。”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宗林表示,通过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深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金融扶贫,我县贫困人口收入由2015年的3704元增加到14078元。“经过五年的攻坚拔寨,老区人民摆脱了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在全面小康道路上翻开了崭新一页;经过五年的绵绵用力,城口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温度’、人民幸福更有‘质感’……”


我县出资1000万元作为发展“大巴山森林人家”的整体质押担保金,与商业银行合作,按照担保基金1∶10的比例授信发放贷款,推动“大巴山森林人家”建设。目前,全县共获得担保的大巴山森林人家有438户,累计提供1.59亿元担保贷款,撬动民间资本达2亿元。

同时,我县还建立“助保贷”、创业种子基金、应急转贷基金池等产业和股权投资基金,实施“5+5+30+60”万元创业带贫计划,解决了贫困户、一般农户、致富带头人、创业人士资金之渴。截至目前,全县有6776户贫困户使用扶贫小额信贷用于生产发展,累计撬动金融资本5亿多元投入返乡创业。

……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场上,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支书、老党员初心不改、砥柱中流,各级各部门驰援的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尽锐出战、不胜不归,一度离开家乡的“城口老乡”、致富带头人也被热潮感召,积极响应、返乡“参战”……

凝聚团结的力量,无往而不胜。千千万万的扶贫壮举,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如今,城口大地处处呈现出一幅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创新“战”的打法,施精准之策决战脱贫攻坚不胜不休

脱贫攻坚,精准施策是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区各部门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我县始终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下足“绣花”功夫,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动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

志智双扶增动力——

“物质贫困不可怕,精神贫困最可怕。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既要让群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又要让群众摆脱‘精神上的贫困’。”2015年8月8日,城口县扶贫攻坚决战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阚吉林在动员讲话中响亮提出“务必狠抓精神扶贫”。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我县始终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两手抓,既让群众“物质上脱贫”,又让群众“精神上脱困”,持续深化理论政策进农家“扶思想”、典型示范进农家“扶志气”、干部专家进农家“扶人才”、致富本领进农家“扶技能”、和美人居进农家“扶环境”、文明实践进农家“扶新风”的“六进六扶”精神扶贫行动,不断激发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内生动力。

明通镇白台村村民安华,和镇里的57户贫困户,是我县第一批主动申请脱贫摘帽的贫困户。2017年底,这批自愿脱贫光荣户的照片和事迹,出现在明通镇主干道的灯杆上。这条“爆炸性新闻”,释放出巨大的“冲击波”。随之,我县顺势而为,每月定期举行“脱贫故事会”,由自愿脱贫户开展励志宣讲,并编印成图文读本、挂历发放。安华等曾经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如今成了巡回宣讲团的一员。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宣扬一种理念:“生活不等不靠,幸福自己创造!”

评选表彰县级“脱贫致富光荣户”1612户。从“看不见”到“在身边”,从“争当贫困户”到“争做脱贫户”,榜样的力量在全县范围内延伸,“脱贫光荣”的氛围日渐形成。懒汉们勤奋起来了,勤劳的人节奏更快了,他们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比学赶超的区域“小气候”。全县数百份自愿脱贫申请书,见证着贫困群众内心的觉醒,成为城口反贫困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鲜明注脚。

“三变”改革激活力——

城口山大沟深坡陡,虽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地里多是“巴掌田”“鸡窝地”,传统产业发展处处受到约束。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全县集体经济空壳村达到90%以上。

近年来,我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生态气候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生态红色民俗旅游资源、生态产品资源,不断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新路径,让绿水青山发挥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全县190个村和涉农社区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并登记赋码,实现了90个贫困村、30个产业薄弱村和20个脱贫攻坚重点村全覆盖。岚天乡岚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里约1公里河道的集体资产作价80万元出租给智达旅游公司,共同打造岚天欢乐水世界;修齐镇12个村(社区)与城口县绿创香菇种植场合股联营,整合土地资源集中培育5个“花菇产业扶贫基地”,对应建立12个“花菇扶贫车间”,与群众建立多重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增产增收……盘活资源,创新生态增值机制;培育产业,构建产业化联合体;收入倍增,农民“一地生四金”,如今,在城口,一场场农村“三变”改革,激活了沉睡的资源,引来了外来资本,鼓起了群众腰包。

过去几年,我县还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之路,依托“基地+企业+农户+产业”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起了“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坡上核桃树、中蜂百花蜜,香菌巴掌田、杂粮鸡窝地,火炕老腊肉、冷水生态鱼”的产业体系。

旅游扶贫显成效——

千百年来,横亘在城口人民面前的,是连绵不绝的大巴山。过去,人们全靠徒步出行,运输全靠肩挑背磨,翻山越岭,爬栈道、攀悬崖、涉险滩、越丛林。长期以来,城口一直“孤悬渝东北、困守大巴山”。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庆市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到底该如何“突围”,方才能够早日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改善交通是城口人民的最大愿望。2015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全力推动城开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渝西高铁早日动工。在抓好对外出境通道争取和建设的同时,全力推进通村通畅工程,大力实施“交通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全面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全县境内可谓“莽莽群山披玉带,浩浩百川飞彩虹”。如今,城口人民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无奈,变成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现实。

打破交通阻隔,挖掘生态财富。绿色是资本,生态是效益。我县的绿水青山等生态气候资源优势,需要人们呵护,更期待人们欣赏。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好外力,激发内力,全力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坚决把改善交通作为最紧迫任务,坚决把保护生态作为最大责任,坚决把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最大潜力,扎实推进党建促脱贫各项工作。

我县乡村旅游异军突起,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尝到了甜头,不仅实现了“群众增收、城乡增绿、环境增色、生态增值”四重效益,还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绵延起伏的大巴山区,如诗似画的亢谷风光,在作家笔下“美得让人心爱”。而大山阻隔、交通闭塞、发展滞后,这里也曾“穷得让人心痛”。位于城(口)巫(溪)公路沿线的东安镇兴田村,在城巫路通车以前,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城巫路通车后,一些村民陆续在公路两旁建起新房,随之村里利用亢谷景区消夏纳凉招揽客人,发展起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哪曾想,曾经,这里只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乡间小道;如今,宽阔平坦的公路修到家门口。曾经,这里一座座低矮破旧的泥瓦房散落在山野林间;如今,一栋栋窗明几净的大巴山森林人家在公路两侧鳞次栉比。曾经,这里一年四季进来的客人屈指可数;如今,年接待游客逾40万人次……乡村旅游扶贫,让这个曾经偏远闭塞的“穷沟沟”,变成了如今脱贫致富的“金窝窝”。昔日大巴山深处的贫困村,如今已蜕变成“全国美丽乡村”和“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亢谷景区也正全力打造国家5A级景区。

与此同时,我县创新实践的一线工作法、网格化管理、生态资源价值化、党建+三治、农村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等经验做法,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并推广运用。

贫困,绝不是宿命。如今,自强不息、奋斗脱贫的精气神,在广阔的城口大地充盈激荡。

喜获“战”的硕果,看山乡巨变践诺城口儿女千年夙愿

脱贫攻坚,交好答卷是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摆脱贫困,是人民群众孜孜以求的梦想。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11596户4471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千百年来困扰城口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县投入27亿元,改造132所农村薄弱学校,义务教育不漏一人,实现“基本普及”到“均衡发展”的跨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县投入5.3亿元,改造升级县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县域内就诊率由2015年的75%左右上升到97.26%,基本医疗实现“严重滞后”到“全面提升”的跨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全县改造农村“四类对象”危房5887户,全覆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治农户2.35万户,农村居住环境实现“亟待改善”到“安全整洁”的跨越。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全县巩固提升18.17万人饮水安全,实现“四处找水”到“有水自来”的跨越。

“要想富,先修路。”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4400公里,路网密度由2014年底的88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134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面貌实现“瓶颈制约”到“加速破解”的跨越。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全县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2家,发展小微农业市场主体1173个,90%的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建立利益联结,农业产业实现“什么都有、什么都没有”到“体系初步形成”的跨越。

……

“城口脱贫攻坚的成效还远不止这些。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城口的贫困面貌都在发生着变化。”县扶贫办负责人表示5年攻坚奋斗和变迁,我们用战天斗地的精神、感天动地的事迹,创造了改天换地的减贫案例、欢天喜地的脱贫新貌。至今回想起来,始终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真正改变命运的,是我们自己的双手和党的政策。”“脱贫路上,奋力奔跑,每天我们都不闲着!”“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不拼咋行?”“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家贫子读书,这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以前常常喝‘大酒’,为消愁;现在偶尔喝点‘小酒’,是高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我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石子。”……广大干部群众谈及脱贫攻坚,脸上洋溢着幸福而自豪的笑容。笑脸背后,蕴藏着城口翻天覆地的华丽蝶变。

“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一户户贫困帽子甩掉,一颗颗感恩之心火热,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在这场向贫困宣战、与贫困抗争的伟大战役中,我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贫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奋斗赞歌。贫困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之改变”,交通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之改变”,城乡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之改变”,社会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之改变”,生产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之改变”……吃穿不愁、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这一切,镌刻下了城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时代画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伟大的脱贫攻坚实践,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冲锋号角再次吹响。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首这场战胜贫困、奋进小康的伟大脱贫攻坚征程,一大批脱贫攻坚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写了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斗壮歌。

壮志已酬,英雄笑慰。生命诚可贵,伟业价更高。在以初心赴使命的时代丰碑上,何宜刚、何国权、彭中琼、李奎、王华、王显恒等同志的名字历久弥新,将永远铭刻在坚实的城口大地上,将永远活在城口人民心里!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中共城口县委“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这份荣誉,授予中共城口县委!

这份荣誉,属于城口人民!

这份荣誉,丰富城口精神!

这份荣誉,竖起城口丰碑!

以上部分未署名图片由县摄协提供

(记者 刘恒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