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学论述抓整改促落实】视频| 市级贫困村的大变化 村民:关键时刻拉一把 扶贫干部与农民心连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19-03-19 20:21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9日19时讯(记者 张勇)金黄的油菜花、白色的李花争相开放……眼下,重庆市大足区季家镇柏杨村进入了春耕时节,一片忙碌。站在自家的院坝边,村民邓祖权一边喂着300多只鸡鸭,一边盘算着今年再种10亩的水稻和玉米,喜笑颜开。

大足区季家镇柏杨村的猕猴桃。记者谢鹏 摄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曾经的大足区季家镇柏杨村因缺乏支柱产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5年,柏杨村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有建卡贫困户103户。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当地驻村扶贫干部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并举,变“输血”为“造血”,截至2019年,该村村民“等靠要”的思想大为改变,未脱贫建卡贫困户仅剩13户,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关键时刻拉一把 小养殖发生大变化

“熊书记,你们又来看我了。你放心,最困难的时候都已经过去了,我现在要铆起劲发展产业。”日前,记者跟随柏杨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熊代伟来到村民邓祖权的家,邓祖权又是端板凳,又是吩咐妻子沏茶,高兴地向熊代伟汇报自己今年的工作打算。

邓祖权的妻子给鸡鸭喂食。记者谢鹏 摄

2015年,邓祖权家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加上两个孩子的学费、母亲的药费、家里的杂支,沉默寡言的邓祖权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额头上平添了不少皱纹。妻子周平经常坐在堂屋中,盯着房顶漏下的雨水,焦虑地问邓祖权:“儿子的大学学费还差3000多块,到处都借过了,人家怕我们还不上,不借给我们,你说该怎么办……”

“当时,由于长期受穷,村民们自我改变穷根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熊代伟介绍,扶贫干部了解到邓祖权家的情况后,主动给邓祖权购买200只鸡苗、鸭苗发展养殖产业,首要就是增强他对未来的信心。

此外,扶贫干部还帮助邓祖权夫妇联系就近的零工,把邓祖权妻子纳入村开发的公益性服务岗位。

几年时间里,邓祖权一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房顶上破旧的青瓦换成了漂亮的琉璃瓦,家禽养殖也发展到300多只。今年初,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家还种上了品种优良的“美人指”葡萄和“胭脂”脆李。

“关键时刻拉一把,扶贫干部与农民心连心。”邓祖权笑着说,大儿子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不再为学费发愁,自己干劲越来越足,对未来充满信心。

驻村干部是真扶贫 单身汉成了上进人

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村民杨大其也成了上进的人。记者谢鹏 摄

这几年,同样在脱贫心态上发生巨大变化的,还有村民杨大其。

“2015年,我们几个扶贫干部第一次上门拜访他,刚到门口,他就拿着一盒空感冒药出门说,自己身体不好,经常吃药,能不能申请个低保?我们进屋之后看到,那个土房子四面透风,铺盖黢黑起壳,卧室还喂的有鸡鸭,地面粪便大概五公分厚。”熊代伟说,面对这样一个正值壮年的40多岁贫困户,几个扶贫干部的第一感受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怎么办?扶贫干部们首先想到的,还是端正杨大其的思想。他们反复登门,叮嘱杨大其“保持好清洁,明天我们还来检查”,用笨办法促使杨大其不得不改掉了不讲卫生的坏毛病。然后,针对杨大其家里的实际情况,工作队替他申请了D级危房改造,鼓励他多干点活、多挣点钱。

“扶贫干部给了我这么多帮助,国家给了农民这么好的政策,我还好意思等靠要?”四年来,杨大其种植了2亩地的九叶青花椒,搭建了饲养鸡鸭的牲畜棚,越来越勤劳。

前几天,听说村里发展“大雅”和“不知火”两种柑橘能挣钱,杨大其甚至专门跑到村办公室找扶贫干部要柑橘苗栽种。他说,等自己混出个样来,也找一个知冷知热的媳妇。

柏杨村党支部书记黄泽伟介绍产业发展情况。记者谢鹏 摄

“目前,我们村已经流转830亩土地发展猕猴桃,流转1000亩土地发展花椒,流转240土地发展柑橘,把空壳村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业村。入户公路也正在硬化当中,村民们干劲十足。仅2018年,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收入20万元,通过务工收入60多万元。”柏杨村党支部书记黄泽伟表示,等柑橘、花椒等产业挂果,村民们的收入将更为可观。未来,柏杨村还将重点发展观光+采摘+体验的农村休闲旅游,助力村民增收、完全摘掉贫困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