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潜在的威胁你知道几个?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19-03-15 20:50

点击进入专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5日13时讯(张世钊 范东森)仔细想想,21世纪的今天,中国汽车工业虽然一路高歌猛进,自从中国的汽车产业成为世界产销量第一大国之后,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汽车衍生环节却一直乱象丛生,普通消费者平时会遭遇多少堵心的事:乱收费,短斤少两偷工减料还强买强卖。今天我们就为消费者投诉数据进行分析,希望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关键词一:安全气囊“太灵敏”  

作为安全驾驶的“守护神”,安全气囊本应是令人安心的存在,然而问题却屡屡出现。根据华龙网和消委会综合2018年3月至今的投诉数据分析,整个2018年有关安全气囊的投诉数量从2017年的55宗增至141宗。在诸多有关安全气囊的投诉案例中,紧凑型车型由于逐年增长的销量,总数高达57宗,总占比41%。其次是在2018年销售火爆的SUV车型,共54宗,占比26%。豪华车型以及MPV占比相对较小。  

近几年随着各厂商之间不断升温的价格战,造车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安全气囊的质量却频频出现问题。

很多消费者其实不太明白,安全气囊装置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组成。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传感器将碰撞信号传递至处理器进行判断,从而使发生器点燃固体燃料启动气囊。    

根据投诉数据显示,因事故正面撞击但安全气囊未弹开的案例达9宗,导致车身非正面撞击但是气囊未爆的达10宗,而关于气囊无故弹出的案例竟也有12宗。关于气囊灯故障以及其他故障的投诉有11宗。其中包括安全气囊游丝、安全气囊感应装置失灵、安全气囊挡板脱落、安全气囊盖板脱胶等问题。  

作为保证行车安全最重要的电气设备,车主的投诉与逐渐暴露的质量问题已逐渐引起各大厂商的关注与警醒。当车辆行驶发生异常时,安全气囊对于保护驾驶人与乘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气囊问题十分严肃,事关生命安全。除了企业的设计以及规范生产之外,相关监管部门推出相应的措施与评判标准也至关重要。  

关键词二:轮胎也很“受伤”  

在去年的投书数据显示,车主投诉的轮胎品牌有23种,总投诉量为110宗。在诸多投诉品牌中,外资品牌在保有高销售量的同时,投诉量也相对最多,投诉榜单中的前十位几乎被国外轮胎品牌包揽。相比外资品牌,自主轮胎品牌投诉量大多在两位数以下,但并不意味着质量完全可靠,投诉中也不乏轮胎起皮、鼓包甚至爆胎等问题。  

在轮胎问题投诉中,其中共有4家轮胎品牌投诉回复率较高,锦湖及马牌回复率达到100%,普利司通达到了94%,固特异轮胎也有8成投诉得到厂家回复,就对待消费者投诉的重视程度及解决成果而言,这些企业值得学习与借鉴。  

在诸多投诉案例中,轮胎“起皮”问题较为突出。张女士购买了雪佛兰迈锐宝,在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前轮胎出现了严重的起皮问题,磨损严重。在向4S店反映后却得到了“不影响使用”的答复拒绝更换赔偿。  

排除车主的不良驾驶习惯等原因,轮胎起皮主要与厂商的制造工艺有关。市售轮胎大多是由天然橡胶与人工合成橡胶复合制成,若在生产过程中成分掺入配比不均或者用错胎面胶,便可能导致轮胎的质量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各大厂商应该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控制轮胎质量。  

关键词三:跳动的“心脏”发动机

作为汽车的“心脏”,出现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容小觑。数据显示发动机投诉占投诉总量的24.39%,虽然相比往年有所下降,但是高占比的数据反映了其不容忽视的投诉量。据统计,在所有的投诉中合资品牌的投诉量最大,共205宗,总占比60%;自主品牌紧随其后,共有82宗投诉,总占比34%;进口品牌投诉量最少。投诉方向主要表现在发动机异响、怠速不稳、起动困难、渗漏等问题。  

对于投诉量最高的“异响”问题,车主李先生反映他的江淮和悦A30,当速度达到70-80km/h以上时,发动机和车身会发出明显异响和震感,多次往返4s店却被告知为出厂前的问题,无法维修。  

异响通常因为发动机的设计缺陷,当车辆处于凉车状态时,一般是间隙或机油压力、润滑等问题所致。发动机怠速不稳除了使用劣质汽油引起油路问题外,一般都是由于发动机本身零部件或进气系统出现问题所致。  

作为核心部件,发动机的异响、怠速不稳等问题标致着汽车发动机可能出现问题,车主应及时检查维修确保安全。  

关键词四:“吵人”的变速器  

在开车时,除去恼人的路噪外,车子本身的异响是令车主最不安的声音。在整体投诉中涉及变速器的问题投诉共121宗,占总比19.77%,同比去年整体上升1.43%。 其中合资品牌占了41宗,占比高达34%;其次为自主品牌,共47宗,占比38%。  

投诉变速器异响问题的最多,占所有变速器投诉近四成。从车价属性分析可得出,价位在10-15万的车投诉量占比最高,占比33.81%;其次是价位在5-8万的车,占比14.4%;也就对应了品牌属性中合资品牌占比最高的数据。换而言之,合资品牌的变速器出现问题最多,这也与销量情况有关系。  

车主兰先生于2014年6月11日在4S店购得一辆东风日产轩逸,但自购车进入冬季以来,兰先生发现汽车启动后,变速箱会发出不规则的“喀拉喀拉”金属摩擦声,踩下离合器后异响消失。兰先生为此十分担忧,在向4S店反映后,无奈被告知以不影响使用为由,拒绝提供检查维修。  

变速器内的内部构造复杂,只要有一个小件损坏,就可能引起严重的连锁反应,致使整个变速器报废。如果当汽车在行驶时变速器出现故障,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汽车行驶时掉成空档、加速不良、爬坡无力,或突然卡死,驱动轮抱死等。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变速器报废,使车辆无法行驶,甚至造成事故。

关键词五:大家越来越关注“自燃”  

提到汽车自燃,很多车主都觉得离自己很远,可是我们的数据显示,汽车自燃的状况正在变得原来越严重。据统计,共接到汽车自燃投诉133宗,越来越多的自燃事故的发生,希望能引起各企业的高度重视。

从车价属性分析可得出,价位在10万-15万的车型投诉量最大,有32宗,占比24%;其次是价位在15万-20万的车型,有19宗,占比14.2%,5万-8万的车型自燃投诉量有17宗,8万-10万和20万-25万的车型自燃投诉量分别有14和13宗。  

自燃处理可能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因为责任归属难以划分,车主和4S店双方很难达成一致的协议。肖先生的东风日产轩逸和刘先生的北汽威旺都是无故发生自燃,然而厂商的态度却是一样的:不是车辆的质量问题。最终刘先生通过媒体投诉与厂商达成了和解,而肖先生则在与厂商的协商中筋疲力尽,没有结果。    

关键词六:大家最关注的“售后服务”  

在我们的调查中,售后服务欺瞒成为占比最大的部分,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仅有9.7%的消费者未在维修保养过程中经历过商家欺瞒。有25.1%的消费者遭遇过小病大修,56.5%的消费者曾被4S店用假配件冒充原厂配件欺骗过,29.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品牌4S店配件存在定价过高问题,4S店存在霸王条款。更让消费者难以忍受的是修车时故意留下毛病,让车主不断返修,但是高达43.8%的车主都曾遭遇过这种情况。  

此外,在问卷调查中有19.9%的消费者表示在提车时经销商没有主动提示验车。如果消费者没有实际履行自身的验车义务,在提车后发现车辆外观存在划损等问题,消费者的处境就十分被动,这也为消费争议埋下隐患。而在“三包”凭证的及时交付问题上,18.44%的消费者表达了不满。  

汽车的维修质量对汽车的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汽车维修人员技术不到位,实际操作中往往保修保养不到位、故障判断不准确、维修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些4S店对前来修理的汽车并未按标准程序进行预检,只是单纯听取消费者的故障描述,造成在修理过程中就事论事地维修处理。车辆维修结束后,也没有专门技术人员把关,对车辆各项性能的正常运行进行专业检测,为事后车辆返修埋下了隐患。  

这也暴露出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小病大修问题严重。这是目前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更多车展购车金融优惠政策,请扫码关注:

扫描二维码,购车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