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声回响|曹清尧:饭碗要端牢 肉盘子也要掌握在手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19-03-10 12:19
听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特派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0日12时北京讯(特派记者 徐焱 黄宇 佘振芳)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集中谈了乡村振兴,并特别关注了粮食安全、绿色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乡村治理、深化改革、脱贫攻坚6件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在学习后说,总书记要求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里面不仅要重视粮食安全,也要重视猪肉的安全,肉盘子也要牢牢掌握在手里。

“总书记下团时讲到的三农工作,是对乡村振兴作出的进一步部署。”曹清尧认为,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总书记讲到首要任务是确保粮食安全,要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粮食安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粮食也包括肉类,“猪粮稳天下安,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曹清尧说,现在生活质量高了,猪肉安全不只是有没有得吃的问题,还是吃得好不好的问题,比如是不是生态环保,有没有添加剂。荣昌有全国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引进了300多家企业,生猪养殖的遗传工程、饲养技术、饲料、疫病防治、环保等产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今年荣昌又获批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这一中心将把技术信息数据整合在一起,进一步延长以生猪为龙头的产业链,解决猪肉安全的问题。“饭碗要端牢,肉盘子也要掌握在手里,有饭吃也要有肉吃。”

抓好乡村振兴,抓好三农工作,曹清尧曾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今年,曹清尧又给这句话添了后半句——“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技术”。他说,首先要把基层党支部建得强大,建成三农工作的保垒,在此基础上,必须要有技术,农村没技术,就不可能有产业发展,乡村没支撑,振兴就没有平台。

如何让技术进乡村?荣昌通过三条路来实现。一方面政府往村里派产业特派员,一方面靠政策和资金吸引有技术的年轻人返乡,此外还给本土人才以激励机制。

“去年我们探索向12个村社选派产业特派员,协助发展项目43个,带动群众就业1276人。”曹清尧说,技术特派员的模式从去年开始探索,如果效果好,今年还将把这一人才工程进一步铺开,“技术的核心是人才,人才带技术进村的同时,通过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有了产业乡村振兴也就有了根基。”

总书记在讲话中还谈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问题,对此,曹清尧举了一个交通方面的例子。他说,荣昌的交通设施并不差,公路铁路高铁都从荣昌过,也修了“四好农村路”,但是老百姓意见还是不少。究其原因,是老百姓出行的“第一个一百米”没有打通。从前年开始,荣昌开始实施“第一个一百米”工程,把老百姓家院坝到公路的一段路硬化成水泥路,两年修了2500多公里,还有1000多公里计划今年修完。

“乡村振兴,这些交通便捷工程很重要,要把毛细血管和枝端末节打通。”曹清尧说,学习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重要的是抓好落实,要一项一项落到实处,让老百姓得到摸得着、看得见、真真正正的实惠。“接下来荣昌将实施五大工程,包括人才组织工程、产业振兴工程、乡村文明工程、交通便捷工程、青山绿水工程,并真正做到能提出、能落实、能见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