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恒强 2019年中国车市将会凸显"马太效应"
中国经济网
2019-02-12 06:05

回顾过去的一年,汽车行业发生了许多新鲜事、出现了许多新面孔、更呈现出诸多新格局。

熬过了“负增长”的2018年后,汽车行业协会对于2019年做出了更为谨慎的预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坦言,“放眼2019年,金融去杠杆、治理空气污染、油价上涨等因素仍使车市面临挑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则预测,“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约为2800万辆,与2018年持平”。

不过,“零增长”并不是每个汽车企业的预期,业绩向好的企业还在不断地加码销量目标。新年伊始,长城汽车就高调地将2019年的销量目标定为120万辆,相比2018年的105.3万辆增长14%。看似激进的销量目标,折射出长城汽车对于自家的产品矩阵和体系能力充满信心。纵观长城汽车品牌和产品构架,从哈弗品牌H和F系列产品的完善,到高端品牌WEY的发展壮大,再到新能源独立品牌——欧拉的诞生,三大品牌四大系列产品矩阵,渐渐丰满和成熟。同样基于产品的预期攻势,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也按下了“快进键”,预期两家合资企业在2019年推出8款全新车型,并向年销量160万辆的目标发起挑战。

相比之下,在28款新产品和新品牌的加持下,一汽-大众计划仅将2019年的整体销量提升3.7%。有业内人士感叹:“太保守了”。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一汽-大众凭超过两百万辆的体量以及强大的产品实力和品牌号召力,正在疯狂地“攻城略地”。数据显示,2018年,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139.1万辆的销量成绩跑赢了市场大盘,市场份额从5.9%提升到了6.1%。

以奔驰、奥迪和宝马为代表的高档车一线品牌,正将“强者恒强”的定律诠释得更为精彩。2018年,奔驰拿下高档车综合销量冠军,奥迪延续单一品牌桂冠,宝马则在新能源领域独树一帜;尤为引人关注的是,ABB三家在此前年销售60万辆的基础上,均超过或接近65万辆的销量水平。2019年,ABB三家还将掀起更为猛烈的产品攻势:奥迪13款、奔驰15款、宝马仅BMW品牌就有21款新品;此外,ABB之间在新能源领域的争夺也将进入全新阶段。

强势品牌的产品攻势,无疑将进一步压缩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间。其中,处于高档车市场“尾部”的讴歌、DS等已经陷入“弱者愈弱”的怪圈。更令人唏嘘的是,自身日益边缘化的趋势和头部企业的外部攻势,让这些弱势品牌或将不得不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尬境。

以上现象就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说的“马太效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一效应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尤其是经济领域内广泛存在的一个现象,而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是指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的价值越高,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多,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反之,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小,品牌的价值越低,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少,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小,将导致利润减少,被市场淘汰,其让位的市场将会被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或服务代替。

在汽车市场总量波动不大的背景下,由于强势企业或品牌还在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势必还会将一些原本处于市场“中段”的企业或品牌压制为弱势。节节败退的长安福特和神龙汽车已经首当其冲。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长安福特的销量为37.77万辆,同比下滑54.4%,市场份额从3.39%下降到1.62%。拥有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神龙汽车,在2018年的销量为25.3万辆,同比下跌33%,市场份额由1.56%跌至1.09%。更有甚者,菲亚特等品牌还可能面临出局的现实;而在2018年退出中国市场的铃木就是前车之鉴。

对于汽车市场的“两极化”走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直言,“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资源和产销量会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产业集中度会大幅度提升,这是好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王跃跃)